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减负增效的实践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白靓

德兴市海口中心小学

摘要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中小学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改进的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为中小学教育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其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本文立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以“双减”政策中的一“减”,即“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后作业负担”为切入点,优化作业设计来减轻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希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双减政策;小学高年级语文;减负增效

正文


引言:“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双减”背景下更应注重作业的减负增效。传统的语文作业往往机械重复,缺乏实际应用性和趣味性,导致学生对作业产生厌倦感。因此,教师要探索如何在“双减”政策下,通过优化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一、“双减”政策的概念

2021年的7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这一政策通常被简称为“双减”。所谓的“双减”政策,其核心内容是旨在减轻两个方面的负担:一方面是针对学生在校外课后所承担的过重作业负担,另一方面则是减轻学生在校外所参与的过重的培训负担。这里的校外培训负担,涵盖了广泛的领域,不仅包括了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线上培训活动,同时也包括了各种形式的线下培训课程。具体来说,这份政策文件的出台,是为了响应社会上对于教育公平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强烈呼声,它强调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限制校外培训机构的运营时间和内容,以及规范其收费标准,政策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宽松和健康的学习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学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休息和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双减政策的实施意义

(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减少作业量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面对学习,减少心理压力,这无疑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同时,学生将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参与体育活动、艺术创作等,这不仅能够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全面和均衡的价值观。“双减”政策的实施,通过减少校外培训的负担,有效地降低了家庭的教育投入,使得更多家庭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让孩子接受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该政策的实施还有助于遏制日益功利化的培训市场,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从而使得更多孩子能够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而且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提升教育质量

“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它鼓励学校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设计,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和课堂效率的提升。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进了家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家长在这一过程中,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而学校也更加重视家长的反馈和建议,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这种家校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全面发展,不仅在学业上取得进步,也在身心健康、兴趣爱好等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缓解社会焦虑

“双减”政策,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通过有效减少学生在校外培训机构的学习时间,显著减轻了家长在经济和精力上的双重负担。这样一来,家长们可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上,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业成绩。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缓解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于教育过度竞争的焦虑情绪,而且还有助于降低教育领域的内卷现象,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双减”政策的推行,也推动了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从过去以应试教育为主导,逐渐转向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的方向,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政策的实施还促进了教育评估制度的改革,使得评价体系从单一的学业成绩评价转变为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平衡的成长环境。

三、双减政策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的布置策略

(一)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

为了确保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课后作业方面能够得到适当的负担,我们严格执行“双减”政策中关于作业量的具体规定。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学生因为作业量过大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我们加强了学科组和年级组之间的作业统筹工作,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作业内容不仅符合课程标准,而且满足教学要求。我们还致力于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趣味性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的题目,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而对于基础稍弱的学生,我们则提供一些基础性的练习,帮助他们巩固知识点,逐步提高。这样的方式,我们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从而在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学习效果。

(二)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作业,例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剧本并进行表演,或者进行课外阅读并撰写读后感等。这些作业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如研究某个文学人物的形象特点、分析某篇课文的写作手法等。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培养创新思维。例如,以《落花生》这一篇课文教学过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们在家中种植落花生,并记录其生长过程,最后撰写一篇关于植物生长的科学报告。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植物生长的奇妙过程,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我们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通过制作PPT、视频等形式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这些创新的作业形式,我们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些复杂的项目,如制作一个关于环保主题的短片,或者组织一次小型的科学展览。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如何与他人沟通和协作,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学习内容,从而获得更全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在线讨论和互动中,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仅减轻学习压力,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施分层作业,满足不同需求

在教师着手设计作业之前,他们应当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差异性。这样的了解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基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充分认识,教师才能够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出最合适的作业内容。作业的设计应当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作业的难度、类型以及完成作业的方式等。例如,对于那些学习基础扎实、掌握知识较为全面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作业,以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而对于那些基础较为薄弱、需要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学生,则应当提供一些更加基础性的作业,帮助他们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牛郎织女》这一经典民间故事课文之后,作业的设计可以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故事的表面情节,还要能够串联整个民间故事的发展脉络,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感变化以及故事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等,从而达到深化理解、提升分析能力的目的。

(四)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全面发展

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进行全面评价时,我们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同伴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这样的多元化评价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不仅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而且并不单一地关注最终的学习结果。我们相信,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更加主动和充满热情。例如,布置高年级语文作业后,同伴评价也是我们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观察、讨论和评价对方的工作。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还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工作,同时也能够从同伴的作业中获得灵感和启示。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从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评价机制的完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家长的参与。家长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持者,他们的反馈对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和行为习惯,同时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通过家校合作,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和协调的支持系统,帮助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结论:总之,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减负增效的实践探索,教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对“双减”政策的理解,不断探索更多有效的作业设计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卓恩民. “双减”目标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现状与对策[J]. 语文新读写, 2022, (02): 12-14.

[2]慕春燕.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J]. 学周刊, 2021, (09): 69-7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