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中的作用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张仲强

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 252000

摘要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担当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实践水平。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入手,探讨了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积极意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多元的小组评价与激励机制体系、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小组互动研讨模式、深化师生之间的引导与主体发展建设等实施策略,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高中物理教学;立德树人;作用

正文


引言:新课改背景下,立德树人已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理科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肩负重任。小组合作学习凭借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为高中物理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可能。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本文将深入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旨在为高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落实立德树人中的作用

1.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协作探究的平台,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通力合作、共同探讨物理问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他们在交流讨论中学会表达己见、倾听他人,形成尊重与包容的品质。小组成员思维的碰撞与交融,能激发创新灵感,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设置让学生探究设计简易发电机的任务。在实验设计中,有的学生提出增加线圈匝数来增大感应电动势,有的建议调节磁铁运动速度,还有学生想到使用多组磁铁增强磁场。通过小组内的方案论证与优化,学生们既加深了对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又在合作中培养了创新意识,最终完成了实验设计。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完成了知识传授,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目标[1]

2.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担当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位学生赋予明确的角色和任务,使其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在承担个人责任的同时,学生需要与组内成员协调配合,共同为团队目标努力,这一过程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担当能力。以人教版高二必修一"光的折射"教学为例,教师可设置不同角色:组长负责统筹实验方案和分工,安排组员准备光源、透明介质等器材;记录员负责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据;报告人负责总结实验规律并展示成果。通过轮流担任不同角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要专注于个人任务的完成,又要与其他成员密切配合,体验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了责任意识[2]。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更为其将来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3.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实践水平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实践开辟了广阔空间。在这一模式中,教师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则通过自主阅读、查找资料和动手实验等方式获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通过思维碰撞与交流,相互启发,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曲线运动"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过山车设计的探究活动。学生需要先查阅资料了解过山车的运动原理,分析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切向加速度等物理量的作用,再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设计轨道坡度和弯道半径。在动手制作过山车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在反复试验和优化中提升了实践能力。这种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品质。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实施策略

1. 构建多元的小组评价与激励机制体系

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育人功能,教师应构建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评价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除了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外,还要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如沟通交流、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评价主体也应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可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组间评价。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发展变化。在评价的基础上,还需建立激励机制。可设置"优秀小组"、"最佳合作奖"等奖项,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激励机制能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在愉悦的氛围中提升综合素质。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将小组荣誉与个人发展联系起来,将集体的成功视为自己成长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2. 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小组互动研讨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要落到实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研讨模式。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小组学习任务,提出有价值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问题应富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又不能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合理划分小组,遵循"异质同组"的原则,让不同学习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一起,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再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研讨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平等讨论。教师可适时参与小组讨论,启发诱导学生的思考。最后,要重视小组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可采取小组汇报、组间质疑、师生点评等环节,让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交流心得体会。小组间的互动交流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彼此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3. 深化师生之间的引导与主体发展建设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师生之间良性互动。教师应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空间,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不应简单地为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与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格。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求知好学、全面发展的目标[4]

结语小组合作学习为高中物理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动力它突破了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互动交流,不仅掌握了物理知识,还锻炼了合作、创新、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充分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独特育人价值,积极探索将其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途径,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叶晓东.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20.

[2]翟舟宇.小组合作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16,38(04):133.

[3]张洪泉.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4]冯奕.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2.

课题号 LJ23001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