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保守治疗效果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保守治疗
正文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胆囊结石的存在会不断刺激胆囊黏膜,进而引发慢性胆囊炎,导致患者长期遭受疼痛、消化不良等困扰;虽然如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是根治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的有效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特别是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结石较小或年龄较大、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险和并发症,因此,保守治疗成为了当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治疗的首选治疗方式[1]。现阶段临床中对于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疾病的保守治疗方式并无明确的规范。保守治疗旨在通过药物、饮食调整等非手术手段,控制炎症、溶解结石、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那些无法耐受手术或希望避免手术的患者来说,保守治疗成为了一种可行的选择。另外,保守治疗还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疾病的保守治疗方式展开了研究,采取两种治疗方案,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实际效果,现将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82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采取入院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41)与对照组(n=41)。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见下表1:
组别 | 男性患者(例数) | 女性患者(例数) | 平均年龄(岁) | 平均病程(年) | 结石直径(mm) |
研究组(n=41) | 21 | 20 | 46.91±6.14 | 3.17±0.15 | 2.21~14.25 |
对照组(n=41) | 19 | 22 | 45.89±6.54 | 3.21±0.14 | 2.34~13.97 |
P | 2.147 |
表1 患者基本资料
从表1中可见,P>0.05,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意义,资料基本相同。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完整。②未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③具备基本的认知功能,且精神状态良好,能够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工作。④自愿参与且知情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症状明显且病情严重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②合并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③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的患者。④由于各种原因中途退出的患者。
(二)方法
研究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胆石片治疗方式治疗,治疗方式分析如下。
研究组:采用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所用药物:甲硝唑(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600)、熊去氧胆酸片(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2026279)、利胆汤(药方成分:柴胡、茵陈、郁金、黄芩、白芍、大黄各 5 g,金银花、大青叶、金钱草各 10 g,木香、芒消各 4 g)[2]。甲硝唑徐亚哟每天服用两次,每次用量0.2g,熊去氧胆酸片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250mg。利胆汤按照以上用量,用100mL的纯净水煎服,在每天早饭和晚饭前服用。饮食控制:禁忌油腻、油炸食物,包括动物内脏、干果果仁、鸡蛋黄,禁忌刺激性食物,如酒、生冷、过酸食物。禁忌暴饮暴食,要确保患者饮食规律。
对照组:采取胆石片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所用药物:胆石片(四川旭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20010073)。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六片。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治疗1月周期。
观察指标:临床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治疗满意程度。
①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患者不再出现右上腹疼痛、胆囊压痛等相关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病症的相关症状,经过B超检查,体内所有胆囊结石均排除,胆囊、胆管壁厚度、毛糙以及透声程度均无异常。显效:结合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对比患者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右上腹疼痛、胆囊压痛等相关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病症的相关症状出现显著改善,经过B超检查,胆囊囊结石至少排出60%以上,可见胆囊、胆管壁厚度、透声、毛糙程度均有显著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与显效标准要求。临床治疗效果采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评价,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总有效率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②中医症候积分。《中医病症诊断标准》中的具体条目,针对特定证候如肝胆湿热症进行细致划分与评估。在肝胆湿热症的评估体系中,主症与次症共同构成了评估框架,旨在全面反映患者体内湿热蕴结于肝胆的病理状态。主症:胆区压痛,右肋疼痛[3]。次症:恶心呕吐,腹胀纳呆;舌红苔黄,脉弦滑。以上症状,无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1分,中度症状2分,重度症状3分。通过对主症与次症的详细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不仅为医生提供了客观评价患者病情的依据,也反映了治疗效果的直观指标。分数越低,意味着患者症状越轻,治疗效果越显著,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③治疗满意程度。采取本院自制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越高,治疗越好。
三、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经过1月治疗周期,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见下表2:
组别 | 有效 | 显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研究组(n=41) | 35 | 4 | 2 | 95.12% |
对照组(n=41) | 29 | 4 | 8 | 80.49% |
P | <0.05 |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统计
从表2中可见,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49%,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4.63%,且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的患者为35例,高于对照组6例(P<0.05)。
中医症候积分:经过1月治疗周期,采用《中医病症诊断标准》结合评分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进行对比分析,中医症候积分相关数据统计见下表3:
组别 | 0分 | 1分 | 2分 | 3分 | |
研究组(n=41) | 治疗前 | 0 | 5 | 14 | 22 |
治疗后 | 15 | 16 | 8 | 2 | |
对照组(n=41) | 治疗前 | 0 | 5 | 15 | 21 |
治疗后 | 2 | 14 | 11 | 14 | |
P | <0.05 |
表3 研究组与对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相关数据统计
从表3中可见,经过一个月的治疗,研究组患者腹痛、食欲不振、黄疸等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满意程度:经过1月治疗周期,采用本院自制的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进行评分,评分结果见下表4:
组别 | 治疗满意程度评分平均数 |
研究组 | 94.51±2.14 |
对照组 | 87.15±3.18 |
P | <0.05 |
表4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满意程度评分
从表4中可见,,研究治疗的满意程度打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合以上表2、表3和表4的有关数据和分析结果来看,可以得出结论:在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保守治疗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使患者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四、讨论
胆道系统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一般是由于患者机体感染、胆酸、自身胆固醇等因素造成代谢失常而引起的。一般情况下,人体的胆酸和胆固醇的浓度比例是定向的,但是如果患者机体存在细菌感染,并且胆囊内胆固醇储存过量,就会逐渐沉淀,进而形成结石[4]。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溶石治疗、胆囊切除术、保胆取石术和内镜治疗等,选择最佳治疗方法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个体情况。
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具备比较明显的临床特征,大多数的患者都是出现消化障碍以后才会来医院诊断,进而确诊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治疗大多都是采取非手术方案和手术方案进行治疗。手术方案会更加直接有效,但是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对于患者心理负担也比较重,因此保守非手术治疗就成为了当下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掌握好适应症针对性治疗非手术治疗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不会造成患者过大的心理压力。
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的治疗都满足保守治疗的条件,一般来说,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保守治疗的条件有以下几点:①患者并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②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③疾病反复性低,发作时间不长。④没有紧急手术指征。在临床治疗中,单纯的用药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整体治疗效果仍然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中医的方式,进行治疗,本研究就此,提出了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方式。采用甲硝唑、熊去氧胆酸片、利胆汤进行治疗[5]。甲硝唑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在此治疗方案中主要用于预防和控制可能存在的细菌感染,特别是针对厌氧菌感染,有助于减轻胆囊炎症,为其他药物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熊去氧胆酸具有溶解胆固醇结石的作用,通过增加胆汁中胆酸的含量,减少胆固醇的分泌,从而改变胆汁成分,促进结石的溶解。同时还能改善胆汁淤积,减少胆囊壁的刺激,有助于缓解胆囊炎症状。利胆汤中各味中药协同作用,具有疏肝利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排石通淋的功效。柴胡、茵陈、郁金等药物能够疏肝解郁,促进胆汁分泌与排泄;黄芩、金银花、大青叶等则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有助于消除胆囊炎症;金钱草、大黄等则具有排石通淋的效果,能够促进结石的排出或溶解[6]。木香、芒硝则能行气止痛,缓解患者因结石和炎症引起的疼痛不适。胆石片主要应用于气滞所致胁痛,胆石片的独特配方,汇聚了多种精选中药材之精华,如白术,以其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帮助调理脾胃,改善消化;青皮与香附,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效,针对气滞所致的疼痛有显著缓解作用;木香与枳壳,则能行气止痛、宽中除胀,有效缓解腹胀及胃脘痞满的症状;建曲,作为消食化滞的良药,有助于改善因油腻食物摄入不当导致的消化不良;火硝,以其独特的药性,辅助利胆排石;吴茱萸,温中止痛,对于寒凝气滞的疼痛尤为适宜;延胡索,被誉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要药”,对于各种疼痛均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而牛胆水,则以其清热解毒、利胆排石的功效,成为治疗胆系结石的重要成分之一[7]。
研究将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方式与胆石片治疗方式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方式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胆石片治疗,中医症候积分低于胆石片治疗,患者治疗满意程度高于胆石片治疗。可见,采用保守治疗利胆汤联合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使患者满意。
综上所述,保守治疗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慢性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引起的症状,如右上腹疼痛、腹胀、消化不良等。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因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保守治疗在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减少手术风险、延缓病情进展和提高患者依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8]。但是,在治疗中,患者也应明确保守治疗的局限性,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彭雪莲,徐小青,曹勤.胆舒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和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2.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9.025.
[2]纪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2, 39(1):78-79.
[3]赵跃荣,宋媛媛,季善云.金橘胆胃丸治疗老年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3, 41(9):214-217.
[4]李万胜,赵斌,李会英,等.荡积祛瘀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 2023, 38(22):4379-4382.DOI:10.3969/j.issn.1003-8914.2023.22.021.
[5]陈磊.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5):4.
[6]马生昌.探究基层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疾病的临床效果[J].特别健康, 2023:100-101.
[7]凯丽.张氏利胆消胀方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D].江西中医药大学,2023.
[8]武传征,孟光荣,王新华,等.小柴胡汤加减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 2024, 22(10):1-4.
作者简介:杨红武 1965-11-13 男 江西一铅山 汉 大学本科 付主任医师 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 硏究方向:普外临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