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红燕 邓秋林

(成都文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400)

摘要

歌唱活动作为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音乐教育活动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的教学存在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颇具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如加强对歌唱活动教学设计的学习、丰富歌唱活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树立正确歌唱教学观、提升教师音乐素养和专业能力等。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关键词

中班歌唱活动;问题;策略研究

正文


一、 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教学现状

(一)歌唱活动教学频率

调查发现,在被接受调查的60名中班幼儿教师中,一周开展一次歌唱活动教学的人数为25人,占比41.67%;两周开展一次歌唱活动教学的教师人数为11人,占比18.33%;一周开展两次歌唱活动教学的人数有20人,占比33.33%,而仅仅只有4人选择三周开展一次歌唱活动教学,占总人数比重的6.67%。从调查数据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一周至少会开展一次歌唱活动教学,这说明歌唱活动教学工作逐渐得到老师们的重视,教学水平在进一步提升,但同样有部分老师开展歌唱活动教学频率不合理,教学的随机性比较强。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开展歌唱活动歌曲题材的选择上,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选择民歌题材占比8.33%;选择流行音乐歌唱题材占比18.33%;选择幼儿教材歌曲占比78.33%,选择童谣题材占比30%;39人会选择动画音乐的歌曲题材,占总调查人数的65%。在歌曲演唱的教学过程中,占比61.67%的幼儿教师选择以齐唱的方式进行教学;占比43.33%的教师选择轮唱的形式演唱;选择独唱方式的教师人数为18名,占比30%;选择合唱的人数为34人,占比56.67%;而选择以卡农和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演唱歌曲的老师分别只有2名和14名,分别占比3.33%和23.33%。

在教学方法上,幼儿教师在开展歌唱活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方法有范唱法、图谱法、游戏法以及故事法,其中经常使用范唱法进行歌唱教学的老师人数有34人,占总人数比重56.67%;运用图谱法教学的人数有11人,占比18.33%;运用游戏法教学的人数有35人,占比58.33%;有20人运用故事法教学,占比33.33%。

(三) 歌唱教学过程设计情况

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通过调查发现在每次歌唱活动教学中有7人经常会进行活动导入环节的设计,占总人数比重的11.67%;有8名教师会进行动作示范环节的设计,占比13.33%;有13人会增加情境创设环节,占比21.67%;有21名教师会进行教唱环节的设计,占比35%,有10名教师会增加游戏环节,占比16.67%;而仅仅只有1名教师会利用辅助材料来进行教学设计,占比1.67%。

在歌唱活动教学设计辅助材料准备情况上,经调查发现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教学过程中,有16人会准备图谱,占比26.67%;有27名老师会为歌唱活动教学准备道具,占比45%;有11人会准备音乐指挥棒,占比18.33%;有35名老师会准备伴奏的相关乐器,占比58.33%;有26名老师会准备音像材料,占比43.33%,如下表所示:

二、中班歌唱活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歌唱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

教师在歌唱活动教学设计上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过程中环节设计较为单一化,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对教唱环节的设计比较重视,但是在活动导入、活动结束、教唱等环节投入精力较少,这回导致歌唱教学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较差,从而不能够更好的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整体效果和质量。第二,通过开展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当前宜宾市X幼儿园部分中班幼儿教师的歌唱活动教学设计方案存在不足之处,活动设计并没有充分结合以往课堂中发现的幼儿学习经验,以幼儿为中心的活动准备设计情况较少,教案的盲目性比较高,对学习经验准备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升。第三,辅助材料作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材料准备的丰富可以有效提高歌唱活动教学的质量。而通过上文的调查数据结果得知,目前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师在歌唱活动教学设计中辅助材料主要有图谱、道具、音像材料、伴奏乐器等,但是教师们主要还是以伴奏乐器为主,很少会利用到多媒体设备和音像材料,这说明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师歌唱活动教学设计中在辅助材料准备上不是很充足,材料过于单一和匮乏。

歌唱活动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

通过对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师的访谈和课堂观察来看,当前X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师在开展歌唱活动教学时,歌曲内容的选择上较为传统和单一,仍然选取一些传统的老歌,并没有充分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艺术兴趣,很多歌曲内容过度侧重于认知,在旋律节奏上不够突出,缺乏一定的趣味性,表面上看老师所选歌曲内容和风格多样化,但实则歌曲内容同质化严重,中班幼儿在参与歌唱活动的积极性受损。另外,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师在开展歌唱活动时运用的教学方法存在单一化、机械化、重复性高[1]的问题。大部分中班幼儿教师只会运用一两种方法,如访谈中老师所提及到的范唱法和图画辅助法,重复性的教唱会逐渐忽略中班幼儿的情感提体验和自主感知,最终导致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教师歌唱教学专业能力不足

从上文中问卷获取出的数据可以说明众多幼儿教师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再加上学历水平的参差不一,导致当前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师歌唱专业技能不足的问题出现,这会影响到X幼儿园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教学的实施情况。究其原因发现是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繁琐性,下班放假不仅要写教案、笔记等,还要时不时的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面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再学习很多幼儿教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师歌唱教学专业能力不足还表现在音乐技能上,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的音乐技能水平普遍较差,教师们音乐的感知力、欣赏力、表现力、创造力较低,面对一些歌曲作品教师都不是非常熟悉,不能够很好的感受其艺术魅力,无法引导幼儿们去学习和感知。比如中班幼儿教师运用范唱法时往往过于重视音准、节奏、歌词是否清晰,而忽略了片段歌曲内容所体现的表情、肢体语言的配合;在提问环节中仍然以教师自身为主体,并站在成人审美的角度,通常只会出现如“声音高一点”、“声音大一点”等这种单一化的评价方式,很少会关注到幼儿们在学习歌唱过程中的肢体动作、表情内容、情感表现等。

三、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歌唱活动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对歌唱活动教学设计的学习

幼儿园应该采取科学合理化的措施来完善歌唱活动教学设计机制,加强对歌唱活动教学设计的学习。首先,幼儿教师应该提高自身对歌唱活动的认知程度,加强对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教学设计的学习,重视培养幼儿们的情感发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灵活的对教案以及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利用更多更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歌唱活动教学设计,在每次开展歌唱活动时充分考虑到中班幼儿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内容要配合中班幼儿们的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不断思考和探索如何更好的进行歌唱活动教学设计,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指导策略不断进行实践和反思,改善歌唱活动设计的质量。[2]幼儿园应该满足和支持中班幼儿教师的歌唱活动教学设计物质需求,储备丰富的歌唱活动教学设计准备材料,为中班幼儿教师开展歌唱活动教学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提升教学的高效性。同时,幼儿园还应积极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管理体系,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歌唱活动教学设计的小组,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教学交流会,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教学的设计工作。

)丰富教学方法和内容

歌唱并不是一种单一性的艺术活动,而是与其它领域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歌唱活动既要保持歌唱性,也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性。针对教学方法单一化的问题,在今后的歌唱活动教学实施过程中,中班幼儿教师可以将舞蹈、律动、情景表演等元素引入到歌唱活动中来,在教授中班幼儿学习歌曲的时候利用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贯通。另外,在歌唱活动中,中班幼儿教师还可以采取不同的演唱形式,如合唱、轮唱、分组唱、分声部唱、卡农等,以此来增加整个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内容上,中班幼儿教师在选择歌曲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思考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是否匹配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纲要》中更是提出幼儿音乐活动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艺术与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四个领域要互相渗透。因此中班幼儿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注重内容和文字的趣味性,从幼儿们感兴趣的角度出发,适当选取一些歌词幽默有趣、节奏鲜明的歌曲,如《幸福拍手歌》、《牛奶三明治》、《三只猴子》、《森林音乐家 等,此外,还可以涉及一点戏曲风格的歌曲,如《戏说脸谱京歌、《锄草豫剧唱段、《咏柳黄梅戏唱段等,以此来丰富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教学的内容。

(三) 提升教师音乐素养和专业能力

提升音乐素养最为基础的内容就是丰富和积累自身歌唱理论知识,幼儿教师首先要重新对学习歌唱知识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不断学习和丰富自身声乐、乐理等基础知识才是提高歌唱能力的关键所在。[3]其次,教师们应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课余休闲时间,加强学习和巩固音乐技能和理论知识,自发组织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在每次开展歌唱活动教学前对歌曲题材进行乐理分析和歌唱模拟教学,大家相互点评各自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另外,教师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相关歌唱教程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在歌唱专业技能上,天赋虽然会对一个人的歌唱能力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歌唱能力主要还是来源于后天的努力学习和知识积累。因此,教师们要及时转变自身不正确的想法,坚持练习和训练自身歌唱基本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自身歌唱专业技能的不足,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和提高。而幼儿园应该定期开展针对中班幼儿教师歌唱专业能力提升的专项培训活动,根据每一个中班幼儿教师在歌唱专业能力方面的实际情况,对教师们进行个性化的技能培训,提高宜宾市X幼儿园中班幼儿教师在音乐基本知识、歌唱、钢琴弹奏、音乐分析等方面的能力,以此来促进中班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全方面提升。

(四)树立正确歌唱教学观

教师作为幼儿歌唱活动教学的重要载体,树立正确的歌唱教学观是保障教师歌唱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首先,幼儿教师应积极认真的学习和了解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指南》指导文件,熟悉文件中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应用到实际的幼儿歌唱活动教学工作当中去。教师要注重对幼儿在审美教育过程中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开展符合中班幼儿实际歌唱水平的课程训练;也要尊重幼儿想法和观点,不过度强调歌唱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充分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4]其次,宜幼儿教师应始终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深入了解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每个幼儿不同的实际学习水平,实施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学者优秀的教学理念,形成自身科学合理的歌唱教学观念。

幼儿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儿童歌唱观,使歌唱活动教学的设计更合理,才能通过正确地教学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一是要教师以幼儿为中心,充分尊重幼儿,以幼儿为主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幼儿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解放幼儿的天性与思维。二是要重视幼儿的兴趣,兴趣能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幼儿的注意力持久的集中在歌唱活动中,使幼儿在一种轻松快乐中完成歌唱学习任务,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中班幼儿的歌唱活动教学需要艺术与多种元素的有机结合,科学合理的将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去,有效的提高中班幼儿歌唱活动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激发幼儿们对歌唱活动的学习兴趣,促进歌唱活动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哲.基于体验教学的幼儿园歌唱活动的行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

[2] 安金雨.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13-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