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教育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
关键词
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教学
正文
引言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较为基础的学科之一,也是研究生物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重要科学。《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由此可见,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生物知识点,还需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充满生命的课堂,利用生命教育来帮助学生养成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的正确意识。可是,究竟要如何基于生命教育创新生物课堂教学呢?对于此,笔者也展开了如下思索:
一、 基于生命教育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意义
生命教育这一词汇是美国社会伴随着自杀、吸毒、他杀等一系列危害生命现象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借由生命教育唤醒学生对于生命的热爱及尊重,从而减少不珍惜生命现象的行为发生[1]。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青少年自杀发生率也有所提升,生命教育自然也在我国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基于生命教育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主要指的是在生物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价值,帮助学生在建构生物知识的同时,养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正确价值观,从而有效促使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展开生命教育,不仅是新时代提出的教学新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学生正确生命价值观及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 基于生命教育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一) 聚焦生命孕育不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分析初中生物教材知识点即可发现,生物教材上涉及到了大量与“生命孕育”相关的内容,这也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化感知生命的过程,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由这些知识点来帮助学生亲自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这样就能有效教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从而真正达到生命教育的效果。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最高等的被子植物”时,教师即可聚焦“五颜六色”的花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让学生意识到早期并非是为了吸人眼球,反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繁衍后代,而且并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够结果,若没有传粉、授精,就不会有种子,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孕育后代,每一朵花都在尽力的绽放,希望借此来更好地实现生命最大价值[2]。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生物课堂上,针对母亲怀孕、分娩一整个过程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生命孕育的不易,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母爱的伟大,从而有效促使学生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
(二) 巧借生物适应性,引领学生感悟生命坚强
世界万物都是因为适应环境而存在的,不适应环境自然就会被环境所淘汰,初中生物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在课堂巧借生物适应性来引领学生感悟生命坚强。生物适应性本就是初中生物教学重要内容,若能在这一知识点中为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就能让学生在课程知识学习的同时,充分感知到生物为了能够适应环境及生存而做出的改变及努力,而这些都是生命坚强的体现,对于学生准确认识生命价值有着良好的促进效果。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即可利用长颈鹿为了能够吃到枝头鲜嫩的枝叶,脖子因此而变得很长;鱼类为了能够有效适应水里的生活身体呈现出流线型等一系列知识点来让学生充分感知生物为了生存而做出的适应及努力。此后再聚焦于此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启迪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学生遇到挫折及困难采用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克服,可是有些学生却是抱着逃避的态度放弃呢?更甚至还有学生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是不是一种对环境适应力的体现?”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建构新课知识,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从而真正达到生命教育效果。
(三) 巧借大自然生物和谐共处,引领学生感悟生命和谐美好
纵观初中生物教材即可发现,上面有不少生物之间和谐共处的例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巧借这些例子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切身感悟生命的和谐美好,以此来达到一个生命和谐教育的效果。不同学生个体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不管是谁都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单独存在,所以如何有效学会与他人共处,也成为学生适应社会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基于生命教育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在开展时,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生命相关知识,还需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而巧借大自然和谐共处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生命和谐美好,以此来更好地启迪、教育学生。以“生态系统”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借助一些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依存例子,来有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能帮助学生切身感悟生命之间的和谐,这样学生在今后生活过程中自然也能学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从而切实提升生命教育效果[3]。
(四) 巧借自然生物贡献,引领学生感悟生命价值
生物学本就是一门研究大自然的重要学科,大自然为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价值,而且每一个生物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及意义,大到人类、小到细胞都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自身价值。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可巧借这些鲜活的例子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感悟自然生物在大自然中的贡献,还能帮助学生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及真谛,以此来启迪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出自身生命价值,从而更好地助力于学生学习及成长。例如,如果草原上缺少蜣螂,那么食草动物的粪便自然会堆积如山;地球上如果缺少绿色植物,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所以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也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及意义,而我们要如何才能发挥出自身存在的价值呢?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引导及启迪下感悟生命价值,从而切实提升生命教育效果。
(五) 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各种关爱生命的实践活动
基于生命教育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关爱生命。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做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对学生展开理论说教,还需要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关爱生命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践行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等理念,从而切实提升生命教育效果。例如,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搜集到的不珍惜生命的行为,然后再基于此来为学生组织一些关爱生命的实践活动,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日子就可以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亦或者事物诶学生开展一些爱鸟周等实践活动,借由实践活动来真正强化学生爱护环境、珍爱生命的正确认识[4]。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本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其与生命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这不仅能够丰富生物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帮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思考生命内涵,以此来促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最大程度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切实凸显出生物学科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韩悦贤.生命教育——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价值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26):65.
[2]朱慧.让生命在课堂中绽放精彩——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5,(20):81+94.
[3]周平.为课堂增添生命的色彩——例谈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2,(22):120.
[4]黄芳.让课堂充满生命的色彩——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J].成才之路,2010,(07):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