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叙事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课程 民族民间游戏 藏族文化
正文
二、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1、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融合了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藏民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藏传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藏族民间游戏在这样的文化大环境下产生,形式内容丰富多样。藏族民间游戏的种类多样包括“冈朵”、赛马、射箭、摔跤、抱石头等竞技类游戏;“克朗球”、掷骰子、羊拐、藏牌、“特尔格”等益智游戏;放风筝、检“阿朵”、活泥巴、找牛犊、“乌朵”等娱乐游戏;“格言”、猜谜语、绕口令、民谣等语言类游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藏民族汉化趋势逐渐明显,为了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及接受外来文化的挑战,进行专门的、系统的民族文化教育,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继续发展。藏族民间游戏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藏族幼儿教育也应当根据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对自身的民族文化进行反思和审视。
2、本地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都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事业进步较大,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以教师为中心、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内容小学化、家长不重视,幼儿园课程随意性较大等问题。此外,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数量不断增加,幼儿教师师资力量也不断增强。但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由于长期积累下来的教育问题较多,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大多“照搬”大城市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没有考虑到地区文化和民族特色,也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幼儿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刚起步,吸收借鉴先进的教育经验十分有必要,但忽略自身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并不可取。藏族民间游戏源于藏族优秀文化,是藏区独有的游戏活动,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将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能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幼儿园的特发发展,对传承和发展藏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灵活巧妙、因地制宜地将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实现学前教育本土化,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少数民族众多且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地区幼儿教育应当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开发本地特色资源,结合时代发展潮流,才能提升当地幼儿教育的水平。
3、藏族民间游戏的教育意义
0-6岁时幼儿知、情、意、行发展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巨大。藏族民间游戏是在藏族人民长期生产和发展的游牧过程中产生的,与藏族人民生活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和人文文化有密切关系,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民族民间游戏。幼儿在开展藏族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到完善,切实做到了“玩中学、玩中求进步”,将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不仅能让幼儿了解本民族文化,热爱自己的民族,产生民族自豪感,还对幼儿园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4、个人成长经历
笔者在学前教育领域学习7年,本科就读于民族大学,在此期间深刻体会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差距,且笔者有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汉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幼儿园和汉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幼儿园工作经历,切实感受到了藏区幼儿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笔者在藏区幼儿园工作时,看到幼儿园环创中的藏民族文化特色和课程中的民族元素正在逐渐减少或流于表面,许多优秀的民间游戏要么被简化、要么被排除在幼儿园课程之外。
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这一研究,为藏区幼儿园开展将民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探索提供案例支持,为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提供一定的案例依据。。
三、D老师探索将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过程
D老师,性别女,于1994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的一个偏远山村。民族地区的乡村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经济较落后,信息闭塞。其父母均为农民,没上过学,依靠几亩薄田自给自足。父母是都是淳朴的藏民,受汉化程度较低,D老师的成长过程深受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对藏民族的文化和本地区的民间游戏十分熟悉。
(一)在校学习时——有较强的意愿
受教育经历与日后职业理想有很大联系。读书时D老师已感受到了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的问题,心理暗暗树立了以后要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经过高中三年的不懈努力,D老师最终考上了M师范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科。
D老师在求学期间,便开始从有意识地将藏族民间游戏融入自己的活动设计中,在大学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完善活动设计的教案。此外,D老师将在大学所学的知识与家乡的教育现状联系起来时,发现藏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虽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由于师资力量薄弱、社会环境不重视学前教育和信息闭塞等原因,藏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发展速度较慢的问题。因此,为藏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成了D老师学习进步的动力和职业理想,而面对藏区逐渐汉化的现状,D老师开始产生了将所学的教育理论和藏族特色文化相结合的强烈愿望。
(二)幼儿园实习时——观察并收集藏族民间游戏
实习经历是师范生向教师转变的第一步,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工作实践相联系,以及岗位适应的开始。实习期间的所学对职业发展有重要作用。D老师在实习期间,收集了很多藏族民间游戏的资料,为日后的落实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想法奠定了基础。
在D老师实习期间,她了解了幼儿园在将民族民间游戏带入课堂时存在的问题:1.民族民间游戏和普通的游戏没有区别,在进行民族民间游戏前并没有向幼儿传达民族民间游戏中蕴含的文化和价值,只把民族民间游戏当作户外活动的一部分。2.老师们对游戏课程的选择和目标设置单一,课前没有对民间游戏进行评估、改编和排序,盲目地让幼儿进行游戏。3、教师缺乏民间游戏课程的理念。
(三)担任幼儿园配班老师时——积累教学经验,尝试应用
D老师本科毕业后成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A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在这一期间,D老师将收集到的藏族民间游戏资料进行整理,形成教案,并在幼儿园进行实验。
经过D老师和主班老师近两个月的努力,一部分藏民族民间游戏教案完成。D老师将收集到的关于民族民间游戏的资料整理为教案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初步完成教案——修改教案——本班实验——再修改——再实验——形成最终教案”这一过程。。
(四)担任幼儿园主班老师时——在本园推广
课程图形离不开院园所的支持,D老师的想法得到幼儿园的支持,协助D老师完成教案的编写,并在全园进行实验。
D老师完成部分藏族民间游戏教案后,将藏民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这一想法上报给园长,获得了园长的支持。D老师入职一年后,已完成小班、中班、大班的藏族民间游戏教案的完善和实验,并将试验后再次修改的教案交给园长,由园长下发给各班,请各班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进行藏族民间活动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计划。
四、影响藏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应用的因素
1、园长
幼儿园园长是幼儿园课程领导和变革的中心,获得领导的认同十分重要,这能保证民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实施,因此,获得园长的认同是有效解决课程应用上问题的重要方法,也能确保民族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应用的顺利完成。
2、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实施者和参与者,教师们对藏族民族民间文化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效果,教师们对藏族民族民间游戏的认同对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环境对幼儿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园环境对游戏课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A幼儿园的环创包含了部分藏民族特色,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较好的传承作用。但是A幼儿园没有民族民间活动室,也没有民族民间游戏的器材和教具,更多的是比较常见的体育运动器材。
五、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建议
(一)、藏族民族民间游戏课程目标的设置符合幼儿的需要
游戏课程的目标设置需要科学合理,既要符合《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要求,也要全面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与学习特征,及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水平。且目标设置业需要明确清晰,具有较强的目的性。此外,幼儿园课程要适应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也要满足社会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发扬民精神的需要,因此,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要兼顾促进幼儿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两方面。
1、 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为立足点
“以幼儿为本”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宗旨,在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树立幼儿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不能离开“育人”这一根本问题,否则此课程将失去意义,因不符合幼儿发展而遭摈弃。
2、 增加幼儿对藏族文化的体验机会,加强幼儿对藏族文化的认同感
幼儿园的藏族民间游戏课程传递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和体验民族文化,激发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认同感,切实达到“文化普及”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要是以儿童的发展,体现民族特色
1、藏族民族民间游戏课程资源的收集
民族民间游戏收集最直接的方式是走访村寨,也可以向身边的少数民族幼儿园教师交流他们小时候玩的游戏。藏民族在我国的聚集区很多,不同的地区所呈现出来的藏文化不尽相同,不拘泥于一个地区才能收集到更多的民族民间游戏。
2、对民族民间游戏的选择和改编
随着和时代的发展,民族民间游戏也会发展变化,但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不变的,在筛选游戏时要注意取其精华,取其糟粕,选择积极向上的游戏,应该注意游戏本身的民族性,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民族民间游戏的改编要适应幼儿的发展。在改编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改编,在改编内容时要注意减少攻击性较强或者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内容。
(三)、课程实施应整合多种资源,融入多种活动
在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的发展,也要善于运用多种资源,促进民间游戏和家园合作、幼儿园各项活动、环创等的融合。
1、民族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把藏族民族民间游戏编进不同领域的课程中,让幼儿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下,很具自己的需要轻松愉快地接受和学习文化知识。此外,还应该注重把游戏精神融入幼儿园课程。作为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将蕴含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中,既可以体现办园特色,又具有了文化传承的作用。
2、将藏族民间游戏融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
藏族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中应注重与幼儿园各项活动有机结合,民间游戏不仅可以出现在游戏活动中,也可以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感受体验藏族文化。藏族民间游戏可以与幼儿园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等无敌大领域结合起来,在进行藏族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民间游戏背后的文化底蕴,感受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刘焱. 儿童游戏通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柴明佳.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开发和利用个案研究[D].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王蔚. 传统民间游戏开发利用研究[D].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何学萍. 挖掘藏族地域文化开展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探索[J].幼教园地 ,2019(71)
[5]泽旺措.在幼儿园运用藏族民间游戏的研究[J].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