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宏

​(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高级中学 ,江苏昆山 215300 )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愈发受到重视。美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课程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职责,但其核心都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跨学科融合教学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本文探讨了高中美术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高中美术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

正文


前言

现阶段,高中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术课程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提升生活幸福感。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跨学科融合教学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它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实现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在此背景下,将高中美术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跨学科融合,旨在通过艺术的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丰富美术教育的内涵和形式。

一、高中美术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价值与目标

(一)高中美术课程的教育价值与目标

高中美术课程在教育价值与目标上侧重于审美素养、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及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该课程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提升其审美鉴赏能力,并在创作过程中锻炼色彩搭配与构图设计能力,进而增强审美品味。美术创作作为创造性活动,要求学生展现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将个人情感与想法转化为艺术作品,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除此以外,美术史的学习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探究,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了其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美术创作中的社会现实关注与人类情感表达,则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高中美术课程还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美术作品价值、提升综合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跨学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与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生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其核心价值与目标聚焦于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及自我认知与成长的培养。首先,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识别、表达和调节自身情绪,以积极心态和稳定情绪状态应对青春期情绪波动。其次,面对学业和人际关系的多重压力,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教授应对策略,如正确看待压力、寻求支持及制定合理计划,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预防心理问题。再者,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通过团队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强化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分享能力,促进合作精神与社交技能的发展,保障其健康成长。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自我认知与成长的引导,通过心理辅导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面对挑战,实现个人价值观、兴趣与能力的清晰定位,为未来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中美术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主题融合法

主题融合法的核心在于将美术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围绕一个精心设计的、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共同主题进行深度融合,使学生不仅能在美术创作中展现个人才华,还能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探索、理解和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实现审美素养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双重提升。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确定融合主题,该主题需紧密贴合高中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如“我的情绪世界”、“成长的足迹”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共鸣与参与热情[2]。例如,在“我的情绪世界”这一主题下,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并识别自己的情绪状态,如快乐、悲伤、愤怒等,鼓励学生将情绪转化为艺术语言,通过绘画、雕塑、拼贴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其次,融合课程内容。在确定主题后,美术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进行有机融合。美术课堂上,教师可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表达情绪,同时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情绪日记等,帮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学会识别、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则可结合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的价值,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管理情绪,提升自我认知与情感管理能力。最后,主题融合法强调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与互动性。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作品展示与分享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创作心得、相互学习借鉴,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增进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友谊与合作,还能促进学生对自我情感与心理状态的深入理解。

(二)技法与情感联结法

技法与情感联结法作为一种深度整合美术创作技法与情感表达的教学策略,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展现出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该方法旨在通过美术创作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对色彩、线条、构图等美术技法的掌握与情感表达的内在需求紧密相连,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在技法与情感联结法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需明确技法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点。美术教师应系统教授学生色彩搭配、构图设计、造型塑造等美术技法,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技法不仅仅是创作工具,更是情感表达的媒介。例如,在色彩教学中,教师可深入剖析色彩与情感的关联,如暖色调往往能引发愉悦、兴奋的情绪,而冷色调则可能引发冷静、悲伤的感受。通过色彩的运用,学生被鼓励将自己的情感状态转化为视觉语言,从而在创作过程中实现情感的自我探索和表达。其次,技法与情感联结法的实施需强调个性化创作。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创作风格各不相同。因此,在美术课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将个人情感融入作品之中。例如,在进行静物画创作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物体的形态、色彩与自身情感的关联,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加入个性化的情感元素,如通过夸张的色彩对比或独特的构图设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波动。最后,技法与情感联结法的实施还需注重创作过程的反思与分享。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情感如何影响创作决策,以及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信息;还可以通过作品展示和分享环节,学生可以在同伴的反馈中获得新的视角和启发,进一步加深对情感表达与技法运用的理解。

(三)作品分析与心理辅导法

作品分析与心理辅导法可以通过细致分析学生的美术作品,结合专业的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旨在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识别其情感需求与心理状态,从而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与干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在作品分析与心理辅导法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需建立作品分析框架。美术教师应具备专业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掌握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以便准确捕捉作品中的情感线索与心理特征。分析框架可包括作品的主题、色彩运用、构图设计、线条表现等方面,其往往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学生的情感状态与心理状态[3]。例如,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暗色调、混乱的构图可能暗示着学生的情绪低落或内心冲突。其次,作品分析需结合心理辅导技巧。在识别出作品中的情感线索后,教师应运用倾听、共情、引导等心理辅导技巧,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倾听意味着教师应耐心听取学生的创作背景与情感体验,避免打断或过早下结论;共情则要求教师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感受,表达对学生的关心与支持;引导则是指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在发现学生作品中透露出明显的焦虑情绪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进一步释放内心的压力,同时教授其应对焦虑的实用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心理状态各不相同。因此,在分析了学生的作品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计划。计划可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明确实施步骤与评估方法。

(四)艺术疗法与心理辅导结合法

艺术疗法与心理辅导结合法在高中美术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跨学科融合中,构成了一种创新且高效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艺术创作与艺术体验的深度介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艺术疗法与心理辅导结合法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需精心规划艺术治疗活动。活动设计应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心理特征与兴趣点,如绘画治疗、陶艺治疗、音乐治疗等,这些艺术形式各具特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表达需求。例如,在绘画治疗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自由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绪,鼓励学生探索个人风格,发现自我。其次,教师应创造一个安全、包容的创作环境,鼓励学生放下防备,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中。通过创作,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与需求,释放积压的情绪,这一过程本身即是一种自我疗愈。最后,艺术疗法与心理辅导结合法的实施效果需通过持续的评估与反馈进行检验。评估体系应包含作品分析、自我反思报告、同伴评价、教师观察等多个维度,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在艺术创作、情感表达、心理韧性等方面的成长与变化。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反馈意见,为后续活动的优化提供参考,确保教学方法的持续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春磊.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学数学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J].漫科学(科学教育),2024.

[2]杨国均.小学体育与健康跨学科协同教学探究——评《小学体育协同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24(5):I0018.

[3]孙艺萌.多学科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实施路径探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3(21):99-10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