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点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郭林林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五实验小学 253300

摘要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议题式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入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与创新思维。议题式教学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基于议题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适用性,探讨其实施路径,分析如何通过议题选择、教学流程设计、多维互动和多元评价等策略构建探究式课堂。研究表明,议题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内化道德法治知识,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核心素养;探究式学习;教学策略

正文


引言: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核心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法治观及社会责任感,而这需要通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教育加以实现。然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参与度,导致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缺乏真实情境中的思考与运用。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探究性教学方式,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开放性和现实性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促使学生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活动中深入思考,并形成个性化的观点。这种方法契合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一、议题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适用性

议题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其与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的高度契合。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科,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社会规范,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和社会参与意识。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道德和法治观念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具有好奇心强、喜欢参与讨论和倾向于情境体验的心理特点[1]。而议题式教学的核心正是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挑战性和思辨性的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他们在讨论和互动中探索问题、提出见解。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在体验和参与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促进其思维发展,增强其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和遵从。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治问题为载体,致力于在学生与生活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议题式教学注重学生对真实情境的感知和应对,使他们能够从生活中发现议题、分析问题,并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认识。通过在课堂上引入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学科学习者”向“社会参与者”转变,使课堂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成为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反思的实践场所[2]。例如,通过讨论“校园安全”“诚信与责任”等实际议题,学生可以在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中,感受并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议题式教学还能够推动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帮助他们在互相启发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议题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施路径

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以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在实施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路径,以确保课堂讨论的有效性和引导性。先是议题的选取与设计,教师应围绕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现实意义且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议题开展教学活动。这些议题可以来源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道德困惑或法治难题,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确保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例如,“如何处理校园中的矛盾”“怎样理解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面对网络信息如何保持判断力”等议题都符合学生生活经验,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习与反思。

在议题式教学的实际课堂流程设计中,教师应根据议题的特点和课堂时间,将课堂分为导入、探究、总结三个阶段。在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情境演示或生活场景再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感受到议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例如,在讨论“校园安全”的议题时,教师可以结合校园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或安全事件,引导学生回忆自身的经历,提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这一问题。在探究阶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鼓励他们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多种形式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在分组讨论中交流不同的观点,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他人立场,在情境模拟中进行实际问题的推演,从而形成更为立体的思考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通过适时的提示和反馈,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拓宽他们的思维视野,引导他们形成对问题的多元理解。

在总结阶段,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归纳和梳理,帮助学生提炼出关键的道德和法治理念,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例如,在结束关于“责任与诚信”议题的讨论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总结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并鼓励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一道德要求[4]。通过课堂总结,学生可以将探究过程中获得的感悟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提出改善或解决问题的建议,鼓励他们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总结阶段还可以结合情境评价,让学生在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中进一步加深对道德和法治概念的理解,并提升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议题式教学的实施不仅要求教师合理设计课堂活动,还需要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转变有清晰的认识。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既是议题的设计者,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讨论的促进者。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各种观点,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和积极互动的空间。同时,教师在调控讨论节奏和方向的过程中,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介入,避免讨论偏离主题或过于单一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还应注重多维互动,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互动维度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深化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议题式教学还要求教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以科学、公正的方式评估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学习成果。评价应从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方面入手,关注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对议题的理解、思考的深度、表达的清晰度以及团队协作的情况。同时,教师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让学生在评价他人和自我反思中进一步深化对议题的理解。例如,在“文明行为”的议题讨论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讨论中的发言、参与度等进行自我评价,并为其他同学的表现打分或提出改进意见。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议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一课为例,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或情境视频将学生带入议题情境。教师可以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耳熟能详的传统美德故事容易激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小朋友们,我们今天来听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看看孔融是如何处理他和哥哥、弟弟之间的关系的。”在故事结束后,教师可以问:“大家觉得孔融的行为表现了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初步接触“尊重、分享、关爱他人”等传统美德的内涵。

在接下来的议题探究阶段,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讨论“传统美德在现代生活中的体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今天我们如何去分享和关爱他人”,帮助学生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你是否曾经帮助过需要帮助的人?你在家中会让弟弟妹妹先选择喜欢的玩具吗?”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将传统美德与自身的行为联系在一起,深化他们对美德的理解。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观察并适时加入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针对学生讨论分享行为时,教师可以提出:“分享是不是只限于物品?我们还可以分享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分享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还包括时间、关心和支持他人。

在这一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传统美德的实际应用,教师还可以设计情境模拟活动。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模拟的“日常生活情境”,如班级同学因为玩具分配而发生矛盾,或者某位同学需要帮助却无人相助的场景。然后请学生扮演不同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如何应用传统美德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情境模拟中,一名学生扮演需要帮助的同学,其他学生可以分别扮演围观者、帮助者和无动于衷的同学,教师在场进行引导和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刚才的情境中,如果你是围观的同学,你会怎么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常常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这种角色扮演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传统美德的应用,还能激发他们的同理心,帮助他们理解美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结论:议题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实施,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需求,还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与趣味性。通过议题式教学,学生在讨论和探究过程中获得了更为立体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现实意义,更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研究表明,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议题式教学可以有效推动学生由“知识接受者”向“问题探究者”转变,实现理论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未来应继续探索和优化议题式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确保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更广泛应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公民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桂萍.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的议题式教学[J].教学与管理, 2023(20):60-63.

[2] 蔡敏吉.运用议题式教学打造探究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J].新教育, 2023.

[3] 徐广凯."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策略初探[J].  2024.

[4] 茅亚平.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议题式课堂构建策略[J].天津教育, 2023(36):43-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