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幼儿园劳动育人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二十四节气;幼儿园;劳动育人;实践研究
正文
二十四节气所表示的不仅仅是季节的变化与更替,更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经验积累所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二十四节气文化背后的价值都是不容忽视的。基于二十四节气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在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1.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开展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开展的意义主要包含下述几个方面。第一,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今幼儿对于大自然的接触比较少,对于各类农作物以及农耕活动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1]。把二十四节气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可以帮助幼儿在了解农作物以及农耕活动的同时,使他们能够更加热爱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能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第二,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勃发精神,侧面提升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第三,有利于推动家校共育的发展。幼儿教育并非只是幼儿园的工作,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合。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比如,可以让幼儿家长带领幼儿在谷雨这一节气的时候,一起种植一些蔬菜水果,在帮助幼儿感受节气的同时,也促进了家校共育的开展。最后,有利于增强幼儿的社会责任感。把二十四节气与幼儿劳动教育相结合,能够帮助幼儿了解到劳动的意义,能够在各项劳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逐步明确自身的责任以及在家庭中的定位,可以在日常主动参与到家庭劳动之中,使幼儿可以逐步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2.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幼儿园劳动育人实践原则
2.1以自然为依据
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幼儿园在开展劳动育人工作时,还需要以自然为依据,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并可以在这一基础上为幼儿安排合适的劳动时间。比如,在春耕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去进行种植,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规律。在夏天的时候,教师则可以依据相应的节气,带领幼儿一起开展一些传统的民间类型游戏,比如带领学生划旱龙舟等[2]。在秋天的时候,则可以带领幼儿寻找幼儿园里的树叶,让幼儿利用树叶去进行创作,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冬天的时候,则可以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包饺子等活动,使幼儿能够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感受其背后的自然规律。
2.2以幼儿为本
以幼儿为本是幼儿园在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开展劳动育人实践时所需要遵循的一项基础原则。基于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开展相应的劳动实践工作中,还需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能够结合幼儿本身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把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内容合理融入其中,在帮助幼儿感受二十四节气的同时,也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同时,基于这一原则开展,劳动育人实践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需要注重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可以主动参与其中,能够更加快乐自主地进行探索,去感受二十四节气与劳动的魅力,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打下一个更加牢固的基础。
2.3以文化为纽带
我国是拥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其物质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都十分的丰富,这为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教师可以在过程中融入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各类民俗知识以及文学典故等,让幼儿在感受到节气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更多其他类型的文化知识,使幼儿可以真正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3.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幼儿园劳动育人实践策略
3.1带领幼儿种植花草
二十四节气对于我国农业活动的开展也产生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时,教师也可以尝试把农耕融入到教学之中,帮助幼儿了解农耕的重要性,知道一颗小小的种子是如何经过生长而成为我们现在所食用的大米和面粉。首先,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为幼儿专门开辟出一个小的种植园地,并可以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对其进行管理。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幼儿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种植的农作物,比如较为常见的西红柿等,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如何进行种植、浇水、灌溉、施肥,然后让幼儿完成其他作物的种植[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灌输农耕与秋收的重要性,还可以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气候适宜种植的植物有哪些。比如,在清明的时候,适当进行种树等,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种植方法,感受节气与农耕之间的联系。在种植完毕后,教师则可以鼓励幼儿对其生长状态进行观察与记录,可以通过文字或者是绘画的方式来实现。通过此类种植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幼儿更加热爱劳动,因为是自己亲自种植,因而幼儿也可以更为珍惜种植的成果,并把这一情感转移到他人身上,明白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除此之外,在过程中,不仅通过对于二十四节气相关内容的融入,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
3.2开展手脑结合劳动
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时,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手脑子相结合的体力劳动,带领幼儿一起去进行科学探索,并在过程中完成劳动,使幼儿了解二十四节气背后所蕴含的科学道理。比如,在春分的时候,有一句俗语“春分到,蛋儿俏。”很多人也会借由这一俗语,在春分的时候开展一种名为竖蛋的游戏。而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就可以尝试把这一游戏引入其中,作为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煮熟的鸡蛋,并为幼儿展示如何把鸡蛋竖起来。接着,可以让幼儿进行尝试,同时教师需要告知幼儿,如果鸡蛋发生破损,可以直接吃掉,不能够浪费粮食。通过这一寓教于乐的游戏方式,幼儿教师对于春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4]。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幼儿猜一猜为什么古人会在春分的时候玩这个游戏呢?这时幼儿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可以为幼儿介绍其背后的原理,并让幼儿尝试借助卡片把气球尝试立住。在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劳作去完成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并且可以了解到其中的科学道理。
3.3开展主题亲子活动
幼儿教育的开展除了幼儿教师外,家庭的作用也是十分关键的。因此,在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开展幼儿园劳动实践时,幼儿园可以进行主题亲子活动,使幼儿的家庭也能够参与到幼儿的劳动教育之中。比如,在春分这一节气的时候,幼儿园可以组织一场名为快乐迎春分的主题活动,在这一天邀请幼儿家长到幼儿园一起与幼儿制作手工风筝,并在制作完成后一起进行放飞。在过程中,幼儿不仅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可以在后续娱乐的过程中亲近大自然。再比如,幼儿园可以在立夏的时候,开展快乐立夏活动,让幼儿家长到幼儿园与幼儿一起进行剥豌豆以及吃立夏面等各类活动,去感受立夏这一节气背后的传统习俗。在秋分的时候,可以开展秋收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及其家长一起去参观丰收的景象,让幼儿在感受秋季风光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劳动的收获与意义。在冬季的时候,则可以组织幼儿与家长一起包饺子,去感受冬天所特有的气息。通过此类主题亲子活动的开展,能够丰富幼儿的视野,使幼儿对二十四节气背后的传统风俗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积累了幼儿的知识与经验,还加强了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
3.4开展食育劳动课程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不仅如此我国的美食文化也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从我国各类节日中也不难看出其背后往往都有相应的特色美食,各个城市也都有当地的特色美食文化。因此,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时,教师可以把美食文化融入其中,让幼儿能够在相应的节气中去制作特色的美食,并亲自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劳动教育与二十四节气之间的深度融合。比如,在冬至这天的时候,北方地区的人习惯吃饺子。基于这一习俗,幼儿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包饺子。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幼儿简单地介绍一下冬至这一节气,帮助幼儿了解冬至实际上也可以被称之为日南至,并且冬至不仅仅是一个节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甚至在我国古代还有冬至大如年这样的说法。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冬至与吃饺子之间的关系,幼儿教师也可以为幼儿播放张仲景的故事,使幼儿能够了解这一习俗背后的历史典故,了解冬至吃饺子的由来。了解完毕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包饺子,为幼儿示范正确的包饺子方式,让幼儿能够正确掌握包饺子的方法。通过食育劳动课程的开展,能够帮助幼儿更为直观地了解到二十四节气相关内容,并且也在无形中帮助幼儿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
结语:总之,二十四节气背景下幼儿园劳动育人实践的开展,还需要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入手。教师需要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劳动教育进行融合,使幼儿在感受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实现幼儿的全方位成长。
参考文献:
[1]韩燕雨,迟澄. 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 [J]. 天津教育, 2022, (35): 117-119.
[2]陈舒倩. 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园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 [J]. 第二课堂(D), 2024, (06): 80-81.
[3]吕春悦.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劳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 读写算, 2024, (25): 80-82.
[4]是春英. 立足二十四节气 做好幼儿劳动教育 [J]. 新智慧, 2023, (35):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