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物角创设,支持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摘要
关键词
植物角 教育 自主学习
正文
在幼儿园和班级中,植物角是常见的区角,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角作为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宝地。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子管理、动手操作的过程和机会。植物角的创设要能够适应幼儿的兴趣、需要,可以让幼儿与之互动、不断链接,进而积极主动的探索周围世界,为幼儿自由、自主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合理的创设自然植物角,给幼儿提供一个能自由观察和探究自然的环境,引发、支持幼儿发生主动探索,从而实现自主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使幼儿园真正做到环境为幼儿服务,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不同,调整植物角的教育目标
不同年龄班幼儿因其心理和生理发育的不断变化,在认知、表达、学习等能力发展方面都呈现出各自的年龄特点。教师应了解幼并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以不同学习方式开展植物角的活动。例如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占主导,喜欢游戏、爱模仿,游戏的贯穿更能够调动他们的兴趣,并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活动“菜菜园”中,教师以“我和蔬菜一起玩”为活动的主脉络开展了多个游戏活动,在“我和植物朋友一起上幼儿园”游戏中,幼儿自己介绍自己带来的蔬菜,照顾自己带来的之物,帮助小班入园初期的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爱心;中大班幼儿便要注重幼儿的观察过程以及在过程中的发现,能够使用自己的方式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过程或全过程进行记录,并且能够积极的和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内容。大班的幼儿还应增强实验性,如种子在水、土、沙等不同环境中的发芽实验、避光性实验、根茎吸水实验等等。
二、根据场地实际,创设一体化的植物角环境
《刚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宽松的精神环境,切实需要的物质环境都有利于幼儿从心理上建立安全感,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这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还有利于帮助幼儿的内在潜能的激发。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可以根据自己的场地情况,创设适宜、方便幼儿种植、观察的区域。既可以体现幼儿园环境特色教育理念,又可以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发觉幼儿的内在能力。例如可以在有阳光的角落,留出一片土地,打造符合幼儿园特色的景观,划分出不同的种植区、养殖区、堆肥区、观赏区等等,使其融入幼儿园的整体生态环境,方便幼儿进行观察、探索和学习的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另外班级中创设植物区,打造植物角的环境特色,兼顾种植、探索、观察的作用外,可以实现更多的教育功能。幼儿园、班级两者自然的环境相呼应,使幼儿在一体化的环境中探索、学习,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除此之外,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与植物角游戏相适应的良好的精神环境,宽松的精神环境能够使幼儿愉快、主动、身心和谐的发展。
三、根据幼儿的兴趣以植物角为依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实现幼儿自主学习
幼儿的学习适宜直接经验为基础,同时,他们作为一个有机体,以整体的方式去感受和表达对世界得到整体的认识,因此整合对幼儿园教育非常重要,“整合”是一种活动模式,强调活动内容的有机联系,注重教育目标、教育形式的整体性。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以植物角为依托,开展整合教育活动,更多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认可、被信任和支持,从而促建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
1、 尊重幼儿给幼儿大胆想象创造空间
在植物角的整合动中,教师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并给于适时的鼓励认可,给与幼儿正向的积极的评价。使幼儿潜移默化的学会欣赏、学会尊重,敢于大胆的想象提出问题。例如,在小班“菜菜园”的活动中, 幼儿在探索洋葱的时候,把洋葱扒了一地,作为教师没有批评幼儿弄脏了卫生,而是用惊喜的眼神问小朋友:“你的小手真能干,你有什么发现吗?”幼儿原本紧张的脸上一下就露出了笑容,高兴的说:“老师,这个菜有好多层啊,我弄开一层里面还有一层,我都不知道有多少层了。”幼儿还提出了很多问题:胡萝卜为什么是橘红色的?丝瓜长在哪里的,为什么能长那么长?南瓜为什么长得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颜色也不一样?桔子皮里的白丝丝能吃吗?苹果是苹果的种子吗?幼儿的问题和兴趣往往和成年人不同,教师尊重幼儿的想法,正面回应幼儿提出的问题,会使幼儿拥有安全感,这是幼儿真是、客观、主动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的重要保证。以尊重保护独特,以真诚激发主动、以支持赢得收获,只有教师能够看到幼儿的亮点,认可幼儿的探索活动,他们才能够大胆尝试、主动发展。
2、 注意观察识别幼儿的兴趣
赏识、尊重幼儿的兴趣,是要建立在对于孩子原有经验、原有水平了解的基础上。如在小班“菜菜园”的活动中,幼儿发现,有些菜拿到幼儿园很快就蔫了,如芹菜、小白菜油菜等,有的菜放很长时间都会保持原来的样子,如土豆、红薯、萝卜等。于是老师和小朋友进行了科学探究,一起准备了水瓶,将已经蔫了的芹菜放到水瓶中,不久,幼儿发现蔫了的芹菜变得挺拔,叶子也都舒展开了。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蔬菜是具有吸水性的,在有趣的游戏中获得知识经验。在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幼儿的兴趣,通过游戏实验帮助幼儿建立新的经验,这样的识别和和幼儿的发展过程是最有效的。
3、 放开手支持幼儿自主决定活动内容
当幼儿能够决策自己行为的时侯,幼儿的主动性才能够最大程度的被激发出来。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 ,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可以做决定的机会。如在大班整合活动“有趣的玉米”中,幼儿对秋天丰收的季节对玉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班级中专门建立了研究玉米的实验基地。他们开始在基地解剖玉米粒,发现玉米粒的基本结构,它的外表有一层保护膜,膜里面有厚厚的肉,中间还有一个长条形的芯;在研究玉米的食用方法时,孩子们自己剥玉米粒、磨玉米,尝试研制玉米汁,在伙房叔叔的帮助下大家喝到了自己制作的香甜的玉米汁。通过自己上网找答案、询问爸爸妈妈等手段,了解到玉米有很多种食用方法,可以做成窝头、玉米饼等主食,也可以做成玉米面、玉米糁粥,玉米还可以榨成油用来炒菜等等。玉米吃完以后,还有玉米皮、整根的玉米芯、还有一些玉米须,这些还有能再利用吗?经过孩子们调查发现,玉米须处理干净可以泡水喝,有玉米须茶;玉米皮剪碎可以到堆肥箱进行堆肥再利用;整根的玉米芯被孩子们放到了美工区,做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当他们对玉米的种植产生兴趣的时候,教师为了了解、唤起、激发、推动有的的思维发展,向他们提出了一些合理的问题。如:“你觉得玉米要种在什么地方?”“怎样让玉米发芽更快?”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有效的推动了活动向纵深开展,以质疑的方式帮助幼儿实现了深度学习。她们自行分组尝试了不同的种植方法,有的组直接在土里种下整根玉米、有的将整根玉米泡在水里、有的组将玉米粒种在土里、有的组将玉米粒种在水里、有的组将玉米粒种在沙子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发现他们种植的玉米全都发芽了,整根种在土里的,土以下的部分都发了芽,但是堆在一起很拥挤;整根泡在水里的和泡在水里的玉米粒也发芽了,但看上去有点弱小;种在土里和沙子里的都很好长得也很强壮。它们虽然都发芽了,通过孩子的观察发现它们发芽的时间却是不样的,泡在水里的发芽早一些,种在土里和沙子里的发芽晚一些。在长时间的研究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和积极性。教师和幼儿共同丰富了多样的探究材料,各种颜色、口味的玉米、各种玉米制品、解刨工具、石磨等等,这些丰富的游戏材料,给与幼儿充分的感知与操作、体验与探索、想象与创造、交往与交流的基础和空间,符合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学习特点,为幼儿在植物角游戏中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教师深入到幼儿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感知和操作发现植物与食物之间的联系,站在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角度上分析、判断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蕴含得到教育价值以及幼儿的现有水平和能力,支持幼儿成为一名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
四、根据班级情况,优化植物角的创设,最大限度发挥植物角的教育作用
每一位幼儿都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作为教师既要给幼儿提供工具、材料、场地等物质上的支持,又要给与幼儿宽松的精神环境和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支持幼儿在植物角的游戏中积极乐观、大胆自信、从容悠然的主动发展。
1、植物角中幼儿参与活动方式自主化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植物角材料提供及创设要能够使幼儿大量的参与,激发幼儿的兴趣。不同年龄的幼儿参与活动的方式不同,如大班的幼儿可以独立完成植物角的管理工作,值日生进行分工,幼儿亲自照顾植物,幼儿通过劳动幼儿了解能更好的照顾植物的方法:如植物不能总浇水,要看看它的土壤是否潮湿,如果是潮湿的,暂时就可以不用浇水,如果土干了,就要及时的浇水,过程中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提供所需的工具材料,提供宽松开放的空间环境保障幼儿的游戏探索活动顺利完成。幼儿在经历植物的成长过程的同时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对于自己付出的辛苦劳动,在情感上、心理上得到较大的满足,增强了自信心。激发幼儿持续观察、保护植物的热情的同时强化了幼儿主人翁的意识,培养了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以信任为前提、以支持作保障、以空间促发展,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2、植物角创设内容多样实现教育化
幼儿游戏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皆是教育,在的植物角的创设中也不例外。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以环境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如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或是植物生长环境的不同,浇水和不浇水水植物的区别;植物在有阳光和没有阳光的环境中生长是不是一样等。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开展观察活动。如没有光它还能生长吗?没有水还能生长吗?等等。使幼儿在亲自的观察中、探索中得到结论!帮助幼儿养成善于观察和探索的科学素养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3、植物角中用具自然化、环保化
让植物角美起来、活起来的同时还要注重使用材料的选择。引导幼儿能够发现美、创造美,巧妙的使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如从自然中取材,利用各种树枝、树皮、石头等自然物装饰植物角,镂空的萝卜里也可以是种子生长的家;各种各样的瓶子、铁盒都变成、精美、新奇的种植容器。通过幼儿的想象、创意制作,使植物角充满童趣和别样的风采,使幼儿更加的爱观察、爱照顾这里的植物。
4、植物角中空间利用多样化
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中,合理的利用空间是老师们需要思考的内容。植物角往往是利用班级的一个角落来创设,如何让班级的植物角既方便幼儿观察探索,又能将有限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利用呢?如高低错落的悬挂和摆放,增加立体空间的使用率;如爬秧的植物和盆栽植物合理的摆放提高植物的画面感;如按照植物的分类用高低不同的架子陈列便于孩子进行观察和管理等。将有限的场地进行无限的创造,扩展幼儿的探索空间。
在植物角的创设过程中,开放的环境,为幼儿自主发展、主动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支持,教师给与幼儿支持性、激励性的反馈,挖掘幼儿主动生成活动的独特的价值,帮助每位幼儿都能够在植物角的活动中有所发现、都能够有成功的体验,丰富的活动促使幼儿不断的探究、逐渐的深入,在不知不觉红主动学习、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婧等.基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园本教研活动指导手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18.
2. 马虹,李峰,吴彩虹.幼儿主动学习——支架幼儿学习的教育实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钟艳英(1979—),女,汉族,北京人,学历:本科,职称:一级教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机关幼儿园保教干事,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