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绘本,让数学知识学习和情感教育相得益彰——“数学绘本阅读:慌张先生 ”教学案例及评析

期刊: 理想家 DOI: PDF下载

黄斌

兰州市城关区华辰小学 730000

摘要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 维能力、实践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图文并茂、形象生 动的数学绘本不仅有数学的知识性,有文学的趣味性,还具 有情感的教育性。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和热爱数学的好媒介。 尤其是一二年级学生,绘本故事中丰富的图画、贴近生活的 情境能牢牢抓住儿童的天性,合理利用数学绘本对低年级学 生数学学习、情感教育都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绘本阅读;寓教于乐

正文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特点,往往对抽象的数学内 容感到枯燥、难以理解,而数学绘本以图文并茂的数学知识 呈现、贴近生活的趣味故事内容和色彩丰富的直观图画形 式,顺应了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能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 激发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数学绘本将数学知识和思 想方法融入故事情节,链接了学生的经验世界,让枯燥的数 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顺应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在 阅读中观察,在观察中思辨,在思辨中探索,能够促进学生 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理解,而且从跨学科的角度考虑,有利


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1]

《慌张先生》这本绘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不仅能 让孩子们认识钟表,学会如何看钟表上的时刻,还能让孩子 们体会合理安排时间,学会时间管理是多么重要。

一、在阅读中认识钟表,会认整时 教学片段一:

观察绘本书上的钟表模型,学生也可以观察自己的钟表 模型

师:这本书上有一个独特的小物件,你发现了吗? 生:钟表。

师:你还在哪儿见过钟表?钟表上有什么?你能为大家 介绍一下吗?

 1:钟表上有 12 个数字,有时针、分针、还有小格子。  2:时针短、胖,分针细、长。

师:你能读出下面几个钟表表示几时吗?教师出示整时 图片,如下:

 

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钟表上的时刻, 师生对话认识整 时。


生:第三个钟表是 12 时。

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时针指向 12,分针也指向 12,就是 12 时。

师:你们说的真准确!下面在自己钟表上拨整时,想拨 几时就拨几时,然后和同桌交流,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 你拨的是几时。

学生操作、活动、交流。

师:刚才你们拨的又正确,说的又清楚,真不错!那钟 表上是如何表示整时的呢?

生:分针指向 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二、细读绘本,再认时刻 教学片段二:

师:仔细看布基先生家的表,现在的时刻,你认识吗?

 

 

 

学生普遍出现了两种答案,4  2 分和 4  10 分,教师 不着急评价,先请他们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组织学 生讨论:你认为到底是 4 时几分呢?


 1:我认为是 4  10 分而不是 4  2 分。分针虽然指  2,但并不表示 2 分,而是 10 分。 因为里面有 10 个小格 子。

 2:分针走每一个小格就是 1 分钟,走 1 个大格就是 5 分钟,从 12  2 是两个大格,也就是 5+5=10 分钟。

师:你说的这些对我们认读时间很重要,我们在自己的 钟表上也数一数,从 12  1 这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

生:5 个小格。

师:还有几到几里也是 5 个小格?在钟表上指一指,和 同桌说一说。

学生交流后发现,每一个大格里都有 5 个小格。

师:你们总结的真到位!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走 1  格是 5 分。布基先生家的钟表到底是 4 时几分呢?

生:4  10 分。

教师追问:为什么是 4  10 分,谁能再讲讲,我希望 是刚才觉得是 4  2 分的同学能讲讲。 ……

师:如果分针从 12 开始转,分别转到下面的这些位置, 你能知道现在经过了多少分吗?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填写。

 


学生思考后交流,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想法。

【评析】《慌张先生》是一本和时间认识有关的绘本故 事。绘本中不断出现用钟表表盘表示的时刻,来帮助孩子们 认识钟表、会认读时刻。在具有生活情境下的数学知识对低 段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也能体会到钟表的用处。知识学 习不能离开生活,而认识钟表也是为生活服务。在绘本故事 这个有趣、有效的情境下,逐步引导孩子们去发现数学知识, 提出一些探讨性的问题,引发学生质疑、讨论、思考,在说 理、观察、动手操作中,让学生有所收获,丰富学生的认知。 三、再读绘本,突破难点

教学片段三:

 

 

教师适时引导:布基先生看看表,4  40 分了,要准备 出门了,可慌张先生还在睡午觉。这时,教师引出问题:孩 子们,你们也能拨出 4  40 分这个时刻吗?

学生尝试拨钟表模型,然后比较这两种钟面,如下图:


 

 

 

 

 

 

 1                           2 师:他们的表示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分针都指向 8,表示 40 分,但是时针指的位置却 不同。

 2:第一个时针指向 4,第二个时针指向 4  5 中间, 快靠近 5 了。

师:那你觉得谁表示的对呢? 学生各抒己见。

师:学会观察对我们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我们再来观察 一个转动的钟表,或许你能有所发现,你就能知道刚才谁说 的有道理。

教师出示一个转动的钟表(如下图 提示学生:仔细 观察时针和分针在转动时,它们的位置是如何变化的?

 

 

转动


 

 

 

 

生:分针转了半圈,时针才转了一大格的一半。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你们的发现也特别有价值,那 想一想,分针继续转下去,转完剩下的半圈,时针的位置会 怎样变化?

学生可能会说时针就转到 1 了。

教师继续出示转动的钟表(如下图),让孩子们继续观 察,再说说你的发现。

 

 

转动

 

 

 

 

生:分针又转了半圈,时针最后转向 1 了。

师:分针从 12 开始,转一圈,又回到 12,在这个过程 中,时针是怎么转的?

 1:时针会从 12 转到 1。

 2:时针会转一个大格。

教师继续引导,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分针转一 圈的同时,时针转了一大格,分针转一圈是多长时间?生: 60 分钟,时针转 1 大格是多长时间?生:1 小时,那么关于 分针和时针的关系,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1 小时=60 分钟

回到刚才 4  40 分的表示问题,教师:现在再想想,4


 

 

 

 

 40 分到底该怎样表示?

学生认可第二种表示方法,并让他们再简单说一说道 理。 ……

【评析】低段学生在学习认识钟表时,对于几时几分的 表示容易出错,尤其是时针的位置容易出错,这也是学生理 解上的难点,所以借助《慌张先生》绘本故事中出现的非整 时的时刻,引出具有探讨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质疑,再 通过观察动态钟表,帮助学生理解分针和时针转动时的关 系,从而更好的突破难点。在这里,教师抓住故事中的数学 知识,展开拓展与学习,有效利用绘本资源,抓住学生学情, 激发认知冲突,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 念。

四、精读绘本,体会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合理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片段四:

整本绘本阅读结束后,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孩子们,时 间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流逝,大树村的居民们都在为观看晚上 的表演准备着,可有一个人却不同,是谁呢?

学生齐声说:慌张先生。

师:慌张先生是怎么做的呢?

 1:他总是睡觉,6 点就要表演了,他 5  15 分才起 床,他一路急急忙忙的跑,还摔了一跤。

 2:别人都早早准备,不慌不忙的洗漱、穿衣、准备


 

 

 

 

吃的,然后早早出门。可是慌张先生却一直在睡觉,等到他 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了,慌慌张张的跑到剧院,结果还穿错了 表演的衣服,让大家都笑话他。

 3:慌张先生睡觉时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大树村的其 他居民悠闲的去剧院,还能看到美丽的风景,可是慌张先生 却没有心情去观赏美景,因为他把时间都浪费了,他心理肯 定着急。

 4:如果慌张先生不睡那么长时间的觉,他也能像大 树村其他居民一样,就能早点去剧院,就不会慌慌张张出错 了。 ……

师:你们说的太对了,做事情前要提前准备,不能浪费 时间,所以,合理安排时间非常重要。那么,你能为你合理 安排时间吗?如果明天是星期六,你会怎么安排你的一天 呢?  己试着画一画、写一写。

学生把自己的一天进行合理安排,学生作业展示,然后 赏析。

【评析】学生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学习惯、学 做人,思想品德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必不可 少的。有效利用《慌张先生》这本绘本能启到很好的寓教于 乐的作用。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慌张先生的 行为和大树村其他居民的行为,在比对中感受合理安排时间 的重要性,体会浪费时间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从而让孩子们


 

 

 

 

有所感悟,有所反思。再通过“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天 ”的活 动,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学会合理管理自己,对孩子的受益 会更大。

反思总结这节数学绘本课,这堂课有两条主线,一条线 是慌张先生浪费时间,最后慌慌张张赶到剧场却搞砸了演出 的故事情节阅读,体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另一条线是认识钟表、认识整时、认识几时几分、感受时和 分的关系的数学知识学习。本节课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 活动、质疑讨论充分、深刻、情感教育丰富、深入。教师通 过故事情节的层层推进,用质疑引发学生讨论、思考、学习 钟表上的知识,用对话的形式让学生领悟到“做事前要合理 安排时间,有计划、有准备,才能有条不紊 ”“ 时间一去不 复返,不能浪费时间 ”的道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树 立正确的价值观。整个教学过程让知识学习与情感教育相得 益彰。

在教学中,也有遗憾。课堂内容丰富,既要阅读绘本、 又要讨论学习知识,课堂时间紧张。如果能借助时间轴把人 物做的事情呈现出来,则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时间的连续性和 时间的流逝,也更能对比出慌张先生和大树村其他居民对个 人时间管理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结果,孩子们的情感体会会 更加深刻。


 

 

 

 

四、结语

与传统教学相比,绘本教学不仅能让课堂取得良好的效 果,还是学生通往数学王国的独特道路。选取合适的绘本阅 读,还可以帮助低段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绘本 为情感激发的线索,引导孩子们积极进入角色,唤起孩子们 对主人公行为背后的积极思考。孩子们的社会性得到良好发 展, 自我管理能力就能日渐增强起来。

 

 

 

 

参考文献

[1]牛献礼.用数学阅读开启学生的“识图 ”之旅[J].小学教 学(数学版).2024

 

 

本文章系甘肃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 2020 年课题 《低年级班级管理中运用绘本阅读提高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与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GS[2020]GHB0067) 的阶 段性成果之一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