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建共享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构建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钟雪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川外国语学校 610500

摘要

近些年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视群文阅读教学的积极作用,通过创新已有的阅读教学模式,引入群文阅读教学,在基于共建共享视角下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成为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重头戏。对此,本文即针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在共建共享视角下的构建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于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之用。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共建共享视角

正文


引言:

群文阅读是近些年来所流行起来的新词汇,更是我国阅读教学领域的突破性实践成果。随着教育学者们对群文阅读教学的不断深入研究,群文阅读教学的定义也不断进行完善。群文阅读指的是在以往的语文阅读课堂中,根据一个专题、议题选取多篇与之相互关联的文章,使学生们在一个主题的多篇文章共同阅读中开展立体化自主阅读,在这一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观念与看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与思考能力,从而达到阅读形成共识的目的。因此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在小学群文阅读教学中,应当重视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共同构建、共同分享与共同提升的阅读环境,方能有效促进群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共建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一)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共建

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共建在这其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基础作用,即通过备课组教师们在单元教学备课过程中,根据单元主题来确定教学主题,并围绕该主题来选取适宜的阅读课文,但是在备课选取课文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阅读需求,所选取的文章必须要符合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这样才能够针对性选取文章、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在备课组教师们确定议题并选取相关文章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的协助作用显得尤为关键,以便于为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构建一个阅读“群”,为实际教学创造良好的基础工作[1]

比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能够充分体现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备课组教师以“爱国”为主题,在本单元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 、《延安,我把你追寻》课文基础上,补充了沈重的《狼牙山五壮士》 、孙犁的《芦花荡》以及李元兴的《我的战友邱少云》 ,在这些课文的阅读材料拓展中,使学生们对爱国情感具有更加深刻的认同感,也能够引导学生们在本单元阅读中进一步认识那个动荡的年代。

(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建

其实对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来讲,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建的过程,加上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比较弱,还未能够形成较为完善、自主的独立阅读思考能力,所以阅读教学对教师的针对性指导阅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群文阅读共建,可以帮助教师与学生在其中得到共同提升。

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成语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着十分深刻的道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在理解这些成语故事的深刻含义与人生哲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看法与想法,试着自己来搜集与之有关的故事,并在教师的深化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对成语故事的兴趣与理解。以六年级上册的《伯牙鼓琴》一课为例,通过以教师与学生共建视角下的群文阅读,认识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一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们进一步加强对“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等成语的认识,学生们可以再试着搜集与之相关的故事,如《管鲍之交》 、《将相和》等故事,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这类与情谊有关的成语故事内涵的理解与认识。

二、共享视角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一)课堂共享

群文阅读教学指导理念主张学生们能够进行自主阅读、自主写作以及自主感悟,在这其中还要提倡学生们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实现阅读资源、阅读成果的共享目的。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提倡主动沟通与交流,使学生们在这其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建议在基于共享视角下提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需要改变以往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封闭性特征,使之转化为开放性课堂与多元化课堂,使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多元化、丰富化。比如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开展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形式以实现课堂共享的要求,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群文阅读教学质量。

比如在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有的人》这一首诗来给学生们进行朗诵,同时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描述鲁迅的诗歌或其他诗人写给鲁迅的赞诗,比如毛泽东的《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鲁迅的《自嘲》 、《无题》 、《惯于长夜过春时》以及《别诸弟三首》等,使学生们在诗歌朗诵与演讲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鲁迅的认识,继而再联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从阅读中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对鲁迅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2]

(二)文本共享

就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而言可以显然看到一个问题,在每一个单元,在同一个单元主题下,单元中的课文又有着不同的文体和形式。在传统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以单元为单位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很难从相同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们进一步深化对文章文体的认识与结构的理解。所以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求教师重视文本共享的作用,使学生们在相同文体、相同专题下对不同文章进行阅读与感知,体会到文体结构的特征,进一步加深学生们的阅读思维能力。

比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军神》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群文阅读教学,结合《丰碑》 、《倔强的小红军》 、《金色的鱼钩》等课文,引导学生们在文本共享阅读中,并运用专题式、共享式阅读教学,使学生们在其中领略到记叙文的文体风格与结构特征,更可以帮助学生们在其中感受到记叙文的感染力,为学生们今后语文思维发展与阅读能力提升建立良好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在共建共享的视角上,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阅读条件与阅读环境,使学生们在共建共享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打破以往的阅读桎梏,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的进步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孙璐. 以共建共享推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探讨[J]. 课外语文, 2019(25).

[2] 潘素铭. 以共建共享推进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 江苏教育, 2018, 000(009):25-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