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学段教学;教学有效性
正文
引 言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正处于幼小衔接,幼儿园教学与小学的教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常常存在注意力分散难以集中的情况,教师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课堂管理,课堂效率低下。
一、探索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意义
(一)改善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实施,高效教学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教授知识的过程都是阅读——分析——总结,结构完整但缺乏新意,从而导致学生兴致缺缺,在分析或总结环节学生往往精神涣散,不知所云。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快速学习掌握重点知识,但效率不高,课堂有时会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因此探索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行动迫在眉睫。
(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深入理解教学理念,运用不同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学习范围、条件和环境,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语文学习不仅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语言表达、交流、理解、分析的能力和要求,也需要满足儿童独立创新、张扬个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而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属于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二者教学中的关系属于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读写不分家”就是对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最为直接表述,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学生对自身阅读能力、水平的理解,实现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同步提升。因此,借助读写结合的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水平。
二、当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困境分析
小学低年段一般是指小学一、二年级。该阶段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完成小学生的身份转换,尚不能完全适应小学系统条理的纪律准则,处于摸索与被开发的状态。他们性格活泼,古灵精怪,好奇心强,热爱新鲜有趣的事物。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思维,抽象思维的能力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欠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缺乏自我监管的能力,自制力较低。较难集中注意。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规定: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要求:会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第一学段的儿童要求认识常用汉字约 1600 字。低学段学生要习得的词汇达到了小学识字总量的一半以上。该阶段的语文教学伴随着大量的识字教学,一年级还要再加上拼音教学,更加的复杂,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快速思考,拓展思维,集中注意,但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又与实际的课堂教学产生矛盾,常常有孩子出现注意力分散且难以的情况。从而常有教师觉得课上的累,上不动。且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处于基础教育的变革洪流中,但教学的创新由于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面临着重重的困境,具体原因有:
(一)受限于学生的认知规律
该阶段的儿童思维处在表象思维的阶段,从直观的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的逻辑思维阶段过渡、发展。该阶段的学生心智幼稚,想法简单,易受外来刺激的干扰,窗外的一鸟一虫都会作为新异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观察也缺乏顺序性、深刻性,难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较难长时间集中注意。
(二)学生主体性的丧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主表达。”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自主思考提出更多新奇的观点和思考。但在实际教学中,通常是教师思维占了上风,教师设计问题预设答案,学生往往在教师的思维里兜圈子,如果学生的回答超出了教师的预设,教师往往置之不理或者简单带过,学生意见受到冷落,自信心丧失,长远来看可能会厌倦课堂,课堂对他不再拥有吸引力。语文与学生的契合渐行渐远。
三、提高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能力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除了知识的传授,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心灵的解放,注重挖掘学生潜能,培养智慧。
要实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人文性”的课程理念,“人文性”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人文教化,通过涵养、孕育、启迪,而不是强迫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允许质疑之声充满课堂,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因为质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发散的过程。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大力改变学生在学习中所处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更积极和主动,激发探求知识的渴求,迸发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质疑,如努力创设一种环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
(二)提高小学低学段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尝试
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最大程度的教授给学生知识。教学信息最大化不仅是学生接收知识的过程,更是老师通过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过程。
学习借鉴他人长处。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行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在教学的道路上才能越走越快,越走越远。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生效发展特点,量体裁衣,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同时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多地听课磨课,模仿有经验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的语音语态,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年级的学生更多地会从教师的语态以及肢体语言中获取信息,巧妙的利用这些“无声语言”,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我们都知道,由于学情不同,教法不同,他人的优质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复制的,除了模仿,我们还应该钻研优秀教案,磨合整理适合自身的教案。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带领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认识、理解世界与表达自我的不同方式,并从中获得切合自身的认识和理解。发展个体心智,积淀个人内涵,让作为主体的“我”的“主体性”在“我”的积极认识、理解与言说中凸现出来。语文教学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职责,在探索低学段课堂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潜心钻研,让教学过程连贯流畅,富有新意。做到独具匠心,行之有效。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利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启迪学生,激发学生感悟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链接生活与课堂。用课文所蕴含的美好情愫、智慧光芒、理想火花把学生生命的火炬点燃起来。例如教《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可以从美术的角度欣赏课文,鼓励学生当小画家,画出文中表现的空间与色彩形象,再从音乐的角度欣赏课文,让学生从文字的音韵、内容的丰富中体会音乐式的节奏与协和,并试着给课文配乐。然后学生们伴着一幅幅内容各异的画面,随着一曲曲跌宕起伏的乐曲进行朗读与背诵,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体会小蝌蚪的爱母之情。最后让学生当小戏剧家,表演这个童话故事。
语文教育的目标培养的是生理认知、情感思想等全面发展的人,是10年、20年后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求知不是课堂的全部,在求知中贯穿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善用游戏,活跃气氛。在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或是教案时,我们常常会发现其中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游环节和有趣的情境创设。杨绛先生曾说过她所体会到的“好的教育”,首先是要启发人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游戏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低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张弛有度,形式丰富的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高效完成课堂教学。当然,我们不能为游戏而游戏,游戏教学为教学服务。游戏作为水,承载的是知识的舟,只有合宜的波涛才能使我们的舟正常航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在教学中,游戏与教学点需紧密衔接。
学有学法,游戏也有游戏的准则。教师在语文游戏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几点:“第一、活动要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第二、游戏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第三、游戏活动的设计要有创造性;第四、游戏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第五、游戏活动的形式要趣味性、多样性”。游戏教学时,教师应退居“二线”,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力,参与其中,享受游戏。尤其在识字环节,能够减少字词操练的枯燥程度。比如复习生字时,可以采用叫号游戏,给生字编号。老师问:4号4号什么字?生:4号4号xxx。富有韵律的问答能调动孩子。读词语可用“跷跷板”游戏,男女生轮流起立读词,像跷跷板一样,在热烈的游戏氛围中,学生的情绪高涨,深入投入,注意力集中,对于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以高昂的热情予以完成,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和掌握知识。再比如利用情景创设为教学增添活力,教授拼音的时候可以说我们今天来到了拼音王国…教声调的时候可以说声调小汽车遇到了高低不平的路段…
四、丰富课堂教学语言。一些有趣清晰的口令和鼓励能起到良好的唤醒和激励作用。当学生思想涣散时,可以询问:谁的眼睛看老师?谁的耳朵听老师?学生回答:我的眼睛看老师;我的耳朵听老师。迅速唤醒注意力。当某学生注意集中,表现良好时,老师可以说:送你一朵小红花!其他学生鼓励:红花对你笑哈哈。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原动力。鼓励使人进步。低学段的学生尤其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肯定,这种认可不仅能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要,还会对他们身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处于孩童时期的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在学习道路上遇到困难很容易就气馁、放弃,在学生看来,老师的鼓励不仅是对他们行为的肯定,也是他们强大的精神支柱。点评和奖励能激励其他学生迅速朝目标靠近。但要注意要让表扬融于课堂,不要打断课堂的完整性。
四、结束语
诚然,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追求完美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不断奋斗的终身目标。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指导,不断地探索实践,不断地完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君芬.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J] .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版), 2006 (5): 69-70.
[2]姜同.怎样才算“教学质量高”?——浅谈分数不等于教学质量及其他[J].黄河水利教育,1996 (4):4-5.
[3]杨爱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J].成功(教育),2012(18).
[4]营海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