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
摘要
关键词
中国艺术歌曲、声乐教学、意义作用
正文
引言:艺术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题材,由20世纪欧洲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各大高校音乐学院教学的重要课程内容,对中国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声乐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柱作用。自外国引进的艺术歌曲,在中国历史长河的演变和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以及创新的作用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显著特点就是将“诗词”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其核心也就是所谓的“诗意”与“乐意”的结合通过富有诗情的灵魂,创作出某种特定感情的诗词,然后用音乐的形式给表达出来。在高校声乐这门专业课中,学生普遍认为中国艺术歌曲具有极高的难度,学习的热情也少了不少,使中国艺术歌曲逐渐呈现冷门状态,同时对艺术歌曲本身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知,追求片面化的演唱技巧,忽视中国艺术歌曲本身的意境美与价值美,让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难以顺利地开展进行。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意义价值
1.1文化瑰宝
中国艺术歌曲虽自上世纪由欧洲引入,但经过中国优秀文化的融合及创新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且别具一格的中国艺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中国音乐文化乃至世界声乐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中国艺术歌曲对演奏者的有音感、乐感、奏感以及文化素养有着很高水平的要求,通过学习艺术歌曲,不仅仅能够提高音乐学院学生们的声乐基础,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够在教授中传播着中国优秀文化,让中国艺术歌曲文化在音乐学子们的传播下,走向国际舞台,与世界音乐相融合。
1.2情怀的传承
中国艺术歌曲是“诗”与“乐”的高度交融,我国很多优秀的著名作曲家都是饱怀着浓厚的爱国热情与对我国优秀文学诗词的热爱来进行文学艺术歌曲的创作,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作曲技术,然后加入我国的创作手法以及我国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地方特色,创作出具有中国人民情怀的声乐作品,同时也为中国声乐艺术教学与发展提供丰富的作品养料,让音乐学子感受艺术歌曲的内涵,在提高声乐演唱技巧和艺术修养的同时,领会作曲者的爱国思想。中国艺术歌曲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以及深厚的家国情感是体现我国对民族艺术歌曲情怀的传承。
二、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的作用
2.1 提高声乐演唱的技术
中国艺术歌曲整体没有很大跌宕起伏的剧情演变也没有很突兀的戏剧性因素,因此艺术歌曲的演唱过程中就要求音乐学生们气息的平稳以及持久,不能用力太猛,不能追求高音而忽略了声音、气息的持久性与连贯性,声音要保持清晰圆润,要令听者听得清楚、舒适。同时也不能追求某种唱法技巧而跳出艺术歌曲原有的意境。此外,中国艺术歌的演唱曲除了对声音的控制力有要求外,还有着对音色的把握与选择,也就是说,演唱者要根据对艺术歌曲的内容、意境的理解,对于不同类型的艺术歌曲在自己的多样的音色中选取合适的音色来进行表演,这样才能唱出艺术歌曲的意境美与情感美,对于这方面教学,音乐学子们可以借鉴民族声乐以及中国戏曲的各种演唱技巧,融会贯通来进行精彩的表演。通过学习中国古典艺术歌曲,使用好教师教授的演唱技巧,可以大大提到音乐学子们的中文发音的咬字能力,巩固声乐练习的基本功。
2.2 提高音乐和文化素养
中国艺术歌曲是富含情感的诗词文化与优美旋律的相结合,音乐学子通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学习与演唱,能够在感受民族文化的内涵时体验音乐素养的美。在历史上,中国艺术歌曲的作品大部分是源自于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我国近现代的散文、诗歌、民谣民歌的等等。比如说由张慧生谱曲,由海子创作的《九月》,万晓力谱曲,顾城所作的《墓床》,还有大家广为熟知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这边诗歌是由著名爱国诗人艾青所著,后经过作曲家路在易改编。音乐学子们在学习艺术歌曲时,不仅仅可以学习到音乐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还能够了解到艺术歌曲创作的背后情感文化,促进学生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2.3 培养学生情感的表达
一首优秀的艺术诗歌,不仅仅需要良好的创作基础,还需要有高超的演唱技术,演绎一首诗歌,不是对其本身的复制再现,而是演唱者所进行的二次创作的过程。教师们在进行教授时,要时刻重视情感因素在学生演唱过程的作用,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歌曲创作内容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演唱传递出诗歌本身的丰富情感,同时也要体现自己对于诗歌的情感流露。中国艺术诗歌类型琳琅满目,音乐学子们可根据不同题材的诗歌选用不同方式进行演唱,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用最好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比如对于《钗头凤》《枫桥夜泊》《望江南》等古诗词歌曲演唱时,音乐学子们首先得了解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含义,然后根据古诗歌的旋律,演唱出中国古诗词意味深长的,含蓄的韵味,在演唱《在那银色月光下》《我爱这片土地》等近现代诗歌时,音乐学子们就可以根据其情感内容,演唱出强烈,直接的情绪。所以,中国艺术诗歌的学习,能够培育音乐学子们不同情感的表达。
2.4 增强历史积淀与爱国情感
中国的艺术歌曲都散发着浓厚历史气息与时代韵味,还有创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一首好的艺术歌曲一定是时代特征的体现与家国情怀的融合,在我国各大音乐高校中,要学习好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就要要求学生们去对艺术歌曲的历史文化背景做深入的研究,才能充分挖掘出艺术歌曲的历史价值,也能让学生们在艺术诗歌学习过程中提升爱国情怀。由冼星海所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中,描述的是祖国深陷危机,天下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的历史背景,歌曲表达出人民要勇于反抗,获取自由,获取权力的情感。以及由聂耳作曲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所展现的也是家国动荡的时代,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救国救民的情感。还有中国优秀艺术歌曲代表《大江东去》,表达出祖国美好山河的壮丽以及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赞美与欣赏。通过学习这些具有时代特征与浓厚家国情怀的艺术歌曲,不仅能增强演唱者的爱国激情,还能在演唱者的表演传播下,激发起聆听者的豪情热血,增强人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责任感。
2.5 培养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各大高校的声乐教学就是为祖国培养优秀杰出的声乐人才,促进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进步。但是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种各样的音乐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传统的音乐文化,学生们开始被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音乐类型吸引,对传统的音乐文化的兴趣呈下降趋势,国家的音乐文化开始受到挑战,加强学生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认识以及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成为现实要求,所以通过将中国艺术歌曲引入到各大高校的声乐教学中,让学生们感受中国文化的美,增强民族自信,利用优秀诗歌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引导学生们学习声乐文化知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做好国家音乐文化传承的接班人。
三、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现状
3.1 网络文化的冲击
随着科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海量的信息,了解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兴起对于声乐教学起到有利作用的同时,也在冲击着声乐教学事业的发展。学生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科技学习各种声乐知识技巧,但是对于互联网上各种五花八门的信息也在充斥着学生们的思想。比如互联网拉近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广大学生们深受摇滚乐、爵士乐等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熏染,以及各种音乐的唱法技巧的出现,大多数年轻人对于音乐的兴趣、注意转移到其他音乐文化上,中国诗歌文化在声乐中的传承吸收受阻,中国传统的艺术诗歌在声乐中的使用逐渐减少,导致民族声乐演唱得不到足够的宣传以及推广学习。
3.2 忽视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讲到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声乐教学受文化冲击的影响,在国内各大高校声乐教学也曾在诸多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声乐教学内容脱离现实,忽略了声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性,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布置与学生水平不相符合的曲目,或者在学生还没有掌握好基本的声乐技能就布置大量的作品,还有的是教师没有判断好学生的音色,就给学生布置不符合其演唱的曲目,举个例子,比如让一个抒情男高音去演唱戏剧男高音的歌剧选段,这样的情况很可能造成学生对学习歌曲的心理阴影,从而逐渐挫伤学生们学习声乐的积极性。然而,中国艺术歌曲内容简练精美,又有钢琴等乐器的优美伴奏,很适合作为学生学习声乐的教材,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气息的掌控以及文化素养音乐素养的培育上。
3.3 忽视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内涵
中国艺术歌曲是“诗”与“乐”的结合,艺术歌词的题材类型多样,有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近现代的诗歌,歌词的内容大都深厚,意义深远。想要现在的地把中国艺术诗歌唱好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在各大高校的声乐教学中,除了上文讲到教师们不重视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的作用的现状之外,声乐教师们也缺乏对中国艺术歌曲内涵的了解。教师职业能力的欠缺,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文化意境表达解释有限以及对中国艺术歌曲歌词咬字与发音的讲解不够详细深入,导致学生们对艺术歌曲的认知停留在表面,学生无法体验中国艺术歌曲的意境美以及语言美。同时,声乐教师们除了自身教学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教授艺术歌曲外,声乐教师自身在教授过程中也没有注重强调学生们对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内涵钻研,这种不正当的教授方式也只会让学生们对于艺术歌曲的学习一知半解,达不到声乐教学目标。
四、改善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现状的方法
4.1 大力宣传中国艺术歌曲
上文就讲到过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文化思想,音乐文化的演唱风格与演唱方法多样,大家的眼球逐渐被流行乐,摇滚乐等其他音乐题材所吸引,中国传统的艺术诗歌在声乐演唱中的地位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新的唱法动摇传统的民俗唱法以及美声唱法,这就要求各高校加大宣传艺术歌曲在声乐课程中的作用,宣传艺术诗歌的美,将艺术歌曲中的“诗歌”美创新发展,利用各种不同的手法,将其融进“乐”的旋律中,推陈出新,让广大爱诗的人也爱上音乐,培育更多人对于“声乐”的兴趣。
4.2 重视中国艺术歌曲的作用
各大高校教师在声乐课授课中,要认识到中国艺术歌曲的重要性,中国艺术歌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声乐演奏的技术,提高音乐素养、文化素养,还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怀。
所以,教师在声乐教授中,要合理地根据学生们的不同情况,选取合适的艺术歌曲来讲授,将中国艺术歌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4.3 重视中国艺术歌曲的内涵
中国艺术歌曲是优秀诗歌文化与优秀的音乐文化所结合的产物,艺术歌曲具有丰富的题材,李白的《点绛唇》、姜夔的《杏花天影》等中国古艺术歌曲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中,要挖掘歌曲内在意思,同时要教授学生们不仅要查清楚歌曲中的生僻字,也要让学生们去体会诗词创作背后的时代历史背景,以及作者个人的情感体现,这样才能完成对优秀中国艺术歌曲的理解,然后通过声乐技巧,将歌曲演唱出来,提高声乐能力。
五、总结
中国艺术歌曲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艺术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的结晶,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要大力宣传中国艺术歌曲。同时,由于中国艺术歌曲具有精美性、简练性、科学性,能够很好地很好地融入到高等院校的声乐课程中,艺术歌曲的演唱,不仅能够体验演唱者的演唱技巧,也是演唱者艺术修养、文化修养以及声乐能力的展示,同时艺术歌曲还能提高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因此,中国艺术歌曲在各高校声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大声乐教师群体要肩担责任,推动中国艺术歌曲在声乐文化中的发展,培育优秀的声乐人才,为未来中国音乐文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尹胜麟.(2020).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试论.,219-219.
【2】张雯雯.(2018).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试论.《明日风尚》,122-122.
【3】牛东辉. "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探究." 黑河学院学报 12.3(2021):118-119,129.
【4】夏蕾.中国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试论[J].,2018:149.
作者简介:高天栋(1986—),男,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人,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单位: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研究方向:音乐(声乐演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