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的效果研究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刘文婷 王珣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66000

摘要

目的: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工作开展时,运用心理疏导+精神护理方式情况下,获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老年抑郁症治疗患者,共60例展开此次研究,运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人数均30例。对照组在护理时,运用常规方式,实验在护理时,运用心理疏导+精神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MADRS评分和HAMD评分,在护理实施前,无明显差异,在护理实施后,实验组均更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在实验组中,获得满意度更高。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工作开展时,结合心理疏导+精神护理形式,有利于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心理疏导;精神护理

正文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ombined with mental nursing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Liu Wenting   Wang Xun

Qingdao Mental Health Center, 266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effec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spiritual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receiving treatment for geriatric depress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is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ventional way was used in nursing, while in the experiment,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 spiritual nursing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MADRS score and HAMD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but were low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work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the combin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spiritual nursing can help improve patients' depression, improv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mprove patients' sleep quality, which is worthy of extensiv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senile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piritual nursing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具有常见性。在人口老龄化逐步推进过程中,老年抑郁症患者数量明显增加。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以及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会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在进行老年抑郁症治疗过程中,不仅使用抗抑郁药物较为重要,结合合理方式也较为必要[1-2]。下面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心理疏导+精神护理方时,获得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老年抑郁症治疗患者,共60例展开此次研究,运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人数均30例。在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处于60-86岁之间,均龄(73.39±1.06)岁,在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19:11,年龄处于61-85岁之间,均龄(73.24±1.13)岁。患者在资料方面,呈现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纳入标准:具有完整个人资料;年龄不低于60岁;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无法进行正常沟通和交流;患有恶性肿瘤。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护理时,运用常规方式,实施入院宣教,详细讲授药物使用方法,并且进行饮食、作息指导。实验组实施护理时,运用心理疏导+精神护理方式。(1)心理疏导。对于多数老年抑郁症患者来讲,会存在恐惧、焦虑等情绪,这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会产生较大不良影响,患者不具有良好依从性,治疗无法获得理想效果。护理工作开展时,应注重心理疏导的实施,积极与患者之间沟通,形成良好护患关系。在患者倾诉时,做一个倾听者。在患者主动倾诉时,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然后将患者实际情况作为依据,运用合理方式实施心理疏导,促进患者个人情绪的宣泄,减轻患者负性情绪[3-4]。同时,重视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向家属讲授心理疏导技巧,使家属多给予患者关怀。(2)精神护理。精神护理开展时,应确保患者处于清醒状态,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其中包括疾病发病原因、治疗方式,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进而在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时,具有较高的配合度[5-6]。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更需要多加关注,强化监督管理。并且告知家属全天陪护,避免患者接触危险物品,或者刀具等。同时,避免患者个人独处。在患者情绪处于稳定状态下,护理工作开展时,与患者之间深入交流,明确患者出现消极心理原因,基于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抑郁情况、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1)抑郁情况。分析过程中,运用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定量表(MADRS)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就MADRS评分来讲,总分数在0-60分之间,患者获得分数越高,则表示抑郁越严重。就HAMD评分来讲,分数在0-51分之间,如果分数低于8分,则说明无抑郁症状,如果分数超出20分,则说明为中等或者是轻度抑郁,如果分数超过35分,则说明为严重抑郁。(2)满意度。分析满意度时,主要涉及到不满意、满意、非常满意,计算满意度过程中,运用满意+非常满意/总人数,进而乘以100%方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展开分析过程中,运用SPSS25.0软件,计量资料的表示,通过(),行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通过%的形式,行X2检验[7-8]。如果P<0.05,则数据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和实验组MADRS评分和HAMD评分对比

对比两组MADRS评分和HAMD评分,在护理实施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实施后,实验组均更低,具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对照组和实验组MADRS评分和HAMD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MADRS评分

HAMD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30

32.61±2.08

28.35±1.64

36.48±2.19

30.46±1.89

实验组

30

32.36±1.96

20.48±1.52

36.59±2.26

20.58±1.73

t


0.4791

19.2775

0.1914

21.1203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在实验组中,获得满意度更高。数据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不满意

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30

9(30.00)

13(43.33)

8(26.67)

21(70.00)

实验组

30

1(3.33)

11(36.67)

18(60.00)

29(96.67)

X2





7.6800

P





P<0.05

3. 讨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会明显下降,出现的心理、生理变化明显,在独居、空巢、退休,以及慢性病等因素影响下,比较容易出现抑郁焦虑情绪,常常会出现多种表现。老年人抑郁症在临床中具有常见性,由于年龄比较大,往往身体各项机能有所下降,同时机体在代谢药物时,整体能力比较有限,因此如果单独使用药物,则获得的治疗效果比较有限。老年患者在实施治疗时,不仅应结合药物,也应展开护理。

心理疏导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促进个体更好识别和表达压力,尽量减轻心理负担,在面对困难时更加自信。并且有利于发现问题根源,提出问题有效解决方法,尽可能减轻或者是消除心理困扰。同时,可以促进患者对于自身情况形成更多的了解,提升自身认知。此外,结合心理疏导方式,能够避免心理问题发生恶化,有效降低患有心理疾病风险。精神护理的实施,能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能动意识,提升患者治疗主动性,对于战胜疾病形成较大信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适应性,使患者在面对全新生活环境,或者是社会角色时具有较高适应性。此外,有利于患者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形成较好的身心状态。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可以使患者症状获得明显改善,获得较好护理效果。

上述研究显示,对比两组MADRS评分和HAMD评分,在护理实施前,无明显差异,在护理实施后,实验组均更低。这主要是由于实验组运用的护理方式,能够借助于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纠正不良心理状态,防止患者出现内心过于消极的情况,促进患者形成积极乐观心态,进而使患者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当中,提升个人社交能力。患者通过参与社交活动,在心理、精神方面均会受到积极影响,形成比较愉悦的心理,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确保患者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在实验组中,获得满意度更高。这主要是由于实验组运用的护理方式,不仅可以关注老年抑郁症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能结合出现的心理问题,实施对应心理疏导工作,并且心理疏导具有较强针对性,这有利于患者掌握减轻自身负性情绪方法。体现一种协同作用,促进患者存在的精神、心理问题,获得比较有效的解决,提升患者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增加战胜疾病信心。

总体来讲,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疏导+精神护理方式时,可以使患者抑郁症状获得明显改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确保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燕钦,林珊珊. 分析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8):1784-1786.

[2] 陈艳秋. 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精神状态及治疗疗效的改善效果探讨[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2(1):135-137.

[3] 李岩. 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及其精神护理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3,33(4):148-150.

[4] 石志彩. 分析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对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 健康女性,2023(45):45-46.

[5] 阎婧. 探讨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5):45-48.

[6] 王成艳. 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美学美容,2022,31(22):91-93.

[7] 周鑫. 探讨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和依从率的影响[J]. 自我保健,2022,26(13):267-269.

[8] 朱玉琳. 心理护理在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之友,2023(24):227-2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