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泥塑训练导入素描教学中的必要性
摘要
关键词
观察方法;表现方法;空间与结构;泥塑;素描
正文
素描与泥塑在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上是有所区别又有共通之处的。学生如果能够在掌握泥塑基础中立体的观察方法与整体的塑造方法的同时,再进行素描基础的学习,就能够更好的运用整体的观察方法更深入的理解和表达素描绘画中要描绘的形体结构。
一、目前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素描训练
1.泥塑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素描学习树立正确的认知
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经历过正规专业的素描绘画训练,为了顺利通过高考中的素描考试,绝大多数学生会在各地的美术专业考前培训班中进行长期的素描绘画学习与训练。为了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提高学生的素描绘画能力,许多培训班会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临摹,这使得学生为了分数将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将素描的绘画模式生搬硬套,逐渐磨灭了对绘画学习的兴趣。由于美术考前培训班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且多数学生认为素描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而培训,没有对素描的正确认知。没有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与特点,存在许多错误的观察方式和绘画技法,缺乏整体绘画意识,没有创新意识与良好的绘画习惯。长期的错误训练还会导致学生难以更正对物体的正确观察方法与素描绘画技法,不利于学生对素描的长期学习与运用。
2.传统素描学习中观察方法的训练存在的问题
观察方法在素描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素描的初学者往往不会进行观察,没有立体的观察意识,在空间中观察立体对象往往是被物体的某一个单一的角度所吸引,不能理性的进行观察。在素描绘画时往往习惯于在一个地方深入刻画,缺少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大多数学生受二维平面空间意识的影响严重,习惯用一个角度观察对象,忽视了多角度的观察与立体空间关系塑造的重要性。没有完全从惯性的二维空间观察中抽离出来,更加困难的是将看到的三维立体空间转化到一个平面上去,这在绘画时会导致学生对空间关系处理的不佳和对物体立体感表现的缺失,最终的画面呈现不论是构图、空间还是形体结构与细节的塑造刻画都会存在不和谐的问题。
3.缺乏对空间概念的分析
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立体空间的理解与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将看到的三维的立体空间在绘画的平面空间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学生拥有立体空间思维转换意识。由于受到平面空间观念的影响很深,脑子里没形成专业本能的立体空间观念,学生在画面中存在形象扁平立体不起来等问题,观察不到在空间中的形。而泥塑学习要求学生从二维空间过渡到三维空间,这会大大加强学生对空间观念的认识和理解摆脱平面空间的意识。能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立体的观察方法和塑造方法,在空间中塑造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能让学生从泥塑与绘画两种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物体的空间概念,理解形体长、宽、厚深度的空间关系。只有树立整体的立体空间观念才能把具体的绘画形象表现得准确了。
(二)部分学生对素描学习不感兴趣
1.没有意识到素描学习的重要性
素描基础阶段的学习通常比较枯燥,要学习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进行重复练习,一味的临摹会减弱学生的创作热情,写生又有较大的难度。由于初学者对轮廓结构把握的不够准确,导致在起形时就需要反复修改,而想要短时间内完成一副较为完整的绘画作品难度更大。这往往与学生学习绘画的预期效果有较大差距,较大的心理落差会导致学生认为学习目标太难完成,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对素描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放弃绘画学习。
素描课程作为所有美术专业中最重要的专业类必修基础课之一,对培养学生形体结构、光影明暗、空间体积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为后面一系列专业课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许多学生忽略了素描学习的重要性,进入本科学习后没有了对素描学习的热情,练习时长也比高考前减少了许多,从认识上没能很好的平衡素描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没有能够快速掌握素描的学习方法,忽视了对素描的学习。
2.素描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生对素描的认识和大量练习往往是在高考前的培训机构,培训机构的老师在素描初期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是临摹和写生,内容包括石膏、静物、人物等,大多数时间都在进行素描的技法训练,对形体结构、光影体积等理性的分析与表达进行反复练习,训练方式单一,几乎完全没有创新培养意识,也不进行创作训练。进入大学后的素描课程相对较少,大多数教学内容也仅仅从静物升级到复杂的多个静物或小场景、头像升级到半身像或全身像等,极少开设素描的风景写生训练等内容,只有部分专业会开设设计素描和人体写生等课程,使得很多学生在素描的表达方式上依旧沿用高考前对素描的理性认知,由于课程比高考前少了许多,对素描的练习也相应的减少,几乎没有针对性的创作训练。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对素描的理解仍旧停留在临摹与写生,绘画思维严重的局限在石膏、静物、人物等题材中,完全没有进行过素描创作,甚至不会用素描画风景画或其他题材,对素描的认知、材料的运用、技法的表达还仅仅停留在基础阶段,不能很好的利用素描来进行创作,使得素描与后续的专业课没有较强的关联性,素描功能没有得以体现,课程相对剥离。
二、将泥塑训练导入绘画教学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素描的学习方法
(一)在素描绘画练习前进行泥塑训练有助于学生更正不良的观察方法与绘画习惯
将泥塑基础训练导入素描素描教学中,可以更加生动具体的让学生理解素描的本质。通过对多种立体泥塑的形体观察能够更加有效的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纠正不良的观察习惯,引起学生对构图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对泥塑材质以及肌理的直观认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不同物体在画面表达中的线条运用、质感表现。利用泥塑的剖面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的分析出物体的结构形态与透视关系,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泥塑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中可以更加直接的帮助学生理解光影与体积,对于明暗关系中较难理解的部分可以通过转换光的角度或改变光源来放大细节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影关系的理解和画面表达。在泥塑小场景的制作练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树立空间意识,能够将画面中前景、中景、远景与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联系起来,在素描的画面表达中有更明确的空间意识,知道如何将不同空间的物体在二维平面的绘画中表现出来,锻炼学生空间思维转换意识。通过对泥塑不同种类的了解与认知,能够让学生在素描画面表达中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对绘画材料运用的丰富性与内容的创意性有很好的启发效果。
(二)在素描绘画练习前进行泥塑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兴趣
1.泥塑种类的多样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泥塑训练要求学生在观察物体的同时用三维立体的的表达方式塑造物体,从造型材料、工具到最终的呈现效果都与素描绘画有很多不同之处。泥塑课程初期要求学生学习运用球体、圆柱体、长方体等简单的基本型体进行造型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小型的泥塑作品,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石膏几何形体的块面结构和空间体积,从而达成素描绘画的教学目的。不同泥塑材料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比起素描绘画能够更快的将自己脑海中的形象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大大加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2. 2.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适当的泥塑训练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让原本枯燥的素描基础知识更加生动有趣且更容易理解,改善原本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泥塑与绘画相比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自己的造型轮廓与结构的问题所在,并快速的进行修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素描的绘画兴趣,而泥塑可以在帮助学生观察、理解形体结构的同时,也会让绘画学习变得更加轻松。
(三)泥塑有助于学生多角度观察方法的培养
1.泥塑有助于培养学生立体空间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
在泥塑和素描的学习中往往都存在整体观察的意识不强,拘泥于细节,缺乏整体的观察方法等问题,不论素描还是泥塑都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整体的观察方法和塑造方法。在泥塑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从上下前后左右全方位的对比观察塑造,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会有不同的影响,观察时要同时看到顶与底在空间中的关系,才能在泥塑上再现出一个比较准确、生动、协调的形象来,才能获得正确的整体感受。将泥塑的观察方法运用到素描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养成整体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对所要描绘事物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和塑造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整体的观察意识,更好的进行对素描的学习。
2.加强学生对三维立体空间感受
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不光用眼,还要多动脑、动手,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体悟形体是处于空间中的客观实体,是三维立体的造型。将泥塑训练导入素描基础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用三维立体与二维平面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理解空间概念与形体结构。素描的观察方法是从一个平面的空间概念出发在平面上找立体的空间关系,而泥塑则相反,要求学生是从多角度立体的空间结构进行观察并在三维空间中塑造立体造型。这就要求学生在泥塑写生时摆脱二维的平面空间概念,逐步形成三维的立体空间意识,再将三维的立体空间意识运用到素描的学习中去,通过对空间概念的充分理解,更好的进行空间和体积的表现。
(四)泥塑有助于学生对形体结构和光影关系的理解
1.加强学生对比例透视的理解
泥塑学习能够训练学生拥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在进行泥塑制作的过程中会对物体的结构、大小、比例有更直观的判断,做的过程中转台要进行360度的旋转,会迫使学生不得不整体的看,反复的对比修改,拘泥于一个面会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比例与透视关系时,在素描中对形体结构的表现就会更加准确,所以泥塑导入素描有助于纠正学生平面的观察方法,准确的剖析物体的形体结构与透视关系,加深学生对形体结构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快更深入的理解并获得严格的素描知识。
2.加强学生对光影原理和明暗关系的理解
在素描学习过程中,对光影的理解是基础,只有准确理解了光影原理才能对物体的明暗和重量有良好的表达。而泥塑训练有助于学生对光影关系和明暗的理解。泥塑是一个三维立体的制作,要求学生全方位无死角的观察与表达,在旋转转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射灯的光影和明暗变化去审视自己作品的结构与比例是否准确,探究不同角度的灯光对物体的形和体积的影响,分析光线变化下物体的细节变化,从而加深学生对光影、明暗和重量的体会。素描的表达建立在理解之上,将泥塑导入素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的掌握素描中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泥塑有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不论是老师对素描的教学还是学生对素描的学习,首先应当重视素描绘画的创作训练,基础技法的学习应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绘画创作。通过增加对泥塑的训练,可以在素描学习过程中适当减少作品临摹的内容,增加对泥塑作品的写生练习,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现实物体与画面内容之间的关系,为素描绘画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形式上,通过对泥塑中不同材质例如:土黏土、瓷泥、油泥等材料的学习与使用,可以让学生从材料工具的使用上得到启示,在素描绘画过程中能大胆使用除铅笔、炭笔、炭精条等常用素描工具以外的其他材料,例如:色粉、圆珠笔、水彩、水墨等,充分挖掘不同材料中的特性,能够根据画面内容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对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组合运用。通过对泥塑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加快速、准确的理解形体、比例、结构、透视、空间、光影关系等形式语言,大大减少基础训练的时间,丰富素描训练的形式,增加素描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素描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素描学习的自信心。
从内容上,对泥塑作品中不同种类、风格的作品进行欣赏、联想、想象、再创作,能够更好的启发学生的绘画灵感,增强学生的创作欲望,深刻理解素描的意义,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从而提高绘画的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镇海. 观察与塑造——浅谈泥塑基础教学[J]. 艺术教育, 2008(10);
[2]翟欣建. 认识素描[J].美术向导,2002(5);
[3]潘非. 素描速写基础[J].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9)
作者简介:范寓晴(1990—),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市人,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单位:北京城市学院教育学部,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