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策略探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姜雪

莱西市济南路小学 山东青岛 266600

摘要

新课改环境下,结构化教学也成为当下各个学科教学改革方向,也是助推学生结构化知识得以形成的重要策略,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足与重构数学知识体系,基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从而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也就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策略展开了研究,希望借此来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正文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构建出能够凸显出数学学科本质、对学生今后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数学知识体系。”处在这一环境下,传统分散式、零碎化的数学课程教学自然无法满足当下教学需求,教师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零散数学知识进行统整,这样才能深化学生数学知识理解,让学生在结构化教学活动下体验知识应用过程,从而真正起到数学知识完成建构的效果。可是,究竟要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呢?对于此,笔者也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 梳理重构教学内容,组建结构化知识群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可谓是师生互动的资源,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行为,而学生则通过教学内容参与学习活动。新课标中有明确指出,要注重教学内容结构化,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以往零碎化的数学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化分析,通过梳理重构数学教学知识,来为学生构建出结构化的数学知识群,这样才能有效助推学生结构化学习,从而切实提升结构化教学效果[1]。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材新课知识,还需及时了解学生知识储备,在对数学概念、原理及知识本质关系形成有效认识的同时,还需要从整体、系统化视角着手来对数学教学知识进行梳理与重构,然后再将结构化的教学知识做好教学设计原则,以此来为学生展开大单元整体设计,这样就能为学生建构出结构化的知识群,从而切实提升数学教学效果。以“百分数”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可加大对教材内容的解读,然后再将“体检中的百分数——百分数(一)”与“欢乐农家游——百分数(二)”整合在一起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百分数”的大单元,这样自然能够突破以往分散教学弊端,让学生在结构化知识体系学习过程中对百分数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进而真正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二、 设计结构化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活动在开展时,其主要涉及到了三个环节,分别是课前、课中、课后等多个环节,做好这几个环节的设计才能更好地推进结构化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为了能够有效驱动学生结构化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在结构化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从整体视角出发来为学生设计结构化任务,这能有效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深度思考,以此来帮助学生建构浅层认知,从而真正提升结构化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教师在梳理结构化知识群后,需要加大对结构化知识群的分析与解读,并且为学生树立起结构化的教学目标,然后再基于此来为学生合理设计结构化任务,借由任务情境真正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结构化学习中,这样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也是其深度理解与掌握知识的过程,能够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2]。以“百分数”为例,教师在结构化教学过程中,即可聚焦教学内容来为学生设计如下结构化任务:1)要求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读写百分数,并且初步认识百分数的应用;2)让学生理解并且会解答生活中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或者是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在分析、归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在结构化任务引领下逐层深入理解结构化数学知识,从而真正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三、 创设结构化问题链,彰显数学思维逻辑

问题情境是教师教学常用手段,能够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引领下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问题模块展开思考与建构,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链解决中真正建构数学知识、发展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切实提升结构化教学效果。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结构化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构建大问题框架,以大问题为发端不断生成子问题,而且各个子问题彼此之间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促进关系,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关联性、层次性的有机整体,而这一整个有机整体就是结构化教学过程中的结构化问题链,其不仅能够将数学知识关联有效呈现出来,也能让学生在一个个问题解决中深入认识数学知识本质,从而切实提升结构化教学效果。以奥运奖牌——扇形统计图”为例,教师在结构化教学过程中即可为学生精心设计如下结构化问题链:“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遇到过需要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情况?(多媒体展示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对比这两种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中的这些数据分别表示了什么意思?我们要如何将其巧妙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学生就能在结构化问题链思考与解决过程中真正掌握结构化数学知识体系,同时还能锻炼学生数学思维,以此来助推学生逻辑性思维能力提升[3]

四、 开展情境实践活动,助推结构化知识理解与应用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活动在开展时,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理解与应用,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开展情境实践活动,借此来助推学生知识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结构化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来为其创设出情境化的实践体验活动,而且在创设时,教师还需要从结构化教学视角出发,真正聚焦单元主题亦或者是大概念来为学生设计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以此来驱动学生深度学习,并且有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从而真正优化教学,助推学生知识结构化迁移与应用。以“圆”为例,其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像是圆、圆心、半径、扇形的概念、圆周率、圆的面积等多项内容,教师在结构化教学过程中即可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于实际问题处理中,如要求学生计算学校圆形体育场大草坪的面积等,这样学生进能在情境实践活动中对结构化数学知识体系形成完善认知,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五、 注重知识梳理归纳,建构完善结构化知识体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复习属于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巩固所学、建构完善知识体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结构化教学活动时,还可以围绕着单元知识来引导学生展开知识梳理与归纳,要求学生从单元核心概念着手,树立起整体化学习意识,从纵向、横向视角出发对知识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梳理,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科学整合单元知识点,进而真正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数学结构化知识体系,从而切实提升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效果,另外还有助于学生整合思维、逻辑思维等多项能力得以发展[4]。以“圆”为例,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即可要求学生从结构化视角出发,应用思维导图来对整个单元知识体系进行梳理与归纳,这能及时检验学生结构化学习情况,真正促使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形成。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化教学是教育改革提出的教学新理念,其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整体化视角出发来为学生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系统化、结构化学习,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数学知识体系。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准确认识结构化教学意义,在树立起结构化教学意识的同时,加大对教学内容的梳理与整合,此后再通过创新教学助推学生结构化学习,切实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辛华.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初一版, 2022(31):68-70.

[2] 魏燕惠.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 2021, 7(2):2.

[3] 解存英.小学数学增强学生知识结构化的策略探究[J].启迪, 2020(10):45-47.

[4]林爱村.结构化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小学数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 2021, 000(008):81-8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