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检测技术探究

期刊: 创新科技研究 DOI: PDF下载

单萍

克州质量与计量检测所 新疆阿图什 845350

摘要

物联网的应用推动了计量检测方式的转变,使计量检测技术得以完善与发展,这也是未来计量检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计量管理体系得以优化与完善,使计量检测技术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物联网计量模式的构建方式,并对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检测技术的作用及其应用展开了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计量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物联网;计量检测技术;计量模式

正文


联网是运用信息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各个物体之间建立有效的网络平台,进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此对各个物体进行智能化的识别与跟踪,同时还可以对物体进行准确的定位监管。自物联网概念提出后,该技术在世界领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联网在计量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检测技术展开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模式构建方式

1、计量信息感知层

在该层内,在检测设备识别及身份信息确认中主要依靠RFID标签,该项技术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属于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其应用原理为采用射频信号在空间耦合的作用下,传递无接触信息,并利用传递信息实现识别目标的一项技术。在物联网内,要求做到识别、定位、追踪及管理物品,而如何识别就需要利用RFID技术,当前常用条形码、RFID两项自动识别技术,相比条形码,RFID技术更具优势。其特点为防水、防磁、耐高温、加密数据,且更便于更改储存信息。如计量标准器具存有智能接口,则具备实时检测的能力,同时,还能对检测仪器上RHI)标签有效读取,以此获得检测设备静、动态计量信息。

2、计量信息网络层

计量信息网络层能够及时把检测设备的计量信息项计量信息应用层传递,属于中间层。也就是说,利用无线通信Zigbee技术、GSM通信技术或WiFi通信技术等将感知区取得的计量信息向应用层传递。

3、计量信息应用层

计量信息应用层可准确判断获得的检测设备计量身份信息与运行信息,并对比分析获得的数据和计量标准,从而对此检测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判定。如检测设备或计量装置处于失效边界,应及时检定或校准此计量装置,保证计量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二、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检测技术作用分析

1、有利于计量装置按需计量功能的实现

现阶段,国内使用的计量器具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强制性管理模式,应用此种计量模式时时应严格按照检测流程与检测周期进行计量检测。第种是非强制性管理模式,企业可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自行进行检测周期的确定在实际计量中运用固定检测周期方式进行计量,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一种情况是,在达到检测周期时,计量器具仍可正常使用,如此时进行检测可能会影响计量数据的正常使用,也增加了企业的检测成本种情况是计量器在未到规定检测周期时就无法正常使用,企业必须重新进行计量器具的采购,这无疑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固定检测周期的计量模式的实用性并不高。在科技发展的当下,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检测模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应用,可以及时进行计量装置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根据具体的需而进行计量检测。计量检测部门可以实现动态化的信息收集,并根据计量装置的结构及使用环境而合理调整计量周期,并设置失效预警上限,一旦到达此上限后系统会发出警报,此时企业应立即停止计量设备的使用,并对检测设备进行有效检测,并进行计量数参数的合理调整。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模式可以将计量装置的使用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可以实现企业计量检测成本的有效控制,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

2、有效解决缺少计量装置动态性能计量标准而导致的问题

近阶段,国际上都对动态性能检测予以了更多的关注,为了提高动态性能检测的效果,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检测标准,同时也有效解决了计量标准缺失所导致的各种问题。如果计量装置的动态性能难以有效发挥,将无法真实地检测出其具体的运行状态所监测到的动态指标也并不精准,还存在动态检测指标不稳定的情况,进而无法准确判断出产品的质量情况。在大量实践研究后发现计量装置的动态性能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可通过实时进行计量装置动态指标的有效收集,而提高对计量装置的动态计量效果,以此有效解决由于缺少计量装置动态性能标准所导致的各类问题

三、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1、在智能电网方面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应用过程中,AMI是重要的网络系统,可以用户用电数据进行准确测量与收集并进行存储与有效分析。在AMI网络系统中,智能电表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结构,其具有智能化特点的传感器,在智能电网的应用过程中使用智能电表的同时引入RFID技术,是无线自动电能计量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AMI技术还可应用于水表的计量检测,在气表的检测过程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模式,可在无线网络的基础上而进行用户水电气等各项能源消耗数据的有效收集,并将数据信息及时传到计算机系统,并运用计量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有效查阅与监管,一旦发现信息异常的情况可针对性的解决与处理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2、在民用生活方面的应用

利用无线网络新型物联网远传式血压计可实现随时监控血压计计量参数的作用,并能够在线对患者状况进行记录,血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向医生传送,便于分析患者的健康情况,并及时反馈。或在新型物联网电子衡器检测中,此类设备采用密闭型RFID称重传感器,这种电子衡器在物品重量方面无法任意篡改,可有效防止作假现象。随后通过无线网络把获取的数据向计量管理中心传递,从而实现市场管理规范化,做到交易公平。

3、在计量资产管理方面的应用

于计量业务而言,利用物联网RF1D技术可达到业务流程再造的功能,实现整个计量装置应用过程精细化管理,同时还能给予信息技术支撑。如融入RFID技术,可便于识别计量资产的整个过程,即仓储、现场、报废,处理计量资产各项难题,为用户资产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除此之外,RFID技术的应用,还能对现场设备进行准确识别,将现场动态信息及时录入、传送,实现现场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达到客户预期目标。也可将RFID标签粘贴到所有计量资产上,为其设置唯一的标识,为改进计量营销业务提供可靠依据。

结语:物联网的应用,为计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模式是未来计量检测的主要发展趋势,必然会对计量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使计量检测工作向着更加现代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未来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检测系统将会更加完善,进而实现计量检测设备的功能价值的有效展现。

 

参考文献:

[1]朱林,何建新.基于物联网的计量检测技术[J].江苏现代计量,2013,000(009):29-31.

[2]姜鸣.基于物联网的检测设备新计量模式探讨[J].上海计量测试,2011,38(1):23-25.

[3]孙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计量检定技术研究[D].20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