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审视幼儿园语言领域核心教育价值——以绘本阅读为例
摘要
关键词
《指南》 语言领域 核心教育价值 绘本阅读
正文
正文
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绘本图书走进了幼儿园,纳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什么是绘本呢?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文字的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继的视觉影像。
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核心教育价值是倾听、表达和情绪情感的体验。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绘本阅读非常强调情绪的感受及表达,这与《指南》语言领域的核心目标不谋而合。
幼儿园的绘本阅读包括教师对绘本研究性的阅读;孩子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中的阅读、“好书推荐”形式的持续性阅读活动;区角游戏中的自主阅读等形式。也就是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有益于其一生发展的东西,如:阅读的兴趣、思维的习惯、表达的能力、交流的方式等。
幼儿园在开展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教师往往是拿来主义,不对绘本内容、画面做取舍。将绘本阅读等同于看图讲述、故事教学等传统语言活动,教师说的多,幼儿自主性阅读和创作性阅读不充分,抹煞了孩子们对绘本进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同时教师往往把绘本的故事内容作为教学目标,缺乏对绘本教育目准确的价值判断。在定目标的时候,往往将了解故事内容作为主要目标;教师挖掘绘本内涵教育价值的能力欠缺,教师缺乏投放在专研绘本上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绘本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主要有两种形式,回忆性提问和针对绘本文字提问,这就造成了回答结果非常单调、统一,较呆板的读——问——读现象。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绘本故事中的文本意思,而忽略绘本图画中所给予的丰富内涵及各种信息。长此以往,幼儿对绘本图画中所给予的丰富内涵及各种信息会熟视无睹。
希望通过研究,使幼儿能体验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能够感受情感、乐于表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能帮助教师充分认识绘本阅读集体教学的意义,认识绘本教学对幼儿个体发展的价值,并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挖掘绘本的内在价值,合理设计活动过程及策略,合理设计提问,引发幼儿主动感受、体会、表达,发展思维,掌握绘本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研究教师如何喜欢绘本、读懂绘本、归纳教学思路
绘本特有的趣味性使它成为流行读物,不仅幼儿喜欢读,成人也喜欢读,为教师创设阅读的环境与氛围,通过集体性的绘本阅读活动,使大家对绘本本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在成人身上也一样, 教师在研究学习中,认识了绘本。
(一)让教师喜欢上绘本
我们通过绘本教研,首先关注的不是教师的技能,不是教会教师如何使用绘本上课,而是带教师走进绘本的世界,教师在研究学习中重新认识绘本,让绘本打动老师,让教师在文学中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们挑选了一些优秀的绘本图书《彩虹色的花》、《猜猜我有多爱你》、《跑跑镇》、《动物不该穿衣服》、《花格子大象艾玛》等等,画面直观生动、幽默风趣,文字优美流畅,教师在学习研究中,喜欢上了绘本。
(二)让教师读懂绘本
作为教师一定要先仔细阅读图画书,才能有效地教学。拿到一本绘本,我们该如何带领孩子阅读?我们该怎样做?其前期条件就是教师要读懂绘本。 通过教研,我们把它分为七部:阅读绘本、进行作品分析、了解作者、了解故事背景、 阅读扉页、解析自己的感受、 制定教育目标。
以我园一位教师阅读《不要再笑了 裘裘》为例,进行的绘本分析,她在读完绘本及绘本解析后,
(1)了解了故事的背景:负鼠妈妈要教裘裘装死来逃脱危险,可是裘裘总是忍不住笑出声,无论妈妈扮演什么角色来吓唬他也无济于事。而当危险真的到来的时候,确出现了一幅意想不到的画面——大熊为负鼠的装死而伤心。
(2)了解作者简介:日本著名女艺术家。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现定居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与丈夫和两个儿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在编创故事时,她喜欢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之一,常有意想不到的灵感。主要作品有:《不要再笑了,裘裘!》、《小老鼠和大老虎》、《大象散步的时候》……
(3)绘本解析:
例:故事开始,负鼠妈妈“不许笑”的训练课是在温暖的床上进行的,这个细节的设计预示着这是一堂不会成功的训练课。床是用来睡觉的,不是训练用的垫子,小负鼠在温暖的床上忍不住笑出声来情由可原;翻过一页,场景变化了,小黑板上写着“不许笑”三个字,画家在这儿暗示:负鼠妈妈已经给小负鼠做过了严肃的警示。但画面上小负鼠却在沙发上笑得肚皮朝天,从而使严肃的生存主题与顽皮的童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诙谐有趣的绘画设计刹那间放出了火花.......
(4)通过阅读绘本内容,了解到:每一页中都会有“不许笑”三个字,诙谐有趣的画面,使严肃的生存主题与顽皮的童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更加吸引读者的阅读。大熊张牙舞爪地冲过来了,危险步步逼近,使我们不由得感到了恐惧和担心;翻页后画面情节反转,画家连续用两个对页将构图集中在页面中心,通过大熊与小负鼠的神态、动作对比(请注意,小负鼠在这四页中的姿势与前面训练课上的姿势基本是一致的,只是表情不同罢了),使我们不由得感到了恐惧和担心。再翻页,随着画面的舒展,随着大熊的独白,我们悬起的心才开始放下来,目光也随着画面柔和起来。
(5)通过分析,教师们梳理了绘本阅读集体教学的目标:是使幼儿在绘本背景中,学习自然科学、情感艺术、生活品行、发展思维等各方面能力。老师觉得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情感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三)通过研究,教师归纳出绘本教学的思路
第一种教学思路是绘本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阅读活动,幼儿通过了解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语言能力;第二种思路是要尊重幼儿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抓住绘本中的有教育价值的、幼儿感兴趣的、或者有疑问的内容,引发幼儿大胆设想和推测;第三 在绘本教学中会渗透科学、艺术、社会、健康等其他领域的教育。
二、创设情境,提升幼儿阅读兴趣及自主阅读能力
在绘本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丰富有趣的情境,和适宜的组织、指导形式,及有效的开放性提问。
(一)选择适宜的绘本,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班中创设温馨的图书角,不同的年龄班,图书角的创设也略有不同。小班是包围式的图书区,图书便于幼儿取放,可以放一些靠垫等,使幼儿能够安心、随性的阅读;中大班可以发挥幼儿阅读的自主性,建立“好书推荐”、“图书漂流”等互动性的平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图书的选择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内容简单,情节句型重复、画面主体突出;中班:故事高潮起伏,画面较丰富;大班:故事情节较复杂,画面有细节。此外,还应多多推荐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绘本图书,如《老鼠嫁女》《有用的竹子》《年除夕》等。
(二)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是适合幼儿开展绘本阅读的很好组织方式。
绘本情景阅读是绘本教学最美的教学模式针对绘本图书的故事情节,以游戏为切入点,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以中班绘本《不要再笑了,裘裘》为例:本绘本中有一系列的形容动作的词语,如:闻来闻去、戳来戳去、晃来晃去,我们结合“木头人”的游戏,当老师说道“看谁的立场最坚定”时,所有的小朋友摆好一个姿势不能动,老师在幼儿中间,边说边做动作:闻来闻去、戳来戳去、晃来晃去,在说晃来晃去时真的抱起幼儿,晃来晃去,这是初次的感知体验词语的含义。在模仿大熊发现小负鼠,用这几个动作来验证小负鼠的死活时,我们再次模拟了情境,老师当大熊,小朋友们当小负鼠,再次感知,充分理解的词语的实际意义。在游戏过程中,边游戏边感受,能够清楚、快速的理解词语的实际意义。巧妙的创设游戏情境,激发了幼儿阅读的兴趣。
(三)亲身参与,感悟发现
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发儿童与教师积极互动,投放适宜的道具,让幼儿亲身参与,真实体验。在小班绘本《巨人》中,为了感知巨人超大的脚步,老师们用报纸剪了巨人的大脚印,摆在活动室中,让幼儿尝试跟随巨人的脚步。大大的脚印,使幼儿每走一步要使劲跨跳到下一个脚印,在愉悦的游戏体验中,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并制造悬念明白了为什么巨人走路快的原因。在体验式阅读中,遵循幼儿在阅读中的心理过程“感受、体验、理解、迁移经验、想象表达”的特点。
(四)巧设悬念,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教师要给幼儿留予一定的自主阅读的空间,要注重孩子自主阅读中教师的助推作用。引导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方法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分段引领幼儿阅读的方法。例如《不要再笑了,裘裘》这一书中,教师引领幼儿一起阅读大书“负鼠妈妈教小负鼠逃生的方法”,接下来第二个故事情节中引导幼儿把书翻到9页,自己阅读到12页,与大家一起分享故事内容。在这一环节中,又培养了幼儿认识页码,学会翻书阅读的能力。接下来,老师留有悬念的提问:“小负鼠和大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你猜猜小负鼠会被大熊吃了吗?”再次引导幼儿自己阅读,13-19页,找出故事的答案。
看画面理解,主要培养幼儿的一种观察力、联想力和判断力,即通过观察画面的每个细节,联想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情节,并对故事的前因后果进行推测和判断。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同伴们各自不一的想法会产生碰撞、提出了质疑。老师的作用是,积极推动孩子去发现一些画面中隐藏着的东西,前后连贯的东西,事物与事物之间展现出来的关系。给孩子留更大的思考空间,让孩子意犹未尽,顺利开展系列活动。
(五)教育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如何通过绘本图书”开展有意思的“延伸活动”? 使幼儿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去。在小班绘本《小蓝和小黄》一书中,孩子们通过阅读发现了,黄色和绿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绿色,有的小朋友问,其他颜色混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于是我们在美工区尝试各种颜色的混合,并把幼儿创造出的新颜色编成了其他的绘本《小红和小蓝》、《小黄和小红》等等,幼儿在体验中获得了收获。在中班《不要再笑了,裘裘》这一绘本中,我们一起找寻了不同动物和植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有的靠颜色,有的靠“独特的武器”:倒刺、盔甲等等,我们分别自制了绘本图书,并起名为《动物——保护自己的绝招,《植物——保护自己的绝招》丰富了幼儿的知识。
在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中,老师的作用是,积极推动孩子去发现一些画面中隐藏着的东西,前后连贯的东西,事物与事物之间展现出来的关系。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给孩子留更大的思考空间,让孩子意犹未尽,顺利开展系列活动。
通过绘本阅读的开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的智力包括概括力、理解力、判断力、想象力,可以大大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促进幼儿情绪、社会性的发展。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情绪、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意识、亲社会行为、自规则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希望在我们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与幼儿一起真正走进绘本,润泽童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黄秀娟(1978—),女,汉族,北京人,学历:本科,职称:幼儿园高级教师,北京市丰台区实验幼儿园副园长,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