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

期刊: 保健事业 DOI: PDF下载

林灿洁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汕头市 515041

摘要

目的:结合个体化护理在小儿手术室中的应用,分析其护理效果及对患儿的影响,并讨论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接收的住院患儿共80例作为本次的分析对象,随机抽取对照组40名患儿和观察组40名患儿。对照组采用院方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操作,而观察组则采用个体化护理方式实施护理。在两组患儿经过一定周期的护理过程之后比较2组患儿手术前后其整体生活质量、患儿及家属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结果:经过一定周期的护理治疗虽然2组患儿在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等几方面均有所提升,其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也随之提高,但是实验组患儿的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另外护理后研究显示在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调研方面观察组也具备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手术后恢复期或者住院的患儿来说,护理方式在疾病的康复和治疗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在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每个环节都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经过一系列护理之后患儿均取得良好的恢复成果,也获得了患儿和家属的一致认可。因此,个体化护理方案在后续儿童的护理方面值得继续推广应用,协助患儿快速摆脱疾病困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小儿手术室;护理预后分析

正文


手术室在住院治疗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进行外科手术和其他治疗程序的主要场所,在住院治疗中起着核心作用。手术室可以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手术治疗和护理过程。而在手术室护理对小儿手术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面也至关重要,手术室护理确保了手术过程中患儿的安全首先,小儿群体属于特殊群体,因为其对疼痛的反应以及表达能力都远不如成年人,因此需要更高标准的护理手段。个体化护理方式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显示出显著的应用效果和对预后的积极影响。个体化护理注重于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全面护理,术前对患儿的健康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耐心讲解手术流程、安抚患儿情绪,以及确保所有术前检查工作和准备工作已完成;术中协助外科医生,传递手术器械、纱布等手术用品,确保手术台的整洁和器械的可用性;术后继续监护患儿,避免麻醉期意外情况发生,并协助家属护送患儿回病房;还包括对患儿心理的疏导和对家长的沟通。手术室护理的专业性和高质量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患儿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能够有效减少患儿的焦虑和恐慌,防止术后并发症,对患儿的预后提供良好帮助此,手术室护理在整体医疗保健体系中尤为重要。综上所述,手术室的护理方式对小儿手术的质量和术后预后具有重大影响。采用个体化护理方式能够为小儿提供更加全面和细致的护理过程,从而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和患儿预后。本研究将在福州市第二医院手术后住院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完成后结果分析,现记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的是20221月至20241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的80例经过手术治疗的住院患儿,根据患儿的年龄、性别以及平均年龄随机将病例分2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40例,男24例,16例;年龄5~14岁,平均(8±13)岁。试验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13岁,平均(75±11)岁。对比2组数据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因此不具备统计价值(P>0.05)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研方法得出的数据,对照组通过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主要是接收患儿后结合其实际症状开展对症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风险评估:在手术前对患儿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了解病史、进行身体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安慰,减轻患儿的焦虑和恐惧;术中麻醉护理: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师负责管理患儿的麻醉,确保其安全、舒适且无疼痛。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师监测患儿的基本生命指标;术后基本体征和病情的观察:密切观察患儿术后的一般状况,如意识状态、呼吸、心率、血压等。留意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时刻观察敷料的状态,如敷料出现潮湿、污染、损坏等情况,应及时处理;伤口护理:教育家长如何正确护理手术切口,包括清洁、干燥和避免过度活动。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等并发症;引流管管理:对于使用引流管的患儿,要留意观察引流管,适当按压防止堵塞,以保持引流通道的通畅,记录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和引流量,及时发现引流异常,如颜色改变、引流物增多或减少等,并向医生报告;饮食管理:术前根据手术要求指导患儿进行适当的饮食调整,如禁食禁水,术后待患儿肠蠕动恢复后,逐渐恢复饮食,避免过早进食引起患儿的腹胀腹痛或者出现肠梗阻等不良反应[1-2]

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化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了个体化护理1)在患儿进行手术治疗的前几天,护理人员应做好铺垫工作,找机会与患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与孩子交谈,通过讲故事和玩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和依赖关系。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陪伴孩子一起活动,如一起玩游戏,来进一步消除孩子的抗拒和恐惧。此外,护理人员带领孩子医院和手术室进行参观,向患儿解释各种医疗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方式,以减少孩子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并激发他们对医疗设备的兴趣。这样有助于患儿在手术治疗中更加配合,减少他们的焦虑和不适,提升术后护理的依从性。(2在儿童手术前,护理人员会协助患儿完成所有必要的术前检查,并确保所有的医疗资料齐全。在患儿进入手术室之前,护理人员会与手术室人员进行资料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进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陪伴在患儿身边,向他们解释手术室内各种设备的使用效果这样操作一方面激发了患儿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分散注意力,降低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配合主治医生帮患儿调整手术体位,然后结合患儿的身体情况制定麻醉方案。护理人员在手术的整个流程中应时刻留意患儿的基本生命指标,注意保持手术环境的温度适宜。手术开始时留置静脉通路,以便在手术中给药或输液,一旦发现患儿的置管或穿刺部位有松动,及时进行固定,以防止不必要的并发症。由于儿童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护理人员还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患儿的体温,防止低体温的发生。这样可以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3手术结束后,协助家属将患儿推回病房,并做好交接班记录等工作,随后,患儿家属详细解释术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包括如何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何进行伤口护理、如何进行饮食管理以及活动限制等。护理人员结合患儿需求调整查房次数,患儿由于病情可能发展较快,因此需要更加频繁的观察和评估,以便随时了解患儿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也是小儿手术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显著提高小儿手术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并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整体满意度。时刻掌握患儿疼痛反应,并根据医嘱合理给予止痛药物。此外,告知患儿和家属保持病房的整洁和通风,以防止不良环境对患儿恢复的影响保持病房温度和湿度适当,为患儿营造舒适的环境。告知家属如何保证患儿的个人卫生,以及病房环境的整洁。包括皮肤定时清洁、定期换洗衣物,每天打扫屋内卫生等。告知家属护理输液器、引流管和切口的正确护理方法,防止并发症。最后,护理人员指导家属严格按照医嘱给药,禁止私自调整药物剂量,这样会促使患儿快速恢复[3-5]

1.3观察指标

(1)从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等几方面对2组患儿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分,分数值与患儿生活质量成正比2患儿出院发放我院的满意度调研问卷,通过护理模式、人员手段和态度、环境设备以及术后恢复状况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总值10086分很满意,72-85之间满意,71分则不满意[6]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的是SPSS19.0软件,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以%表示计数信息,行t检验判定两组数据差异p判定是否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反之则不具备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经过一定周期的治疗2组患儿在躯体、角色、情绪、认知、社会功能等几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对比其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实验组患儿存在明显的优势该数据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详情见表1

1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对照组

40

50.8±6.2

51.2±6.1

58.1±7.1

52.9±7.2

61.0±6.3

实验组

40

75.8±9.0

70.6±6.9

71.5±8.8

69.1±6.8

78.3±8.5

t


14.468

13.322

7.495

10.346

10.341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护理实施后通过对患儿家属的调研问卷结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的整体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提升该数据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详情见表2

2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人数

很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0

18

16

6

34(85)

观察组

40

31

8

1

3997.5

x2





3.914

p





0.048

 

3讨论

在手术室中,小儿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有限,所以小儿的护理存在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难度,这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和更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准确理解和满足儿童患者的需要。在小儿手术护理中,个体化护理的实施尤为重要。它不仅包括生理上的护理,如术前准备、术中监护和术后恢复,还涉及到心理支持、情绪管理和家庭教育的全面指导。个体化护理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应激反应,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患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中的常规护理与个体化护理的对比结果突出个体化护理在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增加患儿家属满意度方面的优势。个体化护理的高效性,在于它能够针对患儿的个体差异,提供连续、全面的照护,从而更好地满足患儿的多元需求。在实践中,个体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首先,全面评估患儿情况了解患儿的年龄、疾病状况、心理状态及家庭环境等,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有利依据;其次,结合评估数据,为患儿设立个体化护理方式,确保护理措施符合患儿的实际需要,还可以和其他部门相互协助,比如与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团队成员密切合作,为患儿提供综合性的看护最后,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继续实施护理措施,确保患儿在家庭环境中的安全与舒适对护理效果进行持续的评价,根据患儿的反馈和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通过这样的护理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儿的手术风险,促进患儿快速恢复,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患儿及其家庭对医疗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总而言之,在小儿手术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个体化的护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化护理能够根据每个患儿的特定需求、病情和心理状态提供定制化的护理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患儿的独特需求。在患儿的生活质量以及家属的满意度方面都存在一定优势护理效果更显著值得后续推广[7-8]

 

 

参考文献

[1]郭燕.个性化护理和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39(01):206-208.

[2]程冬兰,邓翠碧,易翠香,梁巧仪.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实施价值研究[J].婚育与健康,2023,29(24):109-111.

[3]钱萍,邬芬.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作用分析[A]第六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一)[C].南京康复医学会,南京康复医学会,2023:3.

[4]马士荣.个性化护理在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肺炎中的应用[J].妇儿健康导刊,2023,2(17):156-158.

[5]吴冬梅.个性化护理应用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研究[J].中华养生保健,2023,41(03):74-77.

[6]唐红梅.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防控护理中的效果评价[A]第三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三)[C].南京康复医学会,南京康复医学会,2022:6.

[7]陈明霞.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服务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2):124-126.

[8]陈爽.个性化护理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03):152-154+15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