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育与种植活动结合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摘要
关键词
美育视野;种植活动;幼儿教育
正文
在幼儿教育中,美育是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重要途径。自然环境中的美是幼儿最容易接触的对象,而种植活动能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身体力行感受自然的生命力与美感。同时,种植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与协作精神,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幼儿园空置田地的利用,既能充分发挥空间的教育功能,又为幼儿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创造了条件。通过自主设计、种植与管理,幼儿能够在实践中建立与自然的情感联系,并在过程中接受美育的熏陶。
1.规划种植园
规划种植园是幼儿园种植活动的起点,也是美育理念融入实践的基础[1]。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让幼儿主动参与规划和设计,既能够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又能培养其对环境美的感知。
1.1共绘愿景,激发幼儿热情
活动初始,教师通过与幼儿共同讨论种植园的功能与布局,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希望种植园是什么样的?可以有哪些地方?”通过头脑风暴,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设想:铺上草皮的小土坡供玩耍、攀爬架作为运动场所、凉亭用来休息和欣赏风景、饲养家饲养小动物、菜地用来种植蔬菜等。在教师引导下,幼儿通过简单的绘图与交流,逐渐明确了种植园的雏形。
1.2共同决策,设置区域功能
为了确保规划合理性,教师引导幼儿投票决定种植园的具体功能分区。最终,种植园被划分为草皮区域、攀爬架、凉亭、水井、土灶、菜地等多个功能区域。通过投票的方式,幼儿体验了团队合作和集体决策的意义,增强了参与感和责任感。通过共同决策,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融入其中,参与多样化的活动。让幼儿在不同的区域习得知识,也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满足幼儿在学习以及成长中的需求。
1.3注重美化,艺术功能结合
在确定分区后,幼儿积极参与种植园的美化设计。他们用木桩围起菜地,并将木桩涂上鲜艳的颜色。为使园内的路径更加有趣,孩子们在石块上绘制出喜欢的图案,例如小动物、花朵和笑脸,创造了充满童趣的氛围。此外,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了种植园的标志牌,并用花种撒播出五彩斑斓的小花带,为种植园增添了自然美。
1.4动手实践,搭建基础设施
幼儿园教师和后勤人员协助幼儿完成了基本设施的搭建,安装拱形花架、搭建凉亭和布置攀爬架。整个过程注重幼儿的参与,孩子们通过搬运小石块、摆放木桩等简单的劳动任务,逐步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并通过实践加深对美的体验。在动手实践中,让幼儿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认知,也让幼儿具备实践意识,融入多样化的活动中。
2.在种植活动中培养情感力
种植活动不仅是幼儿感知自然、认识植物的过程,更是培养其情感力的重要契机[2]。通过亲手参与种植、观察植物生长、解决种植难题,幼儿能够体会到自然生命的神奇与美好,同时培养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在多样化的种植活动中,能够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习得知识,也加深学习的印象,落实多样化的活动,提升活动开展的效果,也促进幼儿情感力的提升。
2.1制定计划,初步感知责任
在班级田地的选择和规划完成后,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种什么”的问题。根据节气和种植条件,孩子们最终通过投票决定种植胡萝卜、白萝卜和红萝卜。制定种植计划时,孩子们参与分工,例如准备种植工具、选择种子以及安排值日表。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如何照料这些小生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对生命的尊重与责任感。
2.2动手种植,体验劳动乐趣
种植活动正式开始后,幼儿按照计划进行播种、浇水、拔草、施肥等日常任务。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每天轮流去田地查看植物的生长情况,并为萝卜记录“成长日记”。通过亲手翻土、撒种、浇水,他们切身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和乐趣,培养了勤奋踏实的品质。
2.3面对挑战,激发探索精神
种植过程中,幼儿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为什么萝卜种子发芽得很慢?”“为什么萝卜长得很小?”在这些问题面前,教师鼓励孩子们展开讨论,查阅绘本资料,并通过实验尝试找到解决办法。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4感受植物之美,用艺术表达情感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体会植物的美,教师组织幼儿到田地间进行写生绘画。孩子们用画笔记录下萝卜叶片的形状、花开的样子以及大地的颜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用艺术语言表达对自然的喜爱,进一步强化了美的感知能力。
3.在收获中发现美
收获是幼儿种植活动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直观感受到劳动成果与自然馈赠的时刻[3]。在收获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触摸和体验,不仅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还发现了美、创造了美,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
3.1享受丰收喜悦,初识劳动之美
当田地里的萝卜成熟时,幼儿园的种植园里一片欢腾。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拿着篮子来到田间,兴奋地拔起胡萝卜、白萝卜和红萝卜。每一颗拔出来的萝卜都让孩子们惊叹不已:“这个萝卜好大!”“这个萝卜的颜色真漂亮!”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回报,体会到劳动的意义和美好。
3.2分享劳动成果,体会分享之美
收获的萝卜不仅用于制作美食,还成为孩子们分享的纽带。教师组织幼儿将几根新鲜的胡萝卜喂给饲养家的小兔子,孩子们高兴地看着兔子啃食萝卜,感受到与小动物分享的乐趣。剩下的萝卜则被带到教室,幼儿与家长一起参与洗萝卜、切萝卜,制作成萝卜沙拉、萝卜汤等美食。孩子们在分享食物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成果可以带来的温暖与幸福。
3.3创造美的作品,转化艺术之美
除了品尝劳动成果,教师还引导幼儿用收获的萝卜进行创意手工活动。孩子们用萝卜雕刻出各种形状的小动物、花朵,甚至搭建出小房子。通过这一活动,幼儿将自然的美转化为艺术的美,用自己的双手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感激。同时,这种创造美的过程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4审视生命意义,感悟自然之美
在活动的尾声,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整个种植过程,从撒种到拔萝卜,从悉心照料到丰收喜悦。孩子们感慨万分:“萝卜是我们用心种出来的,它们是很特别的。”这一过程让幼儿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体会到自然孕育生命的奇妙。
4.结语
将美育融入幼儿园种植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机会,更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与美好。通过规划种植园、参与种植活动、收获劳动成果,幼儿的责任感、探索精神和审美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同时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培养了细腻的情感力。种植活动作为幼儿美育的重要载体,不仅使孩子们学会发现美、创造美,还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为其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婷.在种植活动中渗透美育[J].小学科学,2023(21):97-99.
[2]尤静仪.基于劳动能力培养的幼儿种植活动的开展[J].成长,2024(9):61-63.
[3]朱晓晨."全收获"理念下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J].文理导航,2023(1):9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