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曲美他嗪;瑞舒伐他汀;心功能
正文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通常是因心肌组织在长期冠脉硬化的作用下发生供血异常及重塑所引起,且发展至终末期还可造成心力衰竭,加大患者的病死风险,因此一经确诊需要及时规范处理[1]。目前临床针对ICM心力衰竭的处理仍以保守用药为主,常采用曲美他嗪等心肌代谢调节药物,但单一使用效果并不够理想[2]。瑞舒伐他汀是近些年国内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他汀类药物,其具有较强的调脂作用,在稳定粥样斑块、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方面均有确切效果,因此也常被用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辅治[3]。基于此,本研究抽选2022年8月-20224年8月在我院接受系统诊疗的86例ICM心力衰竭患者入组,分析、确定曲美他嗪+瑞舒伐他汀用药在该患者群体中的临床价值。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2年8月-20224年8月在我院接受系统诊疗的ICM心力衰竭患者86例,且本研究开展前已获医院伦理同意。通过随机、均等方式完成组别划分,对照组有43例(男/女25/18例),年龄50~78岁,中位年龄(58.39±6.75)岁;心功能级别:30例为2级,13例为3级。观察组有43例(男/女26/17例),年龄52~79岁,中位年龄(58.74±6.81)岁;心功能级别:29例为2级,14例为3级。对比组间各项病例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以及心功能级别等,显示P均>0.05,均衡、可比。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与《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标准》[4]中ICM心力衰竭的判定标准吻合;(2)基本交流、视听功能等良好;(3)患者及家属均知悉同意,已完成书面文书的签署。排除标准:(1)近4周内有接受相关用药者;(2)此次或以往用药有过敏表现者;(3)与其他重要器官疾病/功能问题(肝肾异常、免疫系统障碍等)并发者;(4)精神/交流障碍者;(5)癌症患者;(6)有其他问题(中途退出、已参与其他临床观察等)者。
1.3 方法
确诊后,两组均按常规救治标准进行利尿、吸氧等处理。在此条件下,对照组单服盐酸曲美他嗪(产自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73709,规格为20mg),每次药量取20mg,每日口服3次,共用药以及观察12周。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用药条件加服瑞舒伐他汀钙胶囊(产自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37,规格为10mg),每次药量取10mg,每日口服1次,共用药以及观察12周。
1.4 观察项目
(1)用药成效:在用药12周后,按照上述《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及患者心功能级别拟定:①用药后胸闷、憋气诸症基本或完全消失,心功能复常或提升2个及以上级别,记为显效;②用药后胸闷、憋气诸症有所好转,心功能提升1个级别,记为有效;③用药后胸闷、憋气诸症基本无变化或加重,心功能无提升,记为无效。由显效、有效二者例数和/总例数×100%完成对组间用药总有效率的统计。(2)心功能指标:在用药前以及用药12周后,通过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产自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Apogee 8U型,粤械注准20182060115)完成对组间心功能指标数据的检测,具体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等4项。(3)用药安全状况:在用药观察期间,统计组间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包括恶心、呕吐及肝功/肾功受损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 24.0分析数据,对计数资料使用卡方(χ2)检验,由例数(n)和率(%)显示,对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使用t检验,由“±s”显示,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间的用药成效统计结果
在用药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统计的结果为95.35%(41/43),与对照组的统计结果79.07%(34/43)相比较高(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间的用药成效统计结果 [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n=43) | 24(55.81) | 17(39.53) | 2(4.65) | 41(95.35) |
对照组(n=43) | 17(39.53) | 17(39.53) | 9(20.93) | 34(79.07) |
χ2值 | 5.107 | |||
P值 | 0.023 |
2.2 两组间不同用药时间的心功能指标统计结果
用药前,两组在各项心功能指标(LVEF、CO、LVESV以及LVEDV)的测定值对比上,未显示较大差距(P>0.05);用药后,观察组在LVEF、CO方面的测定值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在LVESV、LVEDV方面的测定值相对较低(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间不同用药时间的心功能指标统计结果(±s)
组别 | LVEF(%) | CO(L/min) | LVESV(mL) | LVEDV(mL) | ||||
用药前 | 用药后 | 用药前 | 用药后 | 用药前 | 用药后 | 用药前 | 用药后 | |
观察组(n=43) | 27.64±2.38 | 42.18±3.64 | 3.34±0.87 | 4.49±1.03 | 49.11±4.02 | 42.76±3.23 | 80.07±4.47 | 68.31±3.85 |
对照组(n=43) | 27.59±2.43 | 39.02±3.75 | 3.40±0.82 | 3.91±0.95 | 49.28±4.15 | 44.81±3.71 | 80.11±4.52 | 71.09±4.14 |
t值 | 0.096 | 3.965 | 0.329 | 2.714 | 0.192 | 2.732 | 0.041 | 3.224 |
P值 | 0.923 | <0.001 | 0.742 | 0.008 | 0.847 | 0.007 | 0.967 | 0.001 |
2.3 两组间的用药安全状况统计结果
观察组在用药不良反应方面的统计结果为9.30%(4/43),对照组统计结果为4.65%(2/43),两组在用药安全方面未显示较大差距(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间的用药安全状况统计结果 [n(%)]
组别 | 恶心 | 呕吐 | 肝功/肾功受损 | 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
观察组(n=43) | 2(4.65) | 2(4.65) | 0(0) | 4(9.30) |
对照组(n=43) | 1(2.33) | 1(2.33) | 0(0) | 2(4.65) |
χ2值 | 0.179 | |||
P值 | 0.672 |
3讨论
ICM的病理生理基础在于心肌组织纤维化病变,其起病时间通常在冠心病中晚期,长期的供血障碍,易影响心肌细胞对营养物质的汲取,导致心肌组织萎缩与弥漫性纤维化,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5]。据资料统计,目前有70%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是由于ICM诱发[6]。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疾病预后及转归,争取对ICM心力衰竭患者的尽早诊治至关重要。曲美他嗪是目前临床应用较普遍的一种心血管药物,其主要可通过保护细胞免受缺氧、缺血影响,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维持细胞内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的稳定,保持离子泵功能正常,从而达到改善心室重构、缓解心衰症状的作用[7]。但临床实践发现,曲美他嗪单一用药效果有限,并且存在起效缓慢的问题[8]。
瑞舒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调脂药物,其对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ydroxymethyl glutaryl CoA,HMG CoA)还原酶具备较强的抑制作用,可据此下调机体脂质含量,保持粥样斑块平稳,达到辅助控制患者病情稳定的作用[9]。本研究观察发现,观察组用药后取得的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提升,在LVEF、CO方面的测定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在LVESV、LVEDV方面的测定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均<0.05);说明在ICM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曲美他嗪+瑞舒伐他汀方案,相较于单药治疗能够更明显提升用药效果,加快患者心功能改善,与上述及陈小庆[10]报道观点大致相符。究其原因,可能是瑞舒伐他汀具备较强的调脂、稳定粥样斑块作用,对辅助稳定患者的病情有利,同时,瑞舒伐他汀还可将细胞的传导信号隔断,抑制机体内C反应蛋白活性,避免血管内皮细胞继续受到炎性损害,能够加快修复内皮功能,延缓心室重构,促进患者心肌功能改善[11];其作用机制不同于曲美他嗪,因此联用还可产生协同作用,发挥较单药治疗更理想的用药效果,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一步获益。此外,本研究观察发现,两组间出现的用药不良反应相当(P>0.05);提示该联合用药方案用于ICM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还具备较好的安全性,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其原因或与曲美他嗪、瑞舒伐他汀两药本身毒性较低有关,并且联用也有一定的协同减毒效果,因而能够较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在ICM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曲美他嗪+瑞舒伐他汀用药,不仅可提升用药成效,加快患者心功能恢复,同时还可避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整体临床使用效果较理想,能够作为今后处理ICM心力衰竭的一种推荐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 张行胜,边洋. 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指标、生存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16):104-107,116.
[2] 李倩,石咏梅.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ICM心衰的疗效研究[J]. 贵州医药,2022,46(11):1696-1697.
[3] 冯胜东. 他汀类药物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学工程,2020,28(5):52-54.
[4] 吕新湖,李燕,薛铮.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77.
[5] 朱慧,彭杰成,马成亮.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AngⅡ、NE水平、心室重构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4,16(8):1433-1436.
[6] 熊挺淋,张丽莎,刘涛,等. 曲美他嗪片对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9):1095-1099.
[7] 常伟,荣阳.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机制分析与药学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3):80-81,84.
[8] 徐卫卫. 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价值[J]. 中国保健营养,2022,32(1):46-48.
[9] 孙洁,汪霞.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3):60-62.
[10] 陈小庆. 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6):108-110.
[11] 师淼,冯倩,赵东坡. 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房室颤动并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 中国药业,2024,33(9):123-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