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的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策略
摘要
关键词
融媒体;高校;红色文化;传播
正文
融媒体是当代媒体格局新阶段,是一种以媒介技术发展为物质载体,以实现数字资源融通、平台合纵连横、信息利益共享为特征的全维度信息传播形式,具有舆论场关联互动、多网多终端归一、信息辐射面大等特点[1]。新时代,红色文化不仅是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的生动呈现,亦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工具。当前,高校借助融媒体传播优势,挖掘其潜在思想价值以助力立德树人工作任务,通过舆论引导的新观念、传播平台的多样化、呈现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精品化实现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是时代的应然之意。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以及教育价值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中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从历史逻辑来看,红色文化以党的创建、发展、壮大为生成历程,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过程中孕育的革命先进文化,其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深厚土壤,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华民族独特精神,记录着党筚路蓝缕的奋斗之路;从理论逻辑来看,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中国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融合产物,是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蕴含着为人民服务、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等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宗旨;从实践逻辑来看,红色文化代表着党和人民的优良品格和理想追求,在彻底推翻“三座大山”、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与模式、巩固拓展改革开放伟大成果、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复兴梦中发挥着凝聚力量、铸就精神的强大作用[2]。
(二)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
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求生存谋发展的历史见证,蕴含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取向,崇高理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等行为方式,以红色遗存、红色遗物、红色文献、红色图片、红色歌曲、红色人物等为载体的物质资源。在高校人才培育过程中,红色文化既能够发挥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效能,厚植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底蕴,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深化对爱国主义情怀、工匠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创新精神、奋斗精神等优良品质认知与实践,积极成为时代新人;也能够帮助高校人才培养从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为讲好中国故事、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培育新时代新人、实现内涵式发展、加速科研成果创新、引领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提供思想坐标、优质资源,树立正确的舆论价值导向。
二、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现状分析
(一)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意识不强
红色文化资源的复杂性和多义性,客观上要求以多元性、系统性和包容性的实践行动,构建成熟开放的红色文化资源共享平台。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建立,是保护传播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在需要,也是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和利用广泛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3]。从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情况来看,处身新的时代环境,面对现实与网络中存在的海量红色资源,面对数字技术加持、一系列政策优势,部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意识薄弱、能力欠缺、拿来主义盛行,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过度依赖外来红色文化资源,淡漠了红色文化创新的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长期做优质红色内容资源的搬运工,“踩着别人脚步走路”,在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创新方面缺乏潜心笃志、勇于攀登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行为。
(二)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不足
新媒体的平台开放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信息传递的裂变性,为高校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先天的优势,有利于高校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实现红色文化由被动展示到主动传播。在高校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红色文化传播与新媒体红色平台建设并不如想象那般融洽。部分高校往往基于自身利益考量,在学校新媒体平台建设以及内容分发中重视学校招生、教学成果、风景展示、科研成就、教师风采、课程建设、技能培育等工作,再加上红色文化传播与高校现实利益关联不大,红色文化传播成果不易量化,由此导致对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不够重视,既缺乏专门应用于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同时在学校一级、二级新媒体平台矩阵中,也较少见到红色文化资源的身影。
(三)传播方式不够与时俱进
从现阶段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来看,有的高校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体不够重视,存在平台缺位、美观性不足、整体缺乏规划等问题;有的高校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形式较为单一与固定,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单向度、中心架构式传播关系,局限于党课、思政教学等渠道,只练唱功不练做功,没有发挥新媒介优势,难以吸引青年的关注。有的高校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现代感和吸引力不强,仍旧依托一本书、几段短视频、几张图片、制作文字插图等实现,仍以“一橱一窗”、唱红色歌曲、现场展馆、红色文化课程教育、播放红色文化影视作品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充塞着教条、刻板、滞后的传播内容,局限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场景还原、数字展示、全景模式等新型展陈意识不足,未充分运用巨幕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AR技术、体感交互技术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来丰富展示形式,存在“说教式严重”“数字化呈现不足”“官话太多”等现象,难以生动有趣地展现红色文化。
三、融媒体时代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策略
(一)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挖掘与整理
一味固守、千篇一律,只会让红色文化丧失活力。从写就一篇红色短文,到熔铸一所高校全体师生的红色文化精神,无不需要贯注工匠之心、创新之魂。因此,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既要借助“红色文化资源百花齐放、共享开放”这一东风,与互联网“联姻”,也要以匠心守护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事业,进行接地气的创意,让红色文化枝叶舒展、绽放新芽。其一,应当组织多专业多学科团队,联合党史办、档案部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革命前辈、烈士遗属等多方主体力量,建立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与创新研究联盟,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媒体、虚拟现实、互联网等先进技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探访、人物专访、他人口述等方式,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对红色旧址、红色故事、红色物品、红色文献、红色歌曲、红色照片、红色影视作品等红色文化资源多途径收集、挖掘、整理,并系统开展专项调查、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和学术研究,继而筑就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创新高峰[4];比如,针对部分红色文化照片老化模糊不清问题,可联合计算机学院以及历史学院专家,利用划痕修复、图像重构等技术将其进行修复还原;其二,应当利用人工智能、3D影像、大数据等技术,将相关研究主体搜集、修复、整理的红色文化资源按照红色故事、红色文艺、红色遗址、红色旅游、红色学术等主题归类、总结,转化为存储于网络之上的数字化格式,建立红色文化资源资源库,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同时,也要打通与其他学校、平台、网站在红色文化共建共享层面的数据通道,推动国家红色文化资源平台、地方主流红色文化资源平台、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平台间的层级交流与合作共享,为红色文化数字传播奠定资源基础。
(二)搭建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
面对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了有效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大众化传播,应当积极融入网络新媒体传播,结合实际与时代的元素,整合“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苦练新媒体运营技巧,建构全媒体传播矩阵,让红色文化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走出去”。一方面,建立红色文化融媒体聚合平台。聚合各个平台、各个展馆、各个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以互动、参与为切入点,依托学习强国、博物馆、知网、传媒集团等主体力量,建立致力于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媒体传播矩阵,建构以红色文化传播为导向的微信短视频、B站、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快手、今日头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把具体的、真实的、感人的红色文化经典、事例、人物、故事,制作成内容生动、形式多样的新媒体内容,借助演艺、节日、舆论、游戏、购物等元素,利用好直播、短视频、H5、Vlog、弹幕等传播技术,“闯”出网络宣传红色文化新路子,促使红色文化遍地开花、触手可及。另一方面,建立红色文化数字教育平台。提供红色资讯、红色课堂、红色文艺、红色文化虚拟展览馆、云直播、云活动、语音讲解、720全景等功能,让红色文化教育突破时间、地域界限、互动界限和信息量限制,增强红色文化教育辐射力、感染力。除此以外,也要积极发挥课程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借鉴课程思政建设经验,聚焦于红色思想精炼化、红色内容故事化、红色话语大众化、红色故事潮流化、红色精神时代化,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各门课程之中。
(三)创新红色文化数字传播形式
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正在以新的创意手段和呈现形式,滋养着高校师生群体。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红色文化传承的结合,让“沉睡”的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为受众带来新的传播体验。一要解决传统媒体边缘化问题,重视传统媒体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在校园内部建设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宣传栏、雕塑、园林景观,在学校官网、报刊、新生入学手册、日常书刊读物等之中加入红色文化建设部分,塑造校园红色文化氛围,与新媒体共同形成全方位红色文化传播格局[5];二要革新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方式,采用多元化传播形式,将多渠道传播、多形式呈现作为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出发点以及落脚点,打造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开发设计不同形式的红色文化传播作品,如组织学生参观浏览红色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乡村振兴、举办红色文化短视频制作竞赛、建造中小型红色文化展览馆。三要结合新时代青年学生新闻信息接收习惯,顺应新媒体传播潮流和数字化传播趋势,以参与性、沉浸性、交互性为追求目标,将虚拟现实、媒体艺术、体感交互等技术引入红色文化传播过程,用现代手法展现历史事件,促使静态的、理论的红色文化,转换为三维的、动态的立体化文化传播作品,实现景与情的还原,更好地凝结在青年学生青春记忆里。比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红色文化故事呈现形式,对静态人物和故事进行动态演绎,对红色文化故事中的画面、环境、声音、任务等虚拟模拟,形成具有真实感和体验感的红色文化虚拟场景,提供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吸引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
四、结语
红色文化既能够厚植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底蕴,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能够为高校讲好中国故事、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培育新时代新人、实现内涵式发展、加速科研成果创新、引领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提供思想坐标、优质资源。融媒体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存在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意识不强、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不足、传播方式不够与时俱进等问题,因此,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挖掘与整理,搭建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创新红色文化数字传播形式。
参考文献:
[1]雷宇桥,高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路径优化探究[J].传播与版权,2022(07):113-115.
[2]毕鹏瑶.在党的领导下提升高校红色档案文化传播的路径[J].办公室业务,2022(16):136-138.
[3]于春梅,朱泽启,潘贺男,刘芳.微时代红色文化在高校传播路径创新探析[J].理论观察,2022(05):130-133.
[4]李文畅,冯晨静,孙继芳.新媒体语境下高校红色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创新[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2(02):55-58.
[5]林茹惠,任念文.融媒体时代创新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策略研究——以哔哩哔哩网站为例[J].老区建设,2022(09):1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