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多抗体联合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诊断中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儿童EB病毒感染;EBV-DNA
正文
前言
EB病毒是临床感染率较高的病毒类感染源,以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近50%的患儿可在初次EB病毒感染后诱发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发热、皮疹、咽峡炎、肝脾大等临床症状,多急性起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儿临床预后良好,但对于严重感染者则存在多类临床严重并发症风险,可危害患儿健康安全[1-2]。且在近年临床研究中发现,EB病毒感染为临床部分头颈部恶性肿瘤疾病独立风险因素类型,需重视儿童EB感染诊断、治疗管理,综合优化疾病预后[3]。因此,为分析EB病毒多抗体联合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特行回顾性临床研究,详情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及分组
以2022年1月~2024年4月到保山市人民医院就诊且接受EB病毒感染筛查儿童(4829名)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4829 名儿童中含男性2695名、女性2134名,年龄最小者1月,年龄最大者14岁,平均(7.15±1.05)岁。
纳入标准:伴疑似EB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家属知情,确认患儿入组,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伴其他类型鼻咽部位疾病;伴认知障碍或神经系统发育滞后;伴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资料缺损。
1.2方法
受检者均接受EB病毒抗体筛查及EB病毒载量检查。于患儿就诊当日采集外周静脉血样本5ml和EDTA抗凝全血2ml,经实验室离心处理后(3000r/min,15min)采集血清和血浆,采用欧蒙试剂和配套欧蒙之星Ⅲ增强型显微镜进行血清病毒抗体筛查,如VCA-IgG≥100AU/ml为阳性;VCA-IgM≥100AU/ml为阳性;VNA-IgG≥100AU/ml为阳性;采用PCR_天隆TL988和配套试剂盒完成血浆EB-DNA测定,如EBV-DNA>500copy/ml即为阳性,共确诊EB病毒感染者827例。
1.3观察指标
收集受检者临床EB病毒抗体筛查效果后,分析临床实验室EB病毒抗体检出情况,临床特征;分析EB病毒多抗体联合检测对EB病毒感染诊断效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4.0软件,(±s)资料,t检验;(n,%)资料,
检验;如P<0.05或P<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EB病毒抗体检出情况分析
经EB病毒抗体实验室检查后,VCA-IgG阳性检出率为4.80%,VCA-IgM阳性检出率为3.77%,VEA-IgG阳性检出率为4.83%,VNA-IgG阳性检出率为38.93%,且不同EB病毒抗体阳性者中EBV-DNA阳性率依次为68.97%、73.63%、66.09%、31.54%。详见表1。
表1 EB病毒抗体检出情况分析(n,%)
EB病毒抗体类型 | n | 检出率 | EBV-DNA阳性检出率 |
VCA-IgG | 232 | 4.80(232/4829) | 68.97(160/232) |
VCA-IgM | 182 | 3.77(182/4829) | 73.63(134/182) |
VEA-IgG | 233 | 4.83(233/4829) | 66.09(154/233) |
VNA-IgG | 1880 | 38.93(1880/4829) | 31.54(593/1880) |
2.2不同EB病毒抗体检出者临床特征分析
经分析不同EB病毒抗体检出者临床特征后可知,VCA-IgG、VCA-IgM、VEA-IgG阳性者多为1~3岁、4~6岁年龄段儿童,VNA-IgG阳性者多为4~6岁、>6岁年龄段儿童。详见表2。
表2不同EB病毒抗体检出者临床特征分析(n,%)
组别 | 性别 (男/女) | 年龄段 | |||
<1岁 | 1~3岁 | 4~6岁 | >6岁 | ||
VCA-IgG阳性/232 | 134/98 | 10(4.31) | 85(36.64) | 85(36.64) | 52(22.41) |
VCA-IgM阳性/182 | 107/75 | 1(0.55) | 61(33.52) | 74(40.66) | 46(25.57) |
VEA-IgG阳性/233 | 135/98 | 2(0.86) | 84(36.05) | 98(42.06) | 49(21.03) |
VNA-IgG阳性/1880 | 1032/848 | 33(1.76) | 475(25.27) | 679(36.12) | 693(36.86) |
2.3EB病毒多抗体联合检测对EB病毒感染诊断效能
EB病毒多抗体联合检测对EB病毒感染诊断灵敏度为85.01%(703/827),特异度为88.08%(3525/4002),阳性预测值为59.58%(703/1180),阴性预测值为96.60%(3525/3649),准确率为87.55%(4228/4829)。详见表3。
表3诊断四格表(n,%)
诊断方式 | EBV-DNA | 合计 | ||
+ | - | |||
EB病毒多抗体联合检测 | + | 703 | 477 | 1180 |
- | 124 | 3525 | 3649 | |
合计 | 827 | 4002 | 4829 |
3讨论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是引发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原微生物。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侵袭能力,能够侵犯人体的淋巴系统。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和血液接触传播,亲密接触或共用餐具等日常行为都有可能导致病毒传播。一旦进入人体,EB病毒会长期潜伏在淋巴组织中,成为一种隐性威胁。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潜伏的病毒通常不会引发明显症状。然而,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如在压力过大、患有其他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情况下,潜伏的病毒可能被激活,导致明显的感染症状[4-5]。
流行病学研究指出,EB病毒在我国的主要感染人群是儿童。这一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易于感染病毒。EB病毒感染对儿童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该病毒可以对儿童的多个器官系统造成病理损害,包括肝脏、脾脏、心脏和神经系统等,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如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严重感染者甚至可能因病毒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EB病毒感染在儿童中的早期筛查和及时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早期筛查可以帮助及时发现EB病毒感染,从而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减轻疾病对儿童的危害。针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流行病学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指出通过早期筛查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结局[6-7]。
研究结果表明:(1)VCA-IgG阳性检出率为4.80%,VCA-IgM阳性检出率为3.77%,VEA-IgG阳性检出率为4.83%,VNA-IgG阳性检出率为38.93%;在不同EB病毒抗体阳性者中,EBV-DNA阳性率依次为68.97%、73.63%、66.09%、31.54%。(2)EB病毒多抗体联合检测对EB病毒感染的诊断灵敏度为85.01%,特异度为88.08%,阳性预测值为59.58%,阴性预测值为96.60%,准确率为87.55%。
EB病毒抗体筛查是临床上用于检测EB病毒感染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检测不同抗体的血清表达水平,医务人员可以更有效地筛查出EB病毒感染的病例。常见的检测指标包括VCA-IgG、VCA-IgM、VEA-IgG和VNA-IgG,这些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单一抗体的检测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建议采取多抗体联合检测的方式,以提高EB病毒感染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从而提升临床筛查的效果[8]。实际检测中发现,EB病毒抗体筛查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感染时期的影响。EB病毒抗体筛查在感染急性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准确反映患者体内的病毒感染状况。然而,许多疑似感染的患儿在院外治疗数日后因高热症状未能缓解才入院检查,这时他们可能已经过了感染的急性期,导致抗体水平下降,从而影响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单纯依靠抗体筛查可能不足以全面评估感染状况.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临床诊断中建议除了进行EB病毒抗体联合筛查外,还应联合EBV-DNA载量检查。EBV-DNA载量检测通过定量分析血液中的病毒DNA含量,可以评估受检者体内EB病毒的活跃程度。病毒载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和感染的严重性。结合抗体筛查和病毒载量检测,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诊断依据。
EBV-DNA载量检查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它可以帮助确定感染是否处于活跃期,从而指导治疗决策。对于抗体筛查结果不明确或已过急性期的患者,EBV-DNA载量检测十分重要。通过监测病毒载量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病毒载量检测还可以用于重症病例的预后评估,帮助医务人员提前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9-10]。
综上所述,在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诊断中应用EB病毒多抗体联合检测,通过分析受检者的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可以评估EB病毒感染风险。对于合并免疫功能不全或表现出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需要在进行抗体筛查的同时联合EBV-DNA检测,以提高疾病诊断的及时性,避免重症感染的发生。这种联合检测方法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EB病毒感染,还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预后,降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乔元昊,唐阳芹.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联合EB病毒抗体及核酸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23,15(3):262-265.
[2] 庾少梅,曾博煌,陈观凤. EB病毒多抗体联合检测在儿童EB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医药,2020,55(11):1718-1719,1727.
[3] 俞善春. EB病毒六项抗体联合检测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价值[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13):80-82.
[4] 钟志辉,蒙国煌,张岳汉,等. EB病毒抗体联合EBV-DNA载量检测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18):2562-2565.
[5] 陈新敏,梁华,郭燕,等.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联合EB病毒抗体及核酸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辅助诊断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4):501-503.
[6] 詹忠明,曹敏. EB病毒6项抗体联合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9):2759-2760.
[7] 林涛,陈翊,赵明奇,等. EB病毒系列抗体及EB核酸联合检测在儿科中的应用[J].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0,26(3):247-251.
[8] 张宏斌,马清华. NA-IgG、EA-IgG、CA-IgM、CA-IgG及CA-IgG亲和力对儿童EB病毒感染的评估分析[J]. 贵州医药,2024,48(3):447-449.
[9] 王馨,李卓,韩阳,等. 两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EB病毒相关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1,14(2):139-145.
[10] 王博,齐莹,阮强. 儿童EB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特征分析[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18):1403-1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