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科学;教学评一体化
正文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能够有效保证当前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落地,切实提高现有小学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在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学、学习、评价有效整合到一起,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与自主评价的机会,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1.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理念概述
所谓"教—学—评一体化"简单而言,就是把教学、学习、评价相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在该理念下所开展的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同时也更能够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详细而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下述几个方面。第一,形成性特点。所谓形成性,即这一教学理念更为关注的是形成性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会展开多元化的评价,并及时依据评价的结果调整现有的教学,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1]。第二,整体性特点。所谓整体性特点顾名思义,就是把评价与教学进行紧密地结合,使其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整体。第三,多元性特点。所谓多元性,则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避免单一化的评价方式,而是需要使用多元化的方式来作出评价,比如除了教师评价外,可以加入学生互评以及学生自评等。第四,主体性特点。主体性特点所强调的是,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所开展的教学还需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来设计教学与评价,以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可以从下述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从教学内容分析。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的开展,存在着与学生日常生活脱轨的情况。比如,教师在教学中所开展的一些科学小实验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导致学生不理解此类实验开展的意义,也无法理解此类科学实验的存在价值。这种与实际生活脱轨的情况,一方面会限制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一方面也不利于帮助学生用所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2]。其次,从教学评价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很多时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会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式会导致一些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选择死记硬背,虽然最终的成绩较为理想,但是却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知识背后的含义,对于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也十分的不利。最后,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开展时,教师会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容易忽视对于学生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果长期处于这一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会习惯性地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而学生则会比较被动。很多时候,教师知识一味在讲台上为学生进行讲解和演示,而学生知识被动地进行观看和记录。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单一化的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一些文化知识,但是由于缺乏主动性,很多时候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过于表面,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十分的不利。
3.小学科学“"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意义
3.1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开展,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能够依据现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成长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且客观的评价。除此之外,"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有利于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对后续教学作出调整,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不足以及优势,从而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2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师往往会把学生的成绩放在首要关注的位置上,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只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成长,使得学生无法活动综合化的发展。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教师需要采取更加多元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估,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外,同时也关注学生的综合情况,使得评价更加科学全面[3]。通过这种全面化的综合评价,可以使评价的优势更为明显,帮助学生依据评价的结果更好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4.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策略
4.1备教融合,深入了解学生需求
小学科学这一学科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需要获取到一定的科学知识外,同时也需要了解这些科学知识背后的内涵。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够一味地照本宣科,而是需要带领学生进入到科学情境之中,调动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能够在知其然的同时也知其所以然,在未来可以真正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教的作用十分关键,教师可以把备课与教学相融合,在正式进行教学之前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去开展教学。比如,在学习蚕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蚕这一昆虫可以先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为后续的教学铺垫[4]。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把问题做好相应的记录。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展示学生们所提出的各类问题。有学生会疑惑蚕卵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改变?还有的学生疑惑蚕卵是如何成为蚁蚕的呢?学生疑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并在过程中去评估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随着一个个问题被解决,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在备课与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不解,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4.2在教与学中融入评价
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目标的制定是十分关键的。合理设置目标,能够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明确一个正确的前进方向。教师需要始终以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参考,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度解读,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使教材能够与学生的需求相匹配,实现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目标的一致性,切实提高现有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在教与学中科学地融入评价,以进一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发展。以空气的热胀冷缩相关内容的学习为例。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需要从课本入手,明确学生在学习完此次课程后,能够对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在此之前,教师通过上述文章中所提到的,对学生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后,可以得知大多数学生对于科学实验有着较高的兴趣,但是其时间探究能力还有待提高。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能够对温度计随着温度的变化内部液柱上升下降的情况进行思考。其次,可以让学生开展相关实验,去感受气体在不同温度下所产生的体积变化。最后,让学生能够对该原理有更为深刻地认知,并可以借助这一原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了在教与学中更好地融入评价,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在过程中的实验情况、学习目标的完成度、学生的整体表现等,对学生作出评价。
4.3多维度评价的展开
在"教—学—评一体化"实践中,唯有做到以评价促进教学,以教学提高评价,才可以构建起一个真正的"教—学—评一体化"平台,切实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整体效果。指向核心素养所开展的"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教师还需要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来实现更为高效的评价目标,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以面包发霉了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不足的同时,也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做出调整。首先,教师可以开展局部评价。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置一些小的测试,例如一些简单的填空题与判断题等,通过学生的解答情况,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教师可以进行主观评价。所谓主观评价,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主观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了解学生对于此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最后则是表现评价。表现评价即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的表现情况、学生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外学习的表现情况等。
结语:总之,在小学科学这一学科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基于此,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还需要基于核心素养,把教学、学习、评价整合为一体,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崔丽珊.“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C]//中国文化信息协会,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文教成果交流专业委员会. 2024年文化信息发展论坛论文集(五).广州市番禺区天誉小学;, 2024: 5.
[2]]林焕棠.“教―学―评”一体化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 2024, (21): 183-186.
[3]简桢琦.科学素养下小学科学教学评一体化构建策略[J].家长, 2024, (20): 168-170.
[4]许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 8 (02): 4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