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商慧迪

滨州市惠民县淄角镇中心小学 山东 滨州 251700

摘要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亟需创新。本文基于新课标理念,立足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并从优化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引导自主探究、重视过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对策。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树立先进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优化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正文


引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索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势在必行。

一、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激发求知欲望[1]。运用多媒体、游戏、操作等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要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教师应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独特的思考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论证推理、归纳总结,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提出不同解决策略,发展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1.优化教学设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教师要着力优化教学设计,突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需求和个性差异,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2]。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加强环节间的衔接与过渡,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优化《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如"观察交通路口的道路,你发现了什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学生通过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道路,可以初步感知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存在。接下来,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实践,深入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例如,学生可以使用两支铅笔、一张纸来模拟平行线,通过平移、旋转等操作,发现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会相交。对于相交线,学生可以用两张纸片相互交叉,观察交点的特征。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2.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积极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游戏、多媒体等方式,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面对问题情境,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走进天文馆——年、月、日》这一节时,教师要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天文馆的视频或图片,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天文馆中,激发学生探究天文知识的兴趣。面对这一情境,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要设置年、月、日这些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如过生日、过春节等,初步认识到时间单位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逐步发现年、月、日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个月,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的天文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利用地球仪和台灯模拟地球、月球的运动,直观感受时间单位的由来。

3.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倡导发展性评价理念,教师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不应局限于期末考试成绩,而要全面考察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采用观察、面谈、档案袋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和数据。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体验等多个维度,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进步和成长。

例如,在教学《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美化校园"的实践活动,如测量花坛、操场等校园设施的周长。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观察和记录,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多个维度。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周长概念理解、测量工具使用等方面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学生可以通过填写自评表,评价自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程度、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合作交流的效果等。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互评,肯定彼此的优点,提出改进建议。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会欣赏和接纳不同观点。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新课标背景下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从教学设计、情境创设、自主学习、过程评价等方面入手,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加强教研交流,学习先进教学经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提供不竭动力。相信通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培养创新型数学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李怀.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 [J]. 考试周刊, 2023, (49): 62-66.

[2]兰志忠. 学习新课标 助力新课堂——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 [J]. 试题与研究, 2023, (29): 170-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