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统摄的高中英语主题单元设计与评价
摘要
关键词
英语学科大概念;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与评价
正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仍常见根据教材内容和板块安排设计相对格式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无法体现纲领性的统领和单元大概念的理解,教师依然还是教科书任务的机械“完成者”。教师要蜕变到重组单元的创新“设计者”,必须聚焦主题意义,使用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依托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设计学习单元。
一、英语学科大概念统摄下的主题单元整体
英语学科大概念统摄下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即基于主题语境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是指教师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教师要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单元教学的核心理念这一教学设计首要。为此,教师要反复研读所有单元语篇,深入探究单元主题,有效挖掘主题与语篇以及语篇与语篇间的关联,充分展示主题单元下的育人价值。作为重组单元的创新设计者,教师要紧紧围绕单元主题,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实现整合和重构整个单元。同时,依据重组主题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要求设计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以项目化学习作为路径,对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利用项目化学习评价实现自评、他评及互评,并对后期教与学产生指导及促进作用。
下面以江苏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Be sporty, be healthy”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教师如何在高中英语学科大概念统摄下实现项目化学习的主题单元设计与评价。
(一)探究语篇,梳理关联,提炼主题意义
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Be sporty, be healthy” 的单元主题是“运动和健康”, 属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下的“文学、艺术与体育”主题群下的“体育活动、大型体育赛事、体育与健康、体育精神”子主题,以及“人与自我”主题范畴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认识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个人、家庭、社区及学校生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等子主题。此单元教学内容一共涵盖10个语篇,其中前9个语篇来自教材的主体部分,后1个语篇来自教材的Workbook部分。各语篇内容、类型、主题意义如表1所示(详见表1)。
表1 单元语篇内容、类型及其承载的主题意义
语篇 | 语篇类型 | 语篇内容 | 主题意义 |
Welcome to the Unit (WTTU) | 对话(听说课) | 运动类型及特点(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 | 初步了解体育活动及其趣味性 |
Reading (R) A Beginner’s Guide to Exercise | 说明文(阅读课) | 运动的好处、计划、合理饮食、预防受伤(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体育与健康) | 初步了解正确运动的方式和益处 |
Reading B1(RB1) | 说明文(阅读课) | 关于运动的错误概念(体育与健康) | 明确运动误区 |
Grammar and Usage (GAUA) | 应用文(阅读课) | 社区运动中心宣传(体育活动、体育与健康;个人、家庭、社区及学校生活) | 关注社区运动设施,辩证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 |
Grammar and Usage (GAUB2) | 应用文(阅读课) | 对于社区运动中心的评价和建议 | 肯定改善带来的系列良性结果,提出个人观点 |
Integrated Skills A(ISA) | 对话(视听课) | 健康问题及相关改善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体育与健康) | 结合自身健康问题,咨询专业建议,深入思考健康与运动的关系 |
Integrated Skills B(ISB) | 应用文(写作课) | 鼓励参与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体育与健康) | 针对部分学生参与运动的原因, 提出建议 |
Extended Reading(ER) | 记叙文(阅读课) | 太极学习经历及感悟(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体育与健康;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 了解继承传统文化,健康生活 |
Project(P) | 应用文(写作课) | 运动习惯问题及解决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体育与健康) | 认识人类生存与健康的深层关系 |
Appreciating Language(AL) | 应用文(拓展阅读) | 运动的好处 | 了解运动益处呼吁参与运动 |
(二)基于语篇主题,提炼单元主题大概念
在对单元内各语篇素材和相应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进行深入研读的基础上,教师基于学科重要内容和关键思维培养意图,把握单元核心要义。
图1 “Be healthy, be sporty”单元主题大小观念、输出方式的建构流程图
通过提炼大概念,对单元系统认知结构进行架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网络搭建,形成联系有逻辑的学科思维,并通过实际问题提供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和迁移运用知识能力的平台,培植学生在单元主题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题单元的驱动性问题设计
在提炼大概念的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单元主题引领下抛出的主题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单元内容的编排顺序进行调整和重组,以更利于促成学生大概念的形成。教师在重组单元内容时,要遵循助力学生生成大概念这一原则,依据认知规律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单元各语篇进行顺序的先后调整。必要情况下,对不同板块的内容进行合并、重复利用或者补充语篇内容以达到学生在把握单元主题的前提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创设主要问题情境,支持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的学习及探索。也为贯彻整个学习阶段的学生知识和能力建构评价提供了主情境。
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主题大概念隶属人与社会范畴,为回答单元主题问题“How to have a healthy life?”,围绕“运动与健康”使用好10个语篇,逐步呈现并深化相关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详见表2)。
表2 单元语篇重组顺序与理念
页码 | 主题 | 授课顺序 | 重组理念 |
P68 | AL | 1 | 将语言欣赏作为导入,了解运动的好处。 |
P19 | RB1 | 2 | 对运动的误解及导致的误区,基于此,学习Reading,共享运动新手入门指南。 |
P16-17 | R | 3 | |
P22 | ISA | 4 | Leo就个人的健康问题分别求助于医生和朋友。 |
P23 | ISB | 5 | |
P25 | ER | 6 | 学习了解太极知识,将太极运动纳入工作学习,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
P20 | GAUA | 7 | 用一般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作为主要时态,介绍社区运动场所改变,作为ISB给朋友回信的信息素材;建议Leo就近锻炼,全心投入,也为社区运动中心更好发展出谋划策。 |
P21 | GAUB2 | 8 | |
P15 | WTTU | 9 | 将双关作为使朋友间交流更具幽默的修辞手法,与P23的ISB组合。 将应用文写作放到单元末,结合本单元内容进行回复,真正实现知识迁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
P23 | ISB | ||
P27 | P | 10 | 根据对学生运动调查的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和建议。 |
围绕主题意义探究开展了10个语篇小主题的教学,形成一条以Leo为单元重要人物之一的单元语境线,即“欣赏美文了解运动益处—常见运动误区影响健康生活—运动新人入门指南—就个人健康问题分别求助医生和朋友—介绍太极及社区运动中心,提供运动方式和场所,发扬传统文化—联系实际,给Leo提供可操作健康建议,提升问题解决能力”。重组后的教学,不仅可以就单元语篇形成主题链,帮助学生深入探究主题意义,更能基于问题在单元语境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单元主题和语言的双重大概念的建构和生成打好基础。
二、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及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
设定单元教学目标,要以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围绕主题语境和教学内容制定,且教学目标应实现“三可”,即可达成、可操作与可检测。教师设计评估学生完成单元学习后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具体而言,即“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教学目标设计根据教学实际有所侧重,尽量体现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发展。同样重要的是,每一课时目标都需为达成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服务,规避会导致与主题语境脱离或者引起碎片化的教学目标设计,提高契合度,提升教学效度。
本单元新授的6个课时设计从单元整体入手,注重各课时学习活动之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详见表3)。单元学习活动应当服务于单元整体目标的达成。即教师要基于课时内容将单元目标先分解成课时目标;再基于课时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指向课时目标的实现,并且促进单元目标的达成。
表3 课时目标与项目式学习活动设计
课时序号 | 课时目标及学习活动 |
1 | ① 赏读美文,初步认识到运动为人类带来的好处,形成健康运动认知; ② 通过Gap filling练习,了解运动误区和后果,唤起进一步阅读兴趣; ③ Reading阅读概读,完成口头报告“What should a beginner follow to exercise properly?”。 |
2 | ① 再读Reading,巩固新手运动入门指南; ② 再读RB1,唤出单元主题人物之一Leo,完成ISA听力练习; ③ 结合第一课时知识,给Leo初步建议,小组活动以口头汇报形式呈现。 |
3 | ① 以Leo的问题导入,提出新的运动建议——太极; ② ER教学,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③ 小组讨论:当今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传承、传播太极文化; ④ 学生代表完成presentation。 |
4 | ① 利用Gap filling将第三课时内容进行复习,融入一般进行时和现在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导出GAUA; ② 阅读GAUA,介绍社区运动场所改变,了解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与投资; ③ 借助GAUB巩固语法知识,学会如何做反馈和建议。 |
5 | ① 利用WTTU,学习双关的修辞手法; ② 阅读ISB,小组合作,利用已学的健康知识和双关修辞,再次调整和优化部分给Leo的健康建议; ③ 完成书面写作,提高写作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6 | ① 阅读Project提供的调查结果,了解学生普遍运动情况; ② 体现主题大概念,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 ③ 从普遍层面上提出建议并制定“Our scientific sporting schedule”。 |
三、单元学习目标的评价设计
单元整体的评价直接指向整个单元的学习效果和目标达成效度,评价与项目过程相符相存,同步开展。驱动性问题创设了评价的主情境。根据第二单元的教学目标,可以编制相应的评价量表(详见表4),据此进行对学生单元学习效果的评价。贯穿于六课时的项目化学习评价量表对学生掌握的大概念、知识与技能、学习实践等进行可持续的综合评价或独立评价。
表4 单元整体评价量表
Assessment grades | How well can you: | Me | Partner |
5=Excellent 4=Good 3=Satisfactory 2=Fair 1=Improvement required | Appreciate the beautiful language of Benefits of Sport. | ||
Report the basic guidelines for beginners on proper exercise orally. | |||
Work out the rules of passive voice of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and present perfect tense and apply them to related tasks. | |||
Have a deep insight into Taiji and come up with approaches to inheriting as well as advoc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 |||
Grasp basic skills of describing changes and offering feedback plus advice. | |||
Write a survey report and draw up our scientific sporting schedule. |
在长程的评价时间轴上既有“促进学习的评价”任务,也有占少数的“关于学习的评价”,但其基础使“作为学习的评价”。在本单元的项目化学习评价中,使用了衡量学生合坐能力的学习实践类量规,也采用了项目成果表的展示量规及演讲量规。通过学生个人观点的语言组织与阐述、表达方法、演示手段等多维度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并根据项目目标和学生学情进行及时调整,更好地为下一课时或下阶段的教学借鉴使用。
评价只有在多方多维度的共同实施下才能尽可能实现真实评价。本着促进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成为自己学习的负责人,同时也使学生成为素养视角下具备反思精神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无论是嵌入于课前、课中或者课后的评价都必须既有师评,又有生评。学生参与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心态与人格塑造具有重要性。学生是学习与评价的主体,比如,学生就第一课时运动的好处进行讨论,形成对健康的成因与结果的评价标准,使之成为主题单元后续学习的支架与基础。最重要的是,学生参与评价远不止给出一个评价结果。如学生在阅读“关于健康的误解”后借助所学知识进行评价,“I think/don’t think my deskmate’s practice is healthy because …”。在交流与探讨中学生加深了对单元主题的认知与理解,其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也在螺旋式地建构与发展。
总之,主题语境下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一定要体现设计者的以下几点素养:1、先进的大概念教学理念;2、单元语篇的深入研读能力;3、单元语篇所传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观的正确把握力;4、单元内各语篇重组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再架构能力;5、教学活动设计层次性、延续性和迁移性的设计力和掌控力;6、对于提升学生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跨学科跨文化交流的学力的培养意识。
在英语学科大概念统摄下做“有主题单元设计灵魂”的教师,一定有助于学生习得语言、建构主题意义、深化对于主题的认知。同时,也能促进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从更上位的角度,实现知识结构和单元学习体系,落实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10):1-7.
[4]胡润,陈新忠.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9):6-10.
[5]丁雪莹,孙万磊. 基于英语学科大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 [J].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5):26-34
[6]夏雪梅. 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评价 [J]. 中国教育学刊,2022(9):50-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