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数字技术;博物馆展览;应用
正文
随着云计算、大数等数字技术的发展,让社会面貌焕然一新,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了提升。博物馆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对于文物研究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了深远影响,所以需要思考如何将数字技术和博物展览结合起来,使其摆脱单独的文物展览形式,增强展品的表现能力。
一、博物馆展览中数字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博物馆中陈列着大量的展品,这些文物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通过对其研究可以让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理念的今天,博物馆的展览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原有的展柜形式上出现了图像展示和视频展示,可以为群众带来全新的体验。数字技术是把实物转为信息,具有更强的可视性,为参观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随着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交互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展品不能完全展示出来的问题。目前,各省市的博物馆都在加快数字技术的利用[1]。
二、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优势
(一)增强展品的细节表现
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向参观者全方位的展示出展品内容,比如对三维物体展示技术的利用可以对展品表面以及内部构造进行观察。同时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对细小的部位进行放大,以此弥补了照明条件不佳和观察位置较远的缺陷。
(二)展示展品的原生环境
很多的文物都和原生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这些都是参观者需要理解的内容,也是文化工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不过一些文物已经远离了原生环境,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原生环境信息呈现出来。
(三)表现展品的动态过程
在博物馆进行展品呈现的过程中,还会根据需要对某种工艺或者历史事件进行展示,传统的技术难以完全呈现出来。借助数字技术可以表现展品的动态过程,比如对三维动画技术的利用可以对工艺制作和文物的历史变化进行展示[2]。
(四)增强展品展览的互动效果
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接受信息的模式也更加丰富,以往人们只能来到博物馆进行参观,无法满足对声音、图像的获取需要。借助数字技术可以与观众进行有效互动,从被动的接受信息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让人们展览的需求得到满足。
三、如何在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
(一)借助巨幕投影技术,提升观赏效果
巨幕投影技术是博物馆展览中利用的数字技术之一,该技术有多通道的显示系统,相较于普通的投影系统,巨幕投影技术具有屏幕尺寸大、视野更宽、分辨率更高和显示内容更加丰富的优势,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也是传统技术不能比拟的。在投影的过程中,光线和画面出现重叠的时候可以利用边缘融合技术,可以对颜色差异问题进行处理,这样整个画面不会存在接缝情况,让亮度和色彩都保证高质量。如果展览面积不足,可能对古代的书法作品展示带来影响,一些画卷的全貌因此不能完全呈现。在展览大型书画作品时借助数字技术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完整的形态和细节展示出来,比如把人物、景色都联系出来,会让展览效果的得到显著提升。以2010年为例,我国的大型画卷《清明上河图》就在上海世博会上以动态的形式展示出来,其中利用了12台投影仪,在高清的状态下把画面放大30倍,生动的把北宋时期繁荣景象展示出来,再如2014年的《乾隆南巡图》展示过程是利用三维建模技术、边缘拟合技术、运行轨迹设定,在30米×4米的巨幕上呈现出来,参观者可以通过文武百官的着装以及自然景观感受到唐代的盛景[3]。
(二)采用多点触控技术,增强直观体验
多点触控技术是用户利用手指进行控制的操作模式,多点触控的设备是由显示器、墙壁和桌面等组合而成,借助软件识别功能对触摸行为的点进行处理。近年来,多点触摸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得到了利用,主要是借助光学原理,利用红外光源、光学感应器、显示面板和红外发射管。美国克利夫将艺术博物馆的“Collection Wall”上就充分体现了多点触控技术的优势,这个大型的作品可以满足多人同时操作,“Collection Wall”的屏幕展示需要按照制作时间、主题和材料进行分类,然后通过明信片的形式展示出来,每40秒就会更新一次。同时在利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四周的同类型作品也可以满足参观者进行放大观看,进而在展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此外,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作品下载,然后生成展品列表,这样会有更好的参观感受。
(三)增强现实技术,呈现真实新环境
在博物馆展览中利用数字技术主要是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利用,以此打造良好的视听环境,可以让真实物体和虚拟环境进行叠加,进而提供新的环境。比如我国古船博物馆对大型的数字投影仪进行了利用,这样就把古船打捞之前的展示面貌呈现出来,所以人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些历史知识。以美国的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为例,观众可以充分利用屏幕的互动性让其感受和虚拟环境的互动变化。在利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脸部识别和姿势识别功能成为了一大特色,让博物馆内部的展品和参观者有效结合起来,让人们在参观的过程中有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具体说来:对数字技术利用的过程中,脸部识别主要是借助摄像头对面部表情进行捕捉,然后短时间呈现在屏幕上,可以满足诸多参观者将照片分享的需要。姿势识别功能主要是发现参观者的姿势和展品的相似度,这个过程会利用传感监测器,对模仿者姿势进行打分,如果动作模仿的越像,分数就会越高[4]。
(四)加强制度建设,重视人才培养
首先,需要对博物馆的制度加强建设,在信息技术的和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博物馆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展品展览进行管理,使得一些不易保存的文物得到更加长久的保存,在制度建设上,需要做好防盗、防火和防地震等措施,近年来由于盗窃事件和火灾问题让一些博物馆遭受巨大的损失,所以需要对数字技术加以利用。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和数学技术了解,熟悉各种系统的操作。今后博物馆的发展必须对人才培养加以重视,对于我国博物馆发展意义重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利用可以显著提升博物馆的管理质量,今后需要对巨幕投影技术、多点触控技术、脸部识别和姿势识别等技术加以利用,以此为参观者带来更好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刘禹彤. 博物馆陈列展览中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阐释[J]. 天工, 2018, 000(006):150.
[2]陈谷铨. 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运用分析[J]. 时代报告:学术版, 2019(2):139-139.
[3]周一川. 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数字媒体技术分析[J]. 参花(下), 2018(7).
[4]汤旎. 基于手机媒体下数字博物馆APP应用研究——以成都博物馆“海绵城市”专题展为例[D].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