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隔震支座更换施工技术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李雅静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

隔震支座更换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程,涉及结构力学、材料科学、施工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更换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原有结构的受力状态、新支座的选型与安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等因素,以确保更换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和新型隔震支座的出现,隔震支座更换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本文分析建筑工程隔震支座更换施工技术,以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建筑工程;隔震支座;更换;施工

正文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工程结构日益增多,对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隔震支座作为一种重要的结构减震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然而,由于长期承受荷载、环境侵蚀以及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隔震支座可能会出现老化、损伤或失效等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建筑工程隔震支座的更换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施工准备

对建筑物的结构状况的隔震支座的损坏程度、整体承载能力和受力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建筑的使用需求,审查更换方案,确定新隔震支座的型号、规格和数量。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的隔震支座材料,如橡胶隔震支座、铅芯隔震支座等,准备所需的起重设备、切割工具、测量工具等施工机械和专业人员,并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清理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确保护路运行的安全。

2建筑工程隔震支座更换施工技术

2.1顶升与拆除

使用千斤顶、同步顶升系统等设备将梁体或结构顶升至一定高度。这些设备应满足设计要求, 在顶升前,应确保千斤顶等设备已正确安装,并经过试压和调试。顶升时,应控制顶升速度和压力,确保梁体或结构平稳上升,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和变形。可以采用分级顶升的方法,每级顶升后应暂停一段时间,检查梁体或结构的稳定性,并确认千斤顶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在拆除旧支座前,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使用钢板、木板等垫块支撑梁体或结构,避免在拆除过程中造成二次损伤,使用适当的工具(如铁勾、钢纤、铁锤等)将旧支座从安装位置上拆除。拆除旧支座后,应清理支座垫石、梁底钢板等残留物,确保新支座的安装位置干净、平整。

2.2核对与放样

在确认新支座的位置后,使用墨线或其他标记工具,在安装位置标记出新支座的轮廓线。在新支座的轮廓线内,标记出中心点,在安装过程中进行精确的定位和校准。完成放样后,再次核对标记的轮廓线和中心点是否与设计图纸上的要求一致,如有任何偏差或错误,应及时进行修正,确保新支座能够准确安装。在核对与放样过程中,应确保所有测量和标记的精确性,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新支座的安装效果和隔震性能。在进行核对与放样时,应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3支座安装

使用测量工具(如全站仪、水准仪)精确测量出支座的安装位置和标高,并在基础上做出标记,确保支座的安装位置准确无误,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使用起重设备将新支座吊起,缓慢地将其放置在预先标记好的位置上,在吊装过程中,应确保支座不受损伤,且放置平稳。

使用水平尺或激光水平仪检查支座的水平度,如发现支座水平度不符合要求,可使用钢锲块等工具进行微调,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在支座安装到位并调整至水平后,使用紧固工具(如螺栓、螺母)将支座与基础或上部结构进行固定,紧固时应确保螺栓、螺母等连接件拧紧到位,且连接牢固可靠。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确保支座安装位置准确、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水平度调整到位。特别是在使用起重设备和调整工具时,应谨慎操作,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安装完成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检查,确保支座安装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在支座安装完成后,应定期对支座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如发现支座有损坏或磨损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应建立隔震支座的监测体系,对支座的位移、变形等进行实时监测,如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4砂浆填塞与固化

在支座底面涂抹环氧砂浆或无收缩砂浆,并等待其硬化的过程,是建筑工程隔震支座更换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环氧砂浆具有高强度、高粘结力、抗渗、抗冻、耐盐、耐碱、耐弱酸防腐蚀等性能,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下的支座底面涂抹。无收缩砂浆具有无收缩、微膨胀、高强度、高粘结力等特点,能够确保支座底面与砂浆之间的紧密贴合。在支座底面均匀涂抹一层砂浆,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定,涂抹时应确保砂浆与支座底面充分接触,避免出现空鼓、气泡等缺陷。砂浆的硬化时间取决于其种类、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一般来说,环氧砂浆的硬化时间较长,需要等待数小时甚至数天才能达到完全硬化的状态。而无收缩砂浆的硬化时间相对较短,但仍需等待一定的时间以确保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在硬化过程中,应避免对砂浆进行扰动或施加外力,应保持施工现场的干燥和通风,避免砂浆受潮或受到污染。如果在支座安装过程中使用了临时钢锲块进行支撑或调整水平度,那么在砂浆硬化后应及时拆除,拆除时应小心谨慎,避免对支座或砂浆造成损伤。拆除临时钢锲块后,会留下一些空隙,这些空隙需要用砂浆进行填塞,以确保支座底面与基础之间的紧密贴合。填塞空隙时,应确保砂浆填充均匀、密实,避免出现空鼓、气泡等缺陷。

2.5连接板拆除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和围挡,仔细检查上下支座连接板的状态,确认拆除的可行性。使用适当的工具松开连接板的固定螺丝,将连接板从支座上拆下,避免对支座或周围结构造成损伤。如遇连接板锈蚀或固定螺丝松动困难,可使用切割机或其他工具进行辅助拆除。拆除连接板后,仔细检查支座的外观是否完好。如发现支座有损坏或磨损,如裂纹、变形、锈蚀等,应及时记录并更换。

3施工质量控制

3.1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

严格审核设计图纸,确保新支座的位置、规格、型号等与设计要求一致,根据审核后的图纸,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步骤、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对新购入的隔震支座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材料无损伤、无缺陷。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熟悉隔震支座更换的施工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

3.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要求,严格控制施工工序,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对新支座的安装位置、标高、水平度等进行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如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确保质量合格。

3.3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建立隔震支座更换工程的质量追溯体系,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追溯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制定隔震支座的维护与保养计划,定期对支座进行检查和清洁,如发现支座有异常变形、损坏或磨损等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结束语

随着建筑科技的日新月异,建筑工程隔震支座更换施工技术作为提升建筑抗震性能的关键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施工过程中,我们注重工序的严格控制、质量的实时检查以及安全与环保的双重保障,力求在不影响建筑原有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高效、精准地完成隔震支座的更换。

参考文献

[1]代立珠.抗震建筑隔振支座的结构设计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3):91-93.

[2]沈晓龙.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12):91-93.

[3]张永河,崔建超,冯留洋.隔震技术在建筑加固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22,52(S1):1033-1040.

[4]黄宇琪.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现状与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2,7(01):47-48+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