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巧用主题班会提升育人实效的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立德树人;育人工作;有效策略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漫长的发展史中涌现出了无数的典型代表,曲艺、诗词、绘画、歌赋、文学、历史蔚为大观。作为中小学生在无形之中便承载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作为中小学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思维,从而提高育人工作的实效性。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当利用好主题班会以及其他契机来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但是现阶段部分学校的主题班会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在本文中将会先探讨主题班会的开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主题班会遂行育人任务的有效策略。
一、在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主题班会的开展情况分析
(一)班会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现阶段很多学校都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诚信教育、学习教育等主题班会活动。有些主题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如诚信、礼貌、孝亲、敬老等等,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具体操作方面,教师通常会通过经典诵读、故事讲述、小组讨论、观看视频、观察图片、主题阅读等诸多形式来围绕着班会主题开展相应的活动。这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也有的教师不注重创新班会的形式和内容,只是在班会课上传达学校的各项通知和信息,然后播放相应的班会视频或者其他视频资料,没有导入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教师不重视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丰富主题班会的内容,将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以被吸引,参与度降低。
(二)传统文化和主题班会的结合不够密切
有的教师在召开主题班会时将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没有积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和丰富内涵来丰富主题班会。而学校也没有对教师进行系统全面的传统文化培训工作,提高广大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水平和感知能力、应用能力。教师不能够在主题班会召开的过程中基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思维。还有的教师在“传承文化,品味经典”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没有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来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而培养其文化自信心;没有带领学生开展传统节日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入的了解节日风俗和节日内涵;没有带领学生积极学习国学故事,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培养。由此可知,传统文化和主题班会的结合有待进一步加强,育人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在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巧用主题班会提升育人实效的策略
(一)结合传统文化特点,设计主题班会
教师要想提高主题班会的开展效率与质量,使其发挥育人功效,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提前设计主题班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的主题班会要求以及教师的教育需求,选择和传统文化紧密相关的主题。例如,“欣赏书法艺术,鉴赏经典画作”、“儒家思想和现代生活”、“各民族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等等。然后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班会目标,如让学生加深对某些内容的理解水平,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反思自身的行为和思想,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境界水平等等。教师在此基础上来设计具体的主题班会活动内容,诸如搜集和整理与班会主题紧密相关的历史故事、名人轶事;收集整理并欣赏与班会主题相关的诗词歌赋;了解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并搜集相应的典型器物,感受文化和风俗习惯。在主题班会上教师则需要带领学生开展讲座活动、讨论活动、游戏活动、表演活动、比赛活动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可以从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感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进行思考和感悟,从而强化班会的价值引领作用,使其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二)开展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学习,提高德育教育水平
教师开展主题班会的目的之一,是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想与品德教育,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针对现阶段部分教师所客观存在的主题班会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等诸多问题,教师要积极进行应对。教师可以开展诸多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活动。例如,将班会的场所放在各种博物馆展览馆以及文化遗址上,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将班会的内容形式和要求进行创新,导入一系列的书法体验活动、剪纸活动以及国画绘画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展示更多的历史故事和名人传记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反思感悟,让学生讨论如何孝亲敬老、诚信友善、勤奋求学等等。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沉浸式学习和探讨,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班会参与度,发挥班会的育人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导入基于班会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活动、小组讨论活动、手工DIY活动,并且趁机融入符合传统文化背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旋律的德育教育内容,如仁义、诚信、勤劳、孝顺、爱国、思辨等等。在无形之中便彰显了主题班会的德育教育功能,同时也提高了传统文化的渗透效率。
(三)建立主题班会长效机制,切实发挥育人作用
立德树人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育工作者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全身心的投入,建立长效机制,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保驾护航。在开展主题班会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尝试着建立主题班会长效机制,在主题设计、班会组织、内容优化、形式优化、活动设计、师生互动、家校联动等方面进行尝试。学校可以组织全校教师编定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的班会计划,经过讨论决定每次班会的主题,同时还要彰显传统文化的视角。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更多的对话和交流,共同决定班会组织的形式以及活动的流程、班会的内容。教师还可以和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让家长建言献策,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资源,用于优化中国传统文化视角下的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内容。学校也要定期对于各个班级的主题班会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价,评选出优质班会课以及先进班集体,设置优秀班会流动红旗。在家长、学生、教师、学校多方共同努力下来优化主题班会的设计以及内容,并对班会情况进行检验,相信可以更好的提高班会质量,最终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发挥班会课的育人作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人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本文中从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视角出发探讨了主题班会的开展情况以及提高育人实效的策略。对于中小学教师的育人工作将会产生积极作用,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人成长将会产生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宣传体验活动可以引导广大师生正确的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在进行后续的研究活动时,教师需要围绕着优化主题班会的组织形式、丰富主题班会的内涵内容、提高师生的交流互动频率和效率来进行研究,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设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主题班会和其他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秦奉,刘志平,石登玲,汤希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外拓展活动中的融入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4,No.570(30):87-89.
[2]韩颖.新时代背景下班级管理育人“三维度”[J].山东教育,2024,No.1297,No.1298(Z4):67-68.
[3]吕新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怎么开[J].新班主任,2024,No.255(15):2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