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桑妍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小学,252000

摘要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科目一直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修养的重要学科,语文也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三大基础性学科备受重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实现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加深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实现途径,所以必须要对语文阅读教学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策略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正文


引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语文的重要分支,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快速熟练地对文章进行梳理,提炼出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关键。小学阶段,学生还不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正确的阅读方法,为此,教师应当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入手,让学生更加投入,在此基础上创新阅读教学方法,强化方法训练,不断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1、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1.1、可以有效增加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提升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其他科目时深化对其他科目的理解和认知,能够为学生学习学业知识打好基础,增加学习效率。同时,提升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利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各方面知识表达观念、阐述理念,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需要思考文章中各段词句的逻辑关系,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理解能力也由此提升。学生在阅读时不断地思考其中的逻辑关系和人物行为特征,分析各项要素,独立思考意识萌发,从而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积攒独特地看待问题的方式,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学习体系,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转化为主动的思考学习内容,从而提升自身主观能动性,将其应用在各科目学习过程中,增加学习效率。

1.2、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有限的生活经验无法满足写作的要求,匮乏的人生阅历也无法为写作增添内涵,提升阅读能力能够提升小学生综合素养,为小学生创作文章提供素材支持。小学生阅读的文章中通常包含大量的语文知识以及语文素材,同时还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攒学生尚未接触过的生活经验,了解文字创作背后的底层逻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不用拘泥于课堂或者实际生活。由此可知,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所发展出的能力不仅能够为作文写作积累素材,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到更为广阔的世界,提升视野格局,培育综合素养。

2、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2.1、对于阅读文本资源存在缺乏

目前在部分小学中,可供小学生阅读的刊物和文章太少,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阅读量和阅读视野的要求,而且市面的刊物很多都是面向大龄孩子的阅读刊物,很多都不是适用于小学生的阅读的,往往与他们的价值观不符。对于小学生的阅读刊物,学校和教师要选取适合学生的、以小学生为主要阅读群体的,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阅读文本的数量和质量,更好的激发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扩充小学生对于阅读知识面的框架结构图,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2、多种影响因素错综相连

首先,在学生的阅读书目和阅读量都相对较少,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调整,小学的阅读数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使学生们不断加快阅读效率,给语文教师在教学任务中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其次,学生注意力较为分散,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阅读任务时容易产生疲惫感,因此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即使教师认真备课,学生也并不一定能学到预期内容,在学生没有学到预期内容的状况下,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没有达到语文教师的预期效果。

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3.1、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教师要致力于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应运用优质阅读素材,让学生体悟文学的魅力、语言的魅力,持续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让他们在书中体悟自然、生活、人生,从而提高文学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例如:在讲授文章《赵州桥》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音频、视频、图片资料,让他们通过直观、形象的视觉、视觉感受,领略赵州桥的独特美感,让他们感受巧夺天工的建筑美。然后通过欣赏,教师再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发言,用自己的语言积累来描述他们心中的赵州桥。这样一来,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力,还可活泼课堂学习气氛。随后,语文老师再指导小学生读这篇文章,通过对比,将自身所描绘的赵州桥和文字中所描绘的相比,让他们领悟文学表达的语言魅力,从而有助于他们在积极的读书情感下进行有效读书,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利于增强了他们的读书效率,从而更大幅度地提高了他们的读书兴致。

3.2、教师要通过方法引导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

在开展阅读教学中,阅读讲究方法和技巧,很多学生认为阅读就是理解文章讲了什么,这种想法比较片面,阅读能力不光体现在是否明白文章的内容,还体现在是否能快速梳理、深入分析,从文章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处理问题。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得对阅读方法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抓住文章主旨,理清写作思路,从多个角度解读、分析文章。因而,在实际阅读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他们从理解文章表层含义转向思维拓展的过程。

例如:教师在讲《观潮》时,不妨先展示真实的涨潮录像境况,使学生带着好奇自行阅读课文。待学生读完之后,提出下列几个问题:

问题1:作者将观潮活动分成几个步骤来讲;

问题2:作者从哪些方面衬托涨潮之壮观?

这样学生就能有目的有方向有侧重地进行阅读。第一个问题主要考察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和层次的能力,学生通过阅读将每个段落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出来,发现作者先是用第二段落介绍观潮之前人们登上海塘大堤等待的情景,然后再将涨潮时江面及游人的表现分两个段落写下来,最后在最后一个段落叙述退潮情形。从登钱塘江到涨潮再到退潮即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历经三个阶段,将整个观潮活动呈现在读者面前,带着问题学生很快就将文章各个层次清晰地梳理一遍。第二个问题主要考察学生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为提高阅读效率,就要有所侧重,借助问题学生产生同样的提问,然后从课文中筛查相关信息。由于问题是作者从哪些方面衬托涨潮之壮观,那么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时就要让学生试着转换思维,站在作者的立场分析,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场面之壮观。学生经过对比,找出各自认为表述的与问题最为贴切的句子,然后用精炼的语言加以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要相对明显许多,经过独立思考实现问题探究的过程,阅读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3、通过创设情境课堂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帮助小学生拓展知识,丰富想象力。语文是一门带有情感色彩、想象元素的科目,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让人情不自禁将自己代入到文章深处,产生共鸣心理,这才是阅读的真谛。可是在大部分小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都是处于浅阅读的状态,理解范围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更深一层的含义,需要小学生都无法触及。面对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就近取材,带领小学生一起进行情境阅读,帮助小学生融入到作品之中,去体会和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完成深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例如:在《落花生》的教学过程中,花生是很普遍的一种农作物,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会很常见,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本节课程讲解时可以带上一些落花生的种子到课堂上:“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大家都很熟悉的东西,一起来猜一猜是什么吧!”以问题导入的形式带领小学生进入到课堂氛围中,当小学生辨认出来是花生后,继续引入到课文中来:“那同学们知道老师今天为什么带来这么多花生吗?因为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有关落花生的课文,老师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这篇课文并尝试去理解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现在我们一起来进行下分角色朗读。”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角色安排,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将课桌进行移动摆到中间,让小学生围坐起来,以更加贴近课文中的意境。等到学生分角色朗读完,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一起走到校园,在校园的适当角落开辟一块土地种下带来的花生种,种下种子之后教师定期带领小学生进行认真灌溉等待收成,并且将课文的中心思想教给学生,使小学生能够学习落花生的精神,做脚踏实地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通过这种在课堂上创造课文情境并带小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加深小学生的阅读印象,又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悟更加深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实现高效阅读的教学目标。

3.4、通过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探究不仅能够通过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还能让学生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强化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广泛采取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合作探究不仅指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完成学习内容的探究,还包括师生之间合作。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时,应当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适用上述两类不同的探究模式,让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

例如:在《乡下人家》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为依据划分学习小组,另小组成员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如果全班有三十名学生,教师将其划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五人,综合能力较弱的一组可以与教师共同完成合作探究任务,方便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不同小组之间应当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标准展开竞争。此举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让学生与老师打成一片,拉近师生距离。教师参与合作探究学习中也能够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在后续的教学设计中不断优化和调整自身的教学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体系中,语文的阅读能力水平是必不可缺的,所以需要学校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教师要通过采用适合学生们学习的教学手段来对学生们进行语文阅读教育教学,使学生们的语文阅读兴趣得以提高,还能使学生们的语文阅读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以此给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前提。

参考文献:

1]曾燕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26):266-267.

2]吕建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45):49-50.

3]车万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35):13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