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针对性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价值
摘要
关键词
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间;重症肺炎;针对性护理
正文
临床上,重症肺炎十分常见,具备病死率高与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本病通常是由病原体感染所致,情况严重时,也可导致呼吸衰竭等问题[1]。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而言,他们的病情更加严重,病死率显著升高,已经达到了30-50%[2]。通过正确的救治虽能缓解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人的症状,但因病人在治疗期间需接受较多的侵入性操作,且病人的身体状况也较差,使得病人更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进而影响到了病人的疗效[3,4]。故,在实际救治的过程中,医院还应重视病人的护理工作。本文选取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人68名,旨在剖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用针对性护理所起到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年6月-2024年3月,本院接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人68名。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的病例都有齐全的临床资料,并排除了全身感染、孕妇、严重心理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病、心肝肾功能衰竭与癌症病例[5]。入选病例的分组方式选择的是随机数表法。试验组34人中有女病人15人,男病人19人,年纪上限77,下限24,平均(41.39±9.16)岁。对照组34人中有女病人14人,男病人20人,年纪上限76,下限22,平均(42.05±9.74)岁。各组基线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时刻关注病人病情发展;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诊疗操作;做好输液速率的调整工作;仔细核对病人用药信息;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及时处置异常情况。
试验组增加使用针对性护理:(1)强化卫生防护力度,做好病人口鼻腔的清洁工作,可用温生理盐水对病人的口腔进行清洁,2次/d,避免细菌定植。及时清除病人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酌情予以病人吸氧治疗,并在吸氧的过程中,调整好氧流量。(2)让病人保持正确的体位,并按时帮助病人完成翻身拍背与按摩肢体等操作。正确指导病人咳痰,若有必要,可采取雾化吸入的方式,促进病人排痰。(3)仔细检查呼吸机的情况,确保机器能正常运转。评估病人身体状况,同时根据病人各项指标的监测结果,对呼吸机参数作出合理的调整。及时倾倒冷凝水,强化管道接口等处的消毒工作。(4)要求病人吃富含优质蛋白与膳食纤维的流食,嘱病人不吃刺激与生冷的食物。若病人无法经口进食,可采取鼻饲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5)注意检查病人下肢情况,其观察指标主要有下肢皮温、足背动脉搏动与皮肤颜色等,如有异常,立即上报。体征稳定之后,指导病人活动肢体,以有效预防肌肉萎缩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6)安抚好病人情绪,强化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了解病人当前的想法。向病人介绍预后较好的案例,同时指导病人通过冥想与音乐疗法等途径宣泄心中的苦闷。(7)做好病人与家属的宣教工作,可充分利用图片与视频等,为病人和家属宣传肺炎与呼吸衰竭的知识,同时对病人和家属的提问作出解答。(8)努力为病人提供一个具备较高安全性与舒适度的修养环境,强化地板、空气和物体的消毒工作。调整室温至24℃左右,并确保室内无异味,无噪音,无强光直射。
1.3 评价指标[6]
1.3.1 检测2组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
1.3.2 记录2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气促缓解时间。
1.3.3 统计并发症发生例数。
1.3.4 护理质量评估:涉及到环境安全、输液安全、服务态度与宣教情况等,总分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涵盖的数据,分析后处理时均选择 SPSS 24.0。x²与t检验计数、计量资料,并且,计数和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也依次是(%)、(±s)。如若差异达到统计学标准,即可判定P<0.05。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指标数据观察
对比表1内的血气分析指标数据:未干预,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试验组数据更好(P<0.05)。
表1: 血气分析指标数据 (±s)
组别 | 例数 | 血氧饱和度(%) | 动脉血氧分压(mmHg) |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mmHg)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试验组 | 34 | 86.31±5.42 | 95.63±2.17 | 52.04±4.76 | 75.38±6.14 | 79.43±6.12 | 62.15±4.39 |
对照组 | 34 | 86.19±5.18 | 90.49±3.05 | 51.73±4.82 | 70.22±5.85 | 79.82±6.73 | 69.22±5.01 |
t | 0.1739 | 4.3652 | 0.1941 | 5.0237 | 0.1814 | 6.3124 | |
P | 0.8215 | 0.0000 | 0.7368 | 0.0000 | 0.7922 | 0.0000 |
2.2 康复指标分析
对比表2内的康复指标数据: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康复指标数据 (d,±s)
组别 | 例数 | 机械通气时间 | 住院时间 | 气促缓解时间 |
试验组 | 34 | 3.04±0.63 | 10.03±2.05 | 2.91±0.61 |
对照组 | 34 | 4.92±0.74 | 13.71±2.48 | 4.24±0.83 |
t | 3.7193 | 4.0114 | 3.9152 | |
P | 0.0006 | 0.0000 | 0.0001 |
2.3 并发症分析
对比表3内的并发症数据:试验组5.88%,对照组23.53%,差异显著(P<0.05)。
表3: 并发症观察数据 [n,(%)]
组别 | 例数 | 压疮 | 感染 | 深静脉血栓 | 发生率 |
试验组 | 34 | 1(2.94) | 1(2.94) | 0(0.0) | 5.88 |
对照组 | 34 | 3(8.82) | 3(8.82) | 2(5.88) | 23.53 |
X2 | 7.1934 | ||||
P | 0.0251 |
2.4 护理质量分析
对比评估获取的护理质量:试验组高达(98.03±0.92)分,对照组只有(91.31±1.49)分,差异显著(t=7.8921,P<0.05)。
3 讨论
医院呼吸系统疾病中,重症肺炎作为一种危重症,以呼吸急促、面色苍白与四肢厥冷等为主症,可损害病人健康,若不积极干预,将会导致病人的死亡[7]。而呼吸衰竭则是重症肺炎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可引起肺通换气功能障碍等问题,并能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8]。目前,医生可采取机械通气等疗法来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救治,但护士仍要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如此,方可提升病人疗效[9]。但实践却表明,常规护理在疾病诊疗中的运用并不能取得显著成效,且此法的缺陷也比较突出,并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导致病人的康复进程受到了影响[10]。
针对性护理乃比较新型的一种护理技术,能展现人文关怀,且此法也十分重视病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可通过积极的情绪安抚、全面的环境管理及系统性的体位干预等方式,改善病人身心健康,让病人能更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有助于促进病人症状的缓解及相关指标的改善[11]。本研究,对比检测获取的血气分析指标的数据:干预后,试验组更好(P<0.05);对比康复指标的数据:试验组更短(P<0.05);对比统计获取的并发症数据:试验组更低(P<0.05);对比评估获取的护理质量数据:试验组更高(P<0.05)。针对性护理期间,护士需根据病人的实际需求,从不同层面入手,主要有呼吸机管理、健康宣教、营养支持、感染防控与呼吸道管理等,对病人施以系统性与专业性的照顾,以缩短病人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针对性护理能满足病人诊疗期间对护理服务的相关需求,能让病人得到护士更加悉心的照护,从而有助于提升病人的护理质量。
综上,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用针对性护理,病人的康复情况更好,并发症更少,护理质量更高,血气分析指标改善也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俞虹. 1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 康颐,2023,16(14):253-255.
[2] 刘璐,屈云. 压力性损伤亚专业小组干预策略在预防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面部压疮的应用[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3,38(7):999-1002.
[3] 李亚丽,范丽莉,张欣. PICU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机械通气过程中VAP风险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22,20(36):5110-5112.
[4] 刘宇航,薛鹏. 俯卧位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意义及其护理体会[J]. 名医,2023,17(16):51-53.
[5] HONG, JESRINE GEK SHAN, ABDULLAH, NADIAH, RAJARATNAM, RAJEEV KUMAR, et al. Combined perineal massage and warm compress compared to massage alone during active second stage of labour in nulliparas: A randomised trial[J]. 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22,270144-150.
[6] 翟腾腾,王淑敏,张丹. 中西医结合疗法和排痰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C]//2024智慧医护与康复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2024:1-4.
[7] 陈俊华,张新玲,杜克花,等. 侧向旋转吸痰护理干预在有创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1):153-156.
[8] 王婧,周文艳. 精细化护理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2023,2(24):166-169.
[9] 朱玲莉,陶彤,樊佳鑫. 整体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压力性损伤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9):2760-2763.
[10] 韩恒国,李艳梅. 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3,47(8):1309-1310.
[11] 吴欣. 针对性护理联合无缝隙管理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恢复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2023,43(2):103-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