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摘要
关键词
体验式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体验。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真正感受文本的魅力,也无法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体验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朗读感悟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阅读活动中。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文本的情感联系,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个性化感悟。
1.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字词句的分析,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情感感受。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讲,缺乏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难以真正走进文本,无法建立起与作品的情感共鸣,导致阅读兴趣逐渐减弱,学习效果大打折扣[1]。
而在教师层面,对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此外,课堂活动设计单一,情境创设不够生动,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对文本的理解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施效果,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情境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方式,营造出贴近文本的真实情境。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可以在寒冷的冬季上课时,适当调低教室温度,播放冬夜寒风呼啸的背景音效,让学生切身感受小女孩所处的环境。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小女孩的处境,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激发起阅读的热情。
情境的创设需要注重真实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将自己代入故事情节中。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学生可以扮演故事中的小女孩,体会她在寒夜中独自徘徊的孤独与无助,感受她点燃火柴时看到温暖幻象时的欣喜与期待。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文本的情感联系,使阅读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充满吸引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联系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相似情境,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和感悟[2]。
2.2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体验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多感官参与体验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效果。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感知文本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以《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牛的消化系统视频,让学生观察食物在消化道中的运动轨迹;播放牛胃蠕动的声音,感受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流动;通过触摸模型,体会消化道的结构特点。这种多感官的立体体验,能够让抽象的科普知识变得具体可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感官体验还需要注重感官之间的有机结合。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地观察等方式,将不同感官的体验融为一体。比如在阅读《在牛肚子里旅行》时,可以让学生制作简单的消化系统模型,用不同的材料模拟食物在消化道中的变化过程,边操作边讲述,将视觉、触觉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建立起对文本内容的立体认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感官体验与生活经验相结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使阅读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
2.3设计互动性的阅读活动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设计互动性的阅读活动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合理的互动设计能够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氛围,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读书交流会等多样化的互动活动。比如在阅读故事性文章时,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不同的情节片段进行改编演绎,通过生动的表演展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任务的过程,既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记忆,又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
互动性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深入性。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互动游戏,如文本内容问答竞赛、故事情节续写、人物对话创编等。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既能巩固对文本的理解,又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读书分享会,让学生轮流担任主讲人,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悟。这种形式的互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设计线上互动环节,如利用教学平台开展在线讨论、制作电子读书笔记等,拓展课堂互动的时空维度,使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束语
体验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情境创设、多感官体验和互动性活动的开展,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有效激发,阅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体验式阅读教学还将继续发展完善,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游明英.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4,37(06):31-33.
[2]周桂基.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阅读体验的策略[J].启迪与智慧(上),2024,(02):104-105.
[3]王志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J].语文新读写,2023,(21):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