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音乐兴趣的有效教学方法探析

期刊: 教育研究 DOI: PDF下载

王平

西安育英小学 710003

摘要

许多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与教师形成紧密的互动,其根本原因是音乐教师忽略了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以至于小学生难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音乐学练的环节之中。为了有效改善这一局面,小学音乐教师则可以从满足小学生成长天性、营造活跃音乐氛围以及赏析优秀音乐作品的三个角度出发,在循序渐进之中,逐步实现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养成。


关键词

兴趣;音乐教师;教学方法;小学生

正文


随着新课标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以人为本”开始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指导思想。小学音乐教师基于“以人为本”角度开展授课时,不仅要高效讲授音乐知识、传授音乐技巧,还要不断优化小学生的音乐学练感受,助力小学生浓厚音乐兴趣的培养。本文,也将聚焦于此,简要分析小学音乐教师如何在新课标“以人为本”的背景下高效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以供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通过满足成长天性促进兴趣培养

“成长天性”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性格、喜好等主观特质,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喜好玩乐”就是最突出的成长天性。音乐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时,就可以将视角聚焦于此,通过设计音乐游戏的方式来满足小学生的成长天性,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实现兴趣培养工作的提速。

例如,教师在教学“音乐中的故事”这一单元的曲目时,就可以基于“跨学科”角度设计音乐游戏。本单元的各个作品皆从“趣味故事”的角度出发,在授课时,教师就可以先带领小学生们观看歌曲对应的MV视频,借由视频中优美的旋律、生动的剧情,以此点燃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解音乐知识与歌唱技巧时,教师可以在视频中截取一些画面,借此帮助小学生们记忆、理解;当教的环节结束后,教师则可以创设“音乐、美术”联动的趣味游戏,让小学生们伴随着优美音乐的聆听,动用画笔,将脑海中浮现的场景,细腻的描绘到纸面之上。进而,在更具趣味的音乐教学中,切实满足了小学生喜好玩乐的成长天性,切实促进了小学生浓厚音乐兴趣的培养。

二、通过营造活跃氛围促进兴趣培养

传统师授生从教学模式的运用,虽然可以保障音乐知识、音乐技巧的有效传递,但却会严重抑制小学生音乐课堂的参与积极性,十分不利于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对此,教师就可以试着以“情景化”的教学方法作为辅助,通过营造活跃氛围的方式优化课堂环节、转变课堂格局,由此助力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养成。

例如,教师在教学“绿水江南”这一单元的曲目时,就可以分三步进行课堂情景的营造。第一步,音乐教师可以与美术教师联动,让美术教师帮助自己,绘制“绿意盎然的江南”的黑板报,并在教室的各个位置,制作相关的小饰品;第二步,音乐教师需要在上课铃声响起前,播放一些歌颂江南之美的音乐作品,以此帮助小学生将学习思维、情感思绪沉浸到课堂情景之中;第三步走,教师则需要在讲授歌曲知识的同时,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适时展示歌词对应的实景图片,以此为小学生们带来身临其境般的学习感受。条件允许时,教师甚至可以将授课地点转移到课外,转移至自然环境当中,让小学生们在微风拂面、清风拂柳的真实场景中,进一步感知音乐作品独具的美。进而,在体验更为优质的音乐教学中,切实改观了小学生音乐学习的视觉、听觉感受,切实促进了小学生浓厚音乐兴趣的培养。

三、通过赏析优秀作品促进兴趣培养

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精心的设计,还需要教师跳出“教学”的限制,以更为直接的音乐活动来激发小学生的音乐潜力、唤醒小学生的音乐潜能,让小学生可以更为自主地进行音乐探索。为了将之落到实处,教师则可以利用教学之余的时间,带领小学生欣赏音乐相关的优秀作品,以此实现小学生音乐兴趣培养的进一步提速。

例如,教师开展音乐拓展赏析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出发。方向一,可以直接选取与课内曲目相关的课外优秀作品,让小学生们通过对比赏析的方式,提升对音乐魅力的感悟,从而加速音乐兴趣的培养。方向二,教师则可以播放《猫和老鼠》这一十分经典的动画片,该片中的许多剧集,都涉及了肖邦、柴可夫斯基、李斯特等音乐大家的作品。倘若小学生难以直观感受动画片中的音乐,教师则可以先后播放两次原片,一次没有背景音乐、另一次则配有背景音乐。在这种形式的赏析中,小学生便会更加真切地感知到音乐独具的魅力。进而,在更加多元的音乐作品的赏析中,切实增长了小学生的音乐见识,切实促进了小学生浓厚音乐兴趣的培养。

综上所述,兴趣的培养对音乐教学而言格外重要。小学音乐教师巧用多种教学方法作为辅助,既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又实现了小学生浓厚音乐兴趣的培养,进而,推动了新时期小学音乐“生本课堂”的构建进程。

参考文献:

1】孙珣. 基于兴趣导向的小学音乐兴趣教学法应用[J]. 戏剧之家,2023(3):187-189. 

2李月辉. 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C]//教育教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3:1-5.

 

 

 

总结

参考文献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