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黄剑俭

南宁市马山县古零镇初级中学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目标。初中语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的关键阵地,其教学策略的优化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深入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初中语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其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其系统性、科学性和人文性,为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指导。

一、初中语文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语文教材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经典文学作品,也有现代实用文体,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文本选择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 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

经典文学作品是初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通过学习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作家的情感和思想,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同时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例如,《背影》中的父子情深,《故乡》中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都是培养学生情感素养和文化传承能力的重要素材。

现代实用文体的掌握

现代实用文体如说明文、议论文等,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使用的文体形式。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注重现代实用文体的教学,通过具体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这些文体也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表达观点的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教材还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例如,通过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文学社团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积累。

二、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以下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投影仪、音响设备等,展示荷塘的美景,播放舒缓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月色下的荷塘之中。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本中所描绘的宁静与美好,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除了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师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创设情境。例如,在讲解《背影》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文本中的人物,通过模拟文本中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本中的情感。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

 问题导向,培养思维能力

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文本内容,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鲁迅的《孔乙己》时,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孔乙己为什么会被人嘲笑?”“他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有哪些关系?”“鲁迅通过孔乙己这一人物想表达什么样的社会批判?”等。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讨文本,深入思考孔乙己的命运和社会背景,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除了设置启发性问题,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讲解《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文本,然后提出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积极思考文本中的问题,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设置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和思考。例如,在讲解《范进中举》时,教师可以提出“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等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辩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文本内容,从而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和进行辩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读写结合,提升语言文字能力

读写结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还能在写作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以《背影》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分析文章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让学生体会作者朱自清是如何通过这些描写来表达对父亲深深的感激与怀念之情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为他们的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设计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例如,在讲解完《背影》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仿照课文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鼓励他们运用在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还能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讲解《故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探讨故乡的变化和人物的命运等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这样的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也能从他人的想法中获得新的启示和灵感。

除了小组讨论,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任务,如共同制作一份关于课文主题的海报、一起编排一段课本剧等。这些任务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分歧、如何共同为团队的目标而努力。

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协商解决问题等。这些技能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帮助,也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强化实践,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创作一幅描绘春天的画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品味课文中的语言,体会作者笔下的春天景象,然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在创作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和绘画技巧。

除了绘画创作,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春》的课文内容进行诗歌创作。学生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力,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体会诗歌的魅力和美感。

拓展阅读,丰富文化积累

拓展阅读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文化积累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推荐经典文学作品、组织读书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从而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和人生经验。

例如,在讲解《海底两万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部作品作为科幻文学的引子,推荐学生阅读凡尔纳的其他科幻作品。通过拓展阅读,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幻文学的特点和魅力,同时也能在阅读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组织读书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科幻文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除了科幻文学,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类型的经典文学作品,如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通过广泛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如“自然与环保”、“人性与道德”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价值观。

三、结论

初中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平台。通过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传承能力。作为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 初中语文课堂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23(2): 121-123.

2.李明.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与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 语文建设, 2022(7): 45-47.

3.. 多样化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 教育探索, 2022(11): 88-9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