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刘景连

江西省弋阳县中畈中学334400

摘要

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探索欲望,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而资讯科技的介入,也使得中国文言文的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师能够利用现代的信息化课程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协作与奉献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利用电脑的便利,将大量的知识呈现给学生,既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班级

正文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的教育观念也在持续地进行着变革,在这一进程中,我们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越来越明确的要求,这就使得初中语文教师能够根据发展的需要,持续地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持续地将初中语文教学的各种可能进行挖掘,让学生们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积极地进行学习。现代资讯科技的适用范围非常之广,它在各个层面上都有不同的运用,而且效果相当好。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但改变了常规化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充分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浅谈信息技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正面影响

第一,有助于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对学习的构架的理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性与快捷性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将教学的内容及系统简洁地呈现出来,有利于明确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路,提高教学的设计性、前后联系性等,使教学顺畅、高效地进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有助于学生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架构,使其更有效率地进行学习。

第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想视野,开拓思路;因为受到了初中语文教科书因素的制约,所以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所呈现的内容一般都是一成不变的,但其中许多内容都有很大的延伸性和实用性。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为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拓展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思维互动,发掘初中语文的魅力,让他们对初中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断地去探索语文的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第三,有利于丰富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使初中语文的教学不再限于教材的内容,也不再限于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从而为初中语文的教学带来了便利。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对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活状况等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感情和思想,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达到“品百味人生”的目的,从而使中学语文的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更加丰富。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备课

备课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既要准备好教材,又要准备好教学方法等。首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网上收集资料,来充实教师的备课内容;利用微信群组和博客等平台,与广大教师在网上交流,汲取经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还可以组织同学们共同备课,鼓励同学们通过QQ群、校园网平台等方式,把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传达给老师,让同学们有一种成就感,让同学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要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在对学生知识储备、基础能力、思维、学习习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方便地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可以将一些测试题上传到平台,学生在平台完成测试后提交,平台会把学生的测试结果显示出来,方便教师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了解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或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教学法既是一种“教”法,又是一种“学”法。这就是说,在课堂上,老师们不但要考虑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学习。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使教师能更好地结合实际需要,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情境创设,直观教学,游戏教学等。在学习方式上,教师可以依据所需的教学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如《中国石拱桥》备课时,老师用多媒体把卢沟桥与赵州桥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并让他们通过分组讨论,总结出这两个桥梁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景教学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然而在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中.问题不是教师不采用多媒体,而是没有正确使用多媒体。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上课都是在电脑上进行的,一般都是将图片以 PPT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其实老师们都忘了,学校里除了电脑之外,还有投影仪,很多投影仪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进行投影,让学生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把计算机与投影技术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教学。

就拿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来说,老师在教学生读课文《济南的冬天》时,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可先通过计算机设备,在网上为学生查找济南冬季与文段相对应的图画,或录像。上课时,可以先放一放,给学生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在仔细阅读课文的同时,还需要用投影仪,将网上找来的图片,从各个角度展示给学生们看。尤其是对济南冬季风景的一些文字描述,只有通过教师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才能给学生以震撼力,而计算机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的。通过这两种方式,能够给学生一个更完整的课堂印象,学生也能够在济南冬季盛景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阅读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3.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教师们必须要对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起到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清楚地认识到将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的利弊,要始终跟上时代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使自己的教学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与此同时,教师能够按照教学的需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好处。比如,教师要定期对对教学有帮助的信息技术进行关注,或者利用信息技术去吸收一些优质的教学方式,并对自身的知识内容进行补充,从技术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持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中学语文教育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并定期组织老师们的交流和培训,让老师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所以,在学校层面上,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引导教师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持续地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创新,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4.高效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设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系统呈现知识点,并在适当的环节下插入扩展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认识,让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将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离家”这个话题,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情;第二部分,通过背景介绍,通过视频解说,将背景介绍引入课堂;二是了解诗歌的描写,体会诗歌的意境。在此过程中,可适当运用资讯科技,找出适当的配图,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诗中所描述的哀伤与凄凉;三是让学生自己讨论诗中所表达的意境,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表达。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音乐,营造出一个适当的氛围。在讨论结束时,教师可以用视频将诗中所描述的场景展现出来,引入思乡的情绪,鼓励学生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亲人、朋友,进一步升华教学内容。

5.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好重难点内容是教学的瓶颈,只有通过对重难点内容的合理安排,才能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主次,从而更有效地吸收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扫清学习上的障碍。以《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就是要使学生了解描写景物和抒情的手法,以及描写景物和景物的活用。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微课视频,首先以视频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再通过视频的画外音来理解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法特征,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之后,再依次给学生们讲解名词、形容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并可以跟着视频,总结出本课中的词类活用。如“斗折蛇行”中的“斗”、“蛇”都用来作状语,主要是指动作、行为特点;如“潭西南望”,“西南”指的是向西南,用来修饰“望”字,这个方位名词用来作副语,在古代一般都用来表示动静的趋势。利用微课的形式,使学生能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并理解教学内容的难点和要点。

6.利用信息技术,将课程资源整合

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化、信息化的资源也在不断涌现。在目前的课程改革中,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相结合,已经成为了目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目前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所以,目前的初中语文教材改革,就要求学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创新教育观念,运用信息化技术,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充实我们的信息,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提供更高效的服务,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幸福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中学的信息技术课虽非主干学科,却又有别于一般学科。在理论上,它也是一种很强的工具。所有的理论课,都是为实践做准备,而其它的课程,则是用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判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水平,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实验能力,二是应用能力。在构建信息课程时,不仅要对各必修课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要鼓励对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多提出问题,多做练习。教师要做到和学生互相学习,同时又喜欢上课堂,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学资讯教师应透过自身的实践性教学技巧,持续提升自身的素质,让其在教学上跟上时代的步伐。藉此,学员能切身体会到资讯科技之重要及相关教师对其的关怀与重视,进而提升其对资讯科技之兴趣与自信。

7.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预习的效果

如今,因特网技术已深入到每个家庭,大部分的家庭都配备了诸如计算机、平板电脑之类的设备。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学习如何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前对课文内容展开预习,从而提升预习的质量,并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前预习中,这样就能减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时玩游戏的情况,防止学生沉迷于游戏。比如,在教《纪念白求恩》这一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让他们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通过网络,来理解那个时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困难,白求恩在那个时候所做的一切,来理解白求恩,尤其是他在那个时候,所展现出来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由两个、三个同学一起组队进行,这样就可以防止个别同学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不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上进行预习,使学生更加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对白求恩同志的感激之情,从而对教学起到有益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

 

 

 

结语:总之,在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符合学生生活、认知的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减少学生的语文学习坡度,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翠岚.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读写算,2020117831):12-13.

[2]李秋雁.利用信息技術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新作文:教研,20205):1.

[3]朱玲.试论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2):92.

[4] 梁艳.巧用电子白板,让语文课堂高效愉悦[J].华夏教师,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