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法在小儿重症护理中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韦惠迪 陈雪 徐小丽

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 柳州 545113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小儿重症护理中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院行纤维支气管镜的64例重症护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应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32例以及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观察组32例。观察两种管理模式对患儿感染发生率、消毒合格率、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出ICU时间、出院时间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6.25%,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84.38%、100%,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中护理服务质量、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工作知识、护理文件书写、沟通与协调、危机抢救措施实施以及物品管理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ICU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PDCA循环管理法的不断循环应用,能够加强在小儿重症护理中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的效果,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消毒合格率和护理质量,缩短患儿出ICU时间以及出院时间。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小儿重症护理;纤维支气管镜

正文


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在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重症护理病房开通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儿中,其作用日益凸显[1]。在实际操作中,纤维支气管镜因与患儿的体液、组织、血液等密切接触,纤维支气管镜存在污染的必然性[2]。鉴于其构造精细、材料特殊等特性,不适合采用高温消毒,因此相关的污物清理和消毒问题备受关注,选择科学、安全、合理的纤维支气管镜管理方式来提高小儿重症护理质量尤为重要[3-4]。本文对64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患儿进行研究,观察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在小儿重症护理中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将20227月至20237月在院行纤维支气管镜的64例患儿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2)进行研究,且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后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病程(d

疾病类型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肺结核

肺脓肿

对照组

32

15

17

4.98±1.41

2.36±0.38

10

8

6

8

观察组

32

13

19

4.67±1.17

2.24±0.31

9

11

7

5

х2/t

-

0.254

0.957

1.384

0.075

0.674

0.097

0.869

P

-

0.614

0.342

0.171

0.784

0.412

0.756

0.35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建立良好的消毒环境;合理分配工作;完善规范消毒流程。

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1)计划(P):成立PDCA循环管理小组,由具有感染防控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责任护士组成,通过回顾小儿重症患者中纤维支气管镜的感染数据,识别出纤维支气管镜感染的主要问题(科室护理人员对设备不了解,相关知识不足;在进行清洗之前,由于预处理的不规范、不统一以及清洗不及时,导致了纤支镜表面和管腔上沾有大量分泌物结痂,进而对消毒效果造成了影响;内窥镜清洗设备未能按照规定频率进行自我消毒等),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明确改进目标,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将改进措施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并分配给管理小组的每个成员,确保措施得到落实,并制定评估标准和方法,以便在实施改进措施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估。(2)实施(D):成立科室培训考核小组,由科室护士长、专科感控护士、科室护士组成。培训内容涵盖纤维支气管镜操作配合、消毒流程、内镜清洗机自身消毒流程以及消毒液浓度的测试、更换等方面。培训方法采用由培训组成员率先进行操作示范,然后受训人员在培训组员的指导下进行练习。此外,还将针对培训内容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操作实例演示,并结合实际案例讨论,以促进培训效果的全面提升。(3)检查(C):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护士长担任质控小组核心成员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进行监控,并详细记录产生的不良事件,对医护人员存在的违规操作进行及时纠正,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护理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自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遇到难点和疑点时,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通过与科室人员共同讨论后选择最佳解决方案。(4)处理(A):定期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召开讨论会,由各护理人员对其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分享经验和教训,共同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感染发生率。

(2)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5]比较两组消毒合格率。

(3)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从护理服务质量、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工作知识、护理文件书写、沟通与协调、危机抢救措施实施以及物品管理八个方面进行评分,每个方面总分10分,分数越高,护理管理质量越高。

(4)观察两组患儿出ICU时间以及出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数据以百分比呈现,并进行х2检验;而计量数据则以±s表示,并进行t检验,以P<0.05来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以及消毒合格率对比

应用PDCA循环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小于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消毒合格率大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手术室感染发生率对比[例(%]

组别

例数

感染发生率

消毒合格率

对照组

32

825.00

2784.38

观察组

32

26.25

32100.00

х2

-

4.267

5.424

p

-

0.039

0.020

2.3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管理质量对比±s

组别

例数

护理服务质量

工作态度

专业技能

工作知识

护理文件书写

沟通与协调

危机抢救措施实施

物品管理

对照组

32

7.21±1.36

8.32±0.35

7.51±0.62

7.62±0.55

7.22±0.35

8.01±0.57

7.96±0.47

8.32±0.13

观察组

32

8.94±1.98

9.14±0.62

9.01±0.87

8.98±0.74

8.88±0.68

9.03±0.72

9.05±0.68

9.36±0.34

t

-

3.945

6.308

8.733

8.079

11.889

6.084

7.222

15.649

P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4 两组患儿出ICU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出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4 两组患儿出ICU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对比±sd

组别

例数

ICU时间

出院时间

对照组

32

5.25±1.15

10.87±2.38

观察组

32

4.15±1.04

9.68±2.17

t

-

4.013

2.090

P

-

<0.001

0.041

3讨论

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主要由细长且灵活的外壳组成,内部配置有高亮度的光源和高清晰度的镜头。其设计灵活多变,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疾病进行不同角度、深度的观察和治疗[6]。通过细长的外壳,纤维支气管镜能够轻松穿过患者的鼻腔或口腔,经过声门进入呼吸道,无需进行手术切口,从而避免了许多传统内窥镜需要进行的开放手术。进入呼吸道,纤维支气管镜能够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情况,及时发现和观察管腔的任何异常变化,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7]然而由于环境污染、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不彻底、交叉感染等原因,会引起患儿发生感染,进而影响患儿有效预后[8]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感染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消毒合格率大于对照组,这说明,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降低纤维支气管镜造成的感染、增加消毒合格率。PDCA循环管理在计划(P)阶段中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全面分析造成纤维支气管镜患儿发生感染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方案,进一步规范护理管理流程。这有助于明确小儿重症护理中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目标和方向,为后续的实施工作提供有力指导。在实施(D)阶段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可以进一步强化其卫生知识和无菌操作意识,使其意识到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个人行为的密切关系,这有助于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增强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消毒及清洗机自身消毒流程,这可以确保镜体及其附件的彻底清洁和消毒,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在检查(C)阶段中对实施的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处理。通过持续的质量检查,可以确保护小儿重症护理中对纤维支气管镜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处理(D)阶段中对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提炼成功的经验,并将其纳入新的计划中,以便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继续改进。

综上,PDCA循环管理法在小儿重症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使用PDCA循环管理法,护理人员可以优化纤维支气管镜管理流程,进而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消毒合格率和护理质量。同时,通过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还可以缩短患儿在ICU的停留时间和整体住院时间,使患儿能够更快地康复出院。这一管理方法的不断循环应用,将为小儿重症护理提供持续的质量改进和提升,确保患儿得到更加全面和高效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湘云,杨小青.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小儿重症肺炎的影响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4,19(4):484-487.

[2] 彭寒玲,张志勤,苏春妹.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疑似暴发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调查及干预[J].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3(2):163-166.

[3] 刘沙.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健康教育在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0):99-103.

[4] 杨晓如,贾萌萌,弓陈芳,. 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儿童纤维支气管镜 检查中的作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0):157-15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J]. 中国护理管理,2003,3(3):30-33.

[6] 熊小东.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用于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效果分析[J]. 生命科学仪器,2022,20(z1):137,140.

[7] 戴兰珠.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17):97-99.

[8] 曹利华,吴玉辉,杨晓新,. 协同策略式护理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中的应用[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8):106-11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