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究

期刊: 大东方 DOI: PDF下载

李璐

聂拉木镇中心小学

摘要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教学环境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在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数字化环境的背景,重点探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环境;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正文


一、数字化环境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

数字化环境主要是指通过运用数字技术来创造的虚拟空间环境,能够有效实现个性化教学和智能化联系知识点,进而促进信息的收集和传递,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帮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知和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效果。

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主要是指一种系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以单元为依托,并从整体的视角出发来规划和设计以及实施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目标等,进而整合与充分利用相关的语文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系统化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化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提出“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和要求,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因此,本文基于数字化环境下,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相关策略和方法。

(一)把握教学关键,优化课程结构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比较分散化和复杂性的问题,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难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基于数字化环境下,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关键的把握,并以教学重点作为课堂线索,从整体教学的视角入手,教师要全程贯彻这条线索进行教学,以有效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利于形成特色语文课堂教学设计[1]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中的《大自然的声音》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和本课的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并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重点:边读边想象,能够感受大自然声音的奥妙,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而难点: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描写手法。随后,由教师根据本文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从文章的总体出发,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如设计《大自然的声音》课件,教师主要是围绕“自然”为主题线索进行教学,并引入本单元或者其他单元的与“自然”主题相关的课文内容进行联系,进而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单元知识内容串联体系,如本单元的《读不完的大书》、《父亲、树林和鸟》等,其他单元的《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金色的草地》等。同时,在形成单元整体教学体系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工具来为学生创设多媒体学习情境,优化数字化教学环境,即通过音频为学生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其中包括“风、河流、树叶、石头”等的声音,还可以展示树林、石头、河流、小草等图片,并播放关于自然事物,如向日葵的视频等,加深学生对于大自然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乐趣和奥妙所在,以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激发思维能力,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主体,而学生的“学”很容易被忽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教学内容,会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形成定势,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与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时,要注重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如可以通过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从基础知识入手,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并了解到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的伟人——周恩来。从而在进行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中,可以将“周恩来”作为单元学习主题的依托,即引导学生将“革命英雄”作为一个单元,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法,即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周恩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周恩来为我国做出了哪些贡献?”、“你们知道还有哪些人与周恩来一样为我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吗?”等,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来对本单元的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感知[2];其次,教师可以基于数字化环境下,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后通过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来搜集关于“革命英雄”主题的相关资料,如文献、历史背景、生平以及重要事迹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将所搜集的这些相关教学资料进行整合、优化,并形成一个关于“革命英雄”主题的线上知识资源库,以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革命英雄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和进步意义”作为议题讨论会,即由学生以个人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开展,并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来将议题所搜集的资料和成果进行生动呈现,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进而推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三)掌握语文技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偏向于语文课文内容等理论性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关于课文中的语言技巧、描写手法等方面的技能的应用,往往只是了解定义,但缺乏语文技能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针对这个问题时,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来选取一些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策略,即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设计专门为小学生互动的学习平台,如一些语文通关小游戏、动画故事以及在线小测验等,具有比较强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同时,在互动学习平台的构建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单元的形式来学习和掌握以及有效应用语文学习技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原则。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慈母情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对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如细腻的描述手法:“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又如对话手法和对比手法等的运用,使文章的结构更为紧凑,展现出母爱的深沉与伟大。而每个单元的主题具有比较大的相似性,其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通过对《慈母情深》这一课的写作手法的学习和掌握,来引申至其他文章的学习当中。基于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小游戏来系统化地掌握本单元的写作手法,如设计通关选择题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选择,并说出具体的理由,如“《父爱之舟》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A.对比与反衬,B.比喻,C.拟人,D.隐喻,E.倒叙”等进行多选。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电子设备来进行写作练习,并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习的写作手法来进行在线写作,如写小故事以及日记等,随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发布,利于打破时空的局限,丰富和创新作业形式,并能够帮助学生从单元整体来系统化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和技能。

(四)重视评估效果,构建和完善系统化的评价体系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所采取的评价模式都较为单一化,偏向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而缺乏过程性的评价,很难对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所以,基于数字化环境下,要求教师要重视评估效果的重要性,并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构建和完善系统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4]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时,通过对《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等文章进行学习,使学生从单元整体的视角来了解“鲁迅文学”的主题,并通过对本单元的写作手法、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事迹进行学习和了解。随后,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和工具来对学生进行单元整体学习的评估,如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管理系统来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所提交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以及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教师也能够采取平台中所给出的评分与总结反馈来进行更详细、全面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绘制图表、报告等形式来呈现评价结果,如深入了解鲁迅的程度、学习过鲁迅相关的文章数量以及对鲁迅的为人和事迹的学习和作业完成质量等,帮助教师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并根据所反馈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进而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反馈的可视化数据来进行自我反思或者同伴的互评等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计划来有效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数字化教学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将数字化环境建设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应用技能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紧密联系,并不断优化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活动和教学工具,更好地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为后续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宋晓龙.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和探索[J].语文世界2024,(07:40-41.

[2] 刘庆新,李叶.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语文“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探讨[J].语文教学通讯2024(06):70-71.

[3] 邓丹玫,陈海燕.数字赋能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4,(01):43-44.

[4] 万夏丽.依托数字化助力小学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构建[J].新课程研究2023,(31:120-12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