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郝鹏鸽

杨陵区第一实验学校 712100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是提高课堂互动性和深化学生理解的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策略。通过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的分析,发现许多课堂上存在学生提问不积极、问题意识薄弱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培养策略,包括通过设立问题情境、鼓励自主探索、实施合作学习和提供反馈等方法。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高他们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质量。研究表明,注重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课堂参与度,从而推动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提问能力、课堂互动、自主探索

正文


引言:

在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敏感性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而提问能力则是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还能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学习效率。然而,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中,许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表现出较低的参与度和不够积极的提问行为,这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思维发展。因此,探讨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本文将从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现状,探讨具体策略,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理论基础

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是学生认知发展和课堂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心理学中,问题意识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问题的敏感性及其主动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它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基础。研究表明,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更能够主动识别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在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上表现得更加突出。提问能力则是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富有深度的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涉及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态度。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课堂讨论,促进知识的深入探讨,并增强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1]

理论基础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逐步实现的,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认知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则强调,学生通过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其提问能力,从而促进其更高层次的认知发展。此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到,通过主动提出和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不仅能够促进其数学思维的发展,还能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为学生在未来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结合这些理论基础,教师可以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提问技巧,从而实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现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现状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一方面,尽管新课程标准和教育改革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仍表现出较低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往往依赖教师的引导和问题设定,导致课堂讨论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突出,导致课堂互动的机会减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质疑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2]。另一方面,虽然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尝试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和激发学生思考来提升问题意识,但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面临诸多挑战,如课堂时间有限、教学目标模糊、学生参与度不高等。

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处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支持,导致课堂上问题的处理往往流于表面,未能真正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学生在提问过程中也受到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影响,许多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是否“正确”或“有价值”产生了困惑,进而抑制了他们的提问欲望。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现状表明,虽然一些进展已取得,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和提问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策略

(一)设立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设立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策略,通过创造贴近生活且具有挑战性的情境,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兴趣爱好或实际问题相关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实际的应用场景,如购物打折、旅行预算等,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能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敏感度和思考深度。

教师还可以利用故事情境、游戏化任务或情境模拟等方式,为学生设立有趣的情境,引导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和讨论。这种情境设置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需要注意情境设计的适宜性和复杂度,确保情境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他们朝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迈进。通过设立富有创意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教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思考空间,从而促进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探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3]

(二)鼓励自主探索与深度思考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允许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主动寻找答案,并进行深度思考。通过设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能够超越表层知识,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还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式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或个人研究中自主探索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完善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自主探索还需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例如参考书籍、在线资料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资源的支持下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思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风格,为他们设计符合其个人需求的学习任务,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效果。通过鼓励自主探索与深度思考,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更高层次的认知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实施合作学习以促进互动与提问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任务,每个小组需要共同讨论、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还要听取他人的意见,从而发现更多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合作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挑战彼此的想法,并在讨论中逐步完善自己的理解。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学会如何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听和整合不同的意见。

为了有效实施合作学习,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小组任务,确保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以激发学生的讨论和探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合作目标和评价标准,确保每个学生在合作过程中都能积极参与并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教师还应定期进行小组反馈和反思,帮助学生总结合作学习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实施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提问,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四)提供及时反馈以提升提问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提问的即时回应,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为例,例如,在讲解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类型的问题,如方程组的解法步骤、方程组的应用实例等。教师应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及时进行有效反馈,指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办法。这种及时反馈不仅包括对具体问题的直接回答,还应涉及如何改进问题的深度和准确性。比如,若学生提出的问题模糊或不够清晰,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引导和提示,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重点,鼓励他们重新组织问题,使其更具针对性。

教师应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从而帮助学生改进提问技巧。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范例,展示高质量的问题如何促使深入的思考和有效的解答。例如,在学生询问“如何解决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步骤,并提供详细的解答示范。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解答了学生的疑问,还提升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及时反馈还应包括对学生提问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哪些问题得到了解答,哪些还需要改进。通过这种即时的互动和反馈,学生能够不断调整和提升自己的提问质量,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综合以上策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还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不断实践。通过设立问题情境、鼓励自主探索、实施合作学习和提供及时反馈,教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萍.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 2023(22):69-71.

[2]邵潇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4-07-27].DOI:CNKI:CDMD:2.1012.292694.

[3]陈德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 2008(12):2.

[4]张仁辉.从能解到会问——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课外阅读:中下, 20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