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非遗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与传承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罗义霞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四小学 ,陕西西安710061 )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将陕西非遗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丰富英语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认同感。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陕西非遗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与传承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陕西非遗文化;小学英语;教学融入;文化传承

正文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议题。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如秦腔、剪纸、皮影戏、安塞腰鼓等,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非遗文化,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陕西非遗文化的类型与分布

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类型广泛,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及民俗等多个领域。具体而言,陕北民歌、关中民谣等民间文学作品以其独特艺术风格和深刻思想内涵,展现了陕西人民的生活情感与智慧;秦腔音乐、眉户音乐等传统音乐作品,以其优美旋律和丰富表现力,凸显了陕西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安塞腰鼓、洛川蹩鼓等传统舞蹈作品,以独特舞姿和节奏,表达了陕西人民的热情与活力;秦腔、眉户戏等传统戏剧作品,凭借其精湛表演技艺和丰富故事情节,深受喜爱;陕西快板、陕北说书等曲艺作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形式,为民众带来欢乐与启迪;华阴素鼓、陕北秧歌等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作品,展现了陕西人民的勇敢与智慧;剪纸、皮影戏等传统美术作品,以其精美造型和丰富色彩,反映了陕西人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造力;耀州瓷烧制技艺、凤翔泥塑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作品,展示了陕西传统技艺的精湛工艺和独特风格;春节习俗、端午节习俗等民俗活动,以其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风俗习惯,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陕西非遗文化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多样化特点,陕北、关中、陕南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陕西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景观。

二、陕西非遗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与传承路径

(一)教材内容的整合与创新

将陕西非遗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一项富有创意与挑战性的教学改革实践,其核心在于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与创新。当前,小学英语教材虽已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体系,但在文化教育层面,尤其是地域特色文化的融入方面,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鉴于此,有必要在教材编写与修订的过程中,深度挖掘陕西非遗文化的教育资源,将其巧妙融入教材内容之中,使英语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文化背景,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词汇教学层面可精心挑选与陕西非遗文化紧密相关的词汇,如剪纸paper cutting)、皮影戏shadow puppetry)、秦腔Shaanxi Opera)、耀州瓷Yaozhou Porcelain)、安塞腰鼓Ansai Drum Dance)等,进行重点讲解与练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还能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感知陕西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对话与课文教学方面可围绕陕西非遗文化设计一系列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情境与话题,如参观剪纸博物馆、观看皮影戏表演、体验秦腔唱腔、制作耀州瓷工艺品等引导学生参与情境对话与课文学习,可帮助在语言实践中深入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除此以外,还应充分利用陕西非遗文化的实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开发一系列辅助教材和教具,如剪纸教学挂图、皮影戏教学视频、秦腔唱腔教学音频等。这些直观、生动的学习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非遗文化学习体验。例如,通过剪纸教学挂图,学生可直观了解剪纸艺术的制作流程与技法特点;通过皮影戏教学视频,学生可身临其境地感受皮影戏的表演魅力;通过秦腔唱腔教学音频,学生可深入体会秦腔音乐的旋律之美与情感表达。

(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课堂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其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对于有效融入陕西非遗文化至关重要。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需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转而采用更为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情境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构建与陕西非遗文化紧密相关的情境,可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英语。具体实施时,可模拟真实场景,如创建剪纸博物馆参观的虚拟环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并实践相关英语词汇与表达方式,如paper cutting”(剪纸)、“scissors”(剪刀)、“artistic craftsmanship”(精湛工艺)等,还可设计皮影戏表演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运用英语进行互动对话,如“I'm performing shadow puppetry”(我正在表演皮影戏)、“The story is about...”(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陕西非遗文化开展项目研究与实践,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确定项目主题,如选择一项感兴趣的陕西非遗文化项目作为研究对象。随后,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资料收集与整理,如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关于秦腔、皮影戏、剪纸等非遗文化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与传承现状等信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作品创作,如制作剪纸作品、编排皮影戏剧本等,并在此过程中用英语记录创作过程、表达个人见解与感受。

(三)课外活动的拓展与延伸

课外活动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促进陕西非遗文化融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与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还能有效提升其英语学习的兴趣与成效,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教育的双重目标。首先,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学校可积极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或相关领域专家来校,开展非遗文化展示与表演活动,如秦腔的经典唱段演绎、剪纸艺术的精湛技艺展示等能够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热爱。除此以外,校应组织学生参观非遗文化博物馆或手工艺作坊,让学生亲身体验非遗文化的制作过程,如亲手尝试剪纸创作、了解秦腔脸谱的绘制技巧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还能使其在亲身实践中深入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艺术价值及传承意义,从而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感。其次,英语角与非遗文化交流活动的结合,是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增进非遗文化认知的有效途径。学校应设立英语角,并围绕陕西非遗文化主题,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在英语角中,学生可自由讨论与陕西非遗文化相关的话题,用英语分享自己在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与感受,如描述剪纸艺术的精美细节、分享观看秦腔表演的心得体会等,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使其在互动中加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驱动力,同时也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角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旨在提升教师的非遗文化素养与英语教学能力,为非遗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提供坚实支撑。首先,加强教师培训是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关键措施。学校应定期组织专题培训活动,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文化学者或相关领域的专家,为教师深入讲解非遗文化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传承价值,从而增强教师的非遗文化素养。培训活动应涵盖非遗文化与小学英语教学的融合策略,邀请英语教学专家分享将非遗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案例、教学方法与技巧,如如何通过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提升其语言技能与文化素养。其次,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是提升师资队伍素质的内在动力。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自主学习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通过阅读非遗文化相关书籍、观看非遗文化纪录片或教学视频、参加线上课程或研讨会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非遗文化与英语教学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教师可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深化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同时掌握更多将非遗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设计跨文化交流活动等,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彬彬宋登科.非遗保护视域下广西地方口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迁移影响与教学对策研究[J].大学(学术版),2022.

[2]刘彬彬,宋登科.非遗保护视域下广西地方口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迁移影响与教学对策研究[J].大学:教学与教育,2022(2):65-68.

[3]卞海兰.地方非遗"锣鼓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2020.

[4]张春华.基于"非遗"课程的英语实践活动设计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4(15):19-2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