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倩

西安市雁塔区第二学校 7100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与思考。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强化师生互动与生生合作,实现教学过程的全程评价与及时反馈,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实践;思考

正文



引言

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其成为具有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良好表达能力的人才,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教、学、评一体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的意义

1.1有助于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领域中,评价方式长久以来都显得相对单一,其重心往往聚焦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考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这种“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能误导教师对于教学效果的准确判断。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正逐渐崭露头角,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

1.2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教师角色的深刻转变,他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转变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一转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更需要他们拥有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和卓越的教学能力,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1.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思辨能力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需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培养思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同时,通过全程评价和及时反馈,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显著的问题

在一些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或学校,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可能受到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导致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此外,对于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如何确保他们都能从这一教学模式中受益,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2评价体系的构建尚需完善

虽然教、学、评一体化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同时,如何平衡不同评价方式之间的权重,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2.3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也面临着挑战

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可能缺乏相关的培训和实践经验,难以有效实施这一教学模式。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是推广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

3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的特点

3.1强调全过程的动态评价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评价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学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形成了一种全过程的动态评价机制。这种机制要求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通过这种动态评价,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及时的反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改进。

3.2注重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融合

教、学、评一体化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即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养。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口头表达、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4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的策略

4.1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在当今教育领域,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路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深化与落实,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持续发展不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成为了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应当承担起组织并推动教师培训活动的重任。这些活动应当定期举行,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培训过程中,学校可以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他们不仅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他们的分享,教师可以了解到教育前沿的动态,学习到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创新元素,以及如何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除了外部专家的指导,学校还应鼓励教师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组成学习小组或研究团队,共同探讨教学难题,分享成功案例,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这种内部交流不仅能够增强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力。此外,教师个人的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同样重要。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如在线课程、研讨会、工作坊等。通过这些途径,教师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技术。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和提炼。

4.2优化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学校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评价过程应公开透明,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通过优化评价体系,教师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学校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观察、记录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并改进学习中的不足。总结性评价则在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此外,学校还可以引入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风格,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使评价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同时,评价结果的应用也应多样化,不仅用于学生的学业成绩评定,还可以作为教师教学改进和学校教育决策的依据。

结语

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通过将教学、学习和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然而,这一过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资源分配不均、评价体系的构建尚需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等。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寻找更加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琴琴.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的策略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3(8):19-21.

2]王春迪.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的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之友,2023(8):6-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