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立德树人;教学实践
正文
引言:物理学科不仅承载着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任,更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成为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业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途径。然而,目前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中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本文从物理作业设计入手,探索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旨在提升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品格的协调发展。
一、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中的必要性
1. 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与品格的基本要求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和方法,更需要运用物理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物理作业设计中,引导学生在作业实践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如理性思维、逻辑推理、证据论证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同时,物理学蕴含着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等科学精神和优秀品格。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作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尝试,在探究过程中感悟科学家的人格魅力,陶冶高尚情操,这是培养德才兼备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1]。
2.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素养的需求
物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物理规律都源于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应用。物理作业设计要重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又如,设计小制作类作业,鼓励学生动手搭建物理模型,在创造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些作业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可见,在物理作业设计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强能力、长才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与道德修养的途径
高中物理知识抽象、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动力不足。物理作业设计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创设贴近生活、富有趣味的作业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同时,物理作业设计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精心设计的作业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高尚品德,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在物理作业设计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是提升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2]。
二、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策略
1. 结合生活情境构建多元作业设计方法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有效的物理作业设计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敏锐捕捉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将其转化为富有教育意义的作业内容。首先,作业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选取贴近生活的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其次,作业形式应当注重多样化,采用课后练习、实验探究、项目研究等多种类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作业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进步。以人教版高二必修一光的折射一课为例,可以设计以下作业:让学生观察游泳池中物体的视觉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引导学生调查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折射原理在通信领域的价值;设计实验验证光的折射定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深入理解折射现象的物理本质,还能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生活情境的作业设计,既实现了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3]。
2. 运用分层递进开展物理作业教学模式
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和系统性要求作业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一方面,作业内容的层次性体现在难度的递进上,从基础概念训练到综合能力培养,再到创新思维发展。另一方面,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多元化能力。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一课为例,基础层作业可设计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受力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受力分析方法;提高层作业可设计连接体系的运动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拓展层作业则可引入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失重现象分析,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反馈,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学习层次。通过分层递进的作业设计策略,能够有效实现因材施教,促进物理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入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 建立多维评价体系培养综合能力发展
科学有效的物理作业评价体系需要建立在全面考查学生素质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单一的"对错"评判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评价指标应当涵盖知识理解、科学思维、动手实践、创新意识等多个维度,针对不同类型的作业设置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同时,评价主体要实现多元化,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自评与互评过程,培养自我反思能力和评判性思维,促进课堂交流与合作。教师在评价反馈环节要着重关注进步与亮点,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学习成就感。此外,在实验探究作业评价中,既要关注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更要重视探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谨态度和创新意识,给予科学的评价反馈。通过建立多维评价体系,全面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达到知识、能力、素养的协调发展,提升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与热情,激发创新潜能[4]。
结语: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选择。有效的物理作业设计应当立足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分层递进的实施和多维评价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作业设计策略,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道德修养,实现知识、能力与品格的全面发展。只有将立德树人理念真正融入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柯俊锋.“双减”背景下高中物理分层作业的设计和实践路径研究[J].广西物理,2024,45(04):95-97.
[2]周煜赫.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大单元作业设计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4.
[3]张焱颉,姚华鑫,杨师杰,等.试论跨学科视角下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J].物理教师,2024,45(06):12-16.
[4]吴晓天.“双减”背景下对高中物理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J].物理教学,2024,46(05):11-14+10.
课题号 LJ230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