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赵雪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泉水小学,辽宁大连116031 )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进行,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如何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挑战。一个对写作充满热情的学生,会主动探索文字的奥秘,乐于用笔墨记录生活的点滴,其笔下的文字也会因此而生动、鲜活。反之,缺乏兴趣的写作,往往沦为机械的任务完成,文字干瘪,缺乏灵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进行探究,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激发兴趣

正文


引言

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对写作的热爱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长期且有挑战性的任务,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并面对的问题。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式和技能,也要着重引导其如何在提高自身写作兴趣基础上强化写作水平。在传统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面对琳琅满目的写作任务,不少学生却常常陷入无从下笔、兴趣缺乏的困境。因此,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是教学内容枯燥,教师的教学内容仅按照教学大纲的安排进行设计,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体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同时忽视了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经历中汲取素材,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写出的文章缺乏真实感和生动性,往往只是空洞的技巧堆砌,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

其次是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写作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能让他们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1]

最后是缺乏完善的写作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过程只关注学生写作的结果,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过分关注分数,忽视了写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成长。他们往往只关注如何写出高分作文,而忽视了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这种评价体系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无法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兴趣技法的策略探究

1、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进行兴趣阅读

阅读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基础,阅读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汲取大量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阅读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素材积累。例如,在《亡羊补牢》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并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比如人物的心理活动、情节的发展、背景的涵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随后,教师便可以开展拓展阅读活动,选择《揠苗助长》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引导他们思考农民拔起禾苗的动机以及最终造成的结果。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比如农民耕种的不易、做事不能投机取巧等等。通过这样的阅读与讨论,学生不仅了解到了耕种的常识,还从故事中领悟到了道理。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思维和品德素养,为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兴趣阅读。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提升阅读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体会文字美感、乐趣的同时,了解阅读材料中的遣词用句方式,以及阅读材料是如何为自己创造快乐的。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材料的创新和创造。通过阅读笔记、改编、续写等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延续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乐趣。在强化学生阅读体验的同时,使学生获得写作的动机与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抓住关键信息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导出阅读中的关键信息,并帮助学生从关键信息中发现与写作相关的内容和材料,从而降低学生阅读写作的门槛。并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优美词汇、语句的表达方式,将阅读兴趣迁移到写作过程中,为学生写作兴趣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2]

2、创设丰富的写作教学主题情景,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关主题情景的创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建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主题情景,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或讲述真实故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帮助他们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这样,学生在情感上与所学内容建立联系,更容易产生写作的兴趣。在情境导入之后,应安排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看法和感受。通过互动,学生能够进入角色,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创造力,还能激发更多的写作灵感。在互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促进他们的自主表达。作文教学应当将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每学期至少开展5次创意写作课堂,定期进行写作训练,如主题作文、随笔写作等。在课堂上引入新的思维拓展练习,如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与此同时,要建立持续的写作兴趣培养机制,定期评估学生的写作兴趣、技巧及表达能力。每月进行评估,及时跟踪学生写作能力的进步,并将反馈结果记录在学生的写作成长档案中。通过分阶段的写作反馈,不仅可以确保学生兴趣的持续性,还能通过具体的数据了解兴趣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3、引导学生自由写作

基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每个学生的写作兴趣内容大都不同,而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知识结构也变得非常单调,缺少自身思维独特性、创意性的体现教师应当具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意识和行动,积极引导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在更大空间之内加以发挥。这样才能拓宽他们的思维,使思想变得更加宽广。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结合,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性,在作文中对自己的意见能够充分表达,使抛开束缚、脱离常规的作文格式,能够无拘无束开展创作活动,充分表达自己的心声,将真情实感表达出来,以此来不断强化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例如,教师讲授《习作:续写故事》时,便可以根据文章内容鼓励学生尽情发挥自身想象能力加以自由写作。对于本篇文章来说,主要讲述胡萝卜先生生长的胡子故事,需要学生结合自身认知特点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结局。续写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随意加以创作,将能够充分激发出自身创造性思维,同时也为学生切实创造出一个非常宽松、愉悦的语文知识学习环境。续写中,教师鼓励有些学生想法非常新颖、书写很漂亮,写作方式十分巧妙等,这都将成为写作兴趣激发并逐渐强化的有力途径[3]

4、完善写作教学评价机制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从学生写作过程、写作结果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这就需要评价机制的建立。评价机制应该包括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写作要求,设置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发展方向。除了制定评价标准,教师还可以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写作风格,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是评估小学语文学生写作成果的关键环节。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写作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注重细致的评语和建议,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他们全面认识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及时有效的反馈,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和动力,促使他们在写作中不断进步和成长。除了教师的反馈,同学之间的互评也是提供有效反馈的重要方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写作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为学生语文能力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代文慧.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 2023.

[2]彭淑芳.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文渊(小学版), 2020, 000(007):237.DOI:10.12252/j.issn.2096-6261.2020.07.470.

[3]火俊三."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C]//第六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