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梁丽梅

南宁市马山县古寨瑶族乡中心小学

摘要

本文聚焦于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深入探讨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独特的认知特点,游戏教学法符合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特征,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游戏设计缺乏针对性、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不紧密、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等。通过对人教版教材相关案例的分析,发现部分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时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精心设计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游戏、加强游戏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游戏教学等,旨在为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游戏的有效应用提供参考,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游戏应用;问题与策略

正文

一、引言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尚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符合该阶段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然而,在实际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二、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通常对游戏充满热情,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能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数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数字卡片接龙”游戏。教师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如“3”,然后让学生依次接上与“3”相关的数字,如“4”“5”等。这种游戏方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数字,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提高学习积极性

游戏具有竞争性和挑战性,能满足学生的好胜心理。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为了获得胜利,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除法口算竞赛”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除法口算比赛,每组学生轮流答题,答对得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通过这种竞赛游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极大提高。

3.促进思维发展

游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机会,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拼图游戏。学生在拼图过程中,需要思考如何将各种图形组合在一起,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游戏设计缺乏针对性

部分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没有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法”的教学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猜谜语”游戏,但谜语内容与加减法的联系并不紧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无法有效地学习加减法知识,导致游戏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不紧密

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引入游戏,没有将游戏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的教学中,教师组织了“跳绳比赛”游戏,但在游戏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知识来描述跳绳的长度,使得游戏与教学内容脱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存在差异,但在游戏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采用统一的游戏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在进行“数学接力赛”游戏时,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游戏可能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游戏可能难度过大,导致他们产生挫败感,影响学习积极性。

4.游戏组织与管理不善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游戏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然而,有些教师在组织游戏时,没有明确游戏规则,导致游戏秩序混乱。比如在进行“小组合作数学游戏”时,教师没有合理分组,也没有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使得小组合作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案例分析(人教版)

1.《认识人民币》教学案例

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某教师设计了“模拟超市购物”游戏。教师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了一个简单的“超市”,摆放了一些标有价格的物品,让学生用模拟人民币进行购物。然而,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人民币的面值和换算掌握得不够好,在付款和找零环节出现了很多问题。这说明教师在设计游戏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游戏难度设置过高,导致学生在游戏中无法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

2.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案例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师组织了“数学口算大比拼”游戏。教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口算题,看谁做得又快又准。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些学生过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计算的准确性;有些学生则因为紧张而出现了很多错误。这表明教师在组织游戏时,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游戏的压力过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用的策略

1.精心设计游戏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游戏。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物品分类大挑战”游戏。教师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物品,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整理,看谁分类得又快又准确。通过这种游戏方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分类与整理的方法。

2.加强游戏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教师要将游戏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游戏成为教学的有效手段。在设计游戏时,要明确游戏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分糖果”游戏。教师准备一些糖果,让学生将这些糖果平均分给若干个小朋友,看看最后是否有剩余。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实施分层游戏教学。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相对简单的游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游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进行“数学拼图”游戏时,教师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一些难度较大的拼图,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一些难度较小的拼图。

4.加强游戏组织与管理

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要明确游戏规则,合理分组,确保游戏秩序井然。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例如,在进行“小组合作数学游戏”时,教师要明确每个学生的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六、结论

游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游戏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游戏设计缺乏针对性、游戏与教学内容结合不紧密、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游戏组织与管理不善等。通过对人教版教材相关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精心设计游戏、加强游戏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加强游戏组织与管理等策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游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优势,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晓天, 张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 孔企平.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2.

[3] 李善良. 现代数学教学论[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4] 马云鹏. 小学数学教学论[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