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求准求实的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求准求实;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正文
1 求准求实理念概述
求准求实理念,作为一种核心价值观和工作方法,体现了对精准和实际的追求与尊重。这种理念不仅适用于科学研究、工程实践,也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制定以及个人成长等多个领域。
首先,求准意味着追求精确和准确。在科学研究中,它要求科研人员严谨地设计实验,精确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确保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工程实践中,求准则体现在对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在企业管理中,求准意味着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和计划,并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手段确保目标的实现。
其次,求实意味着注重实际和实效。它要求人们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根源,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理解。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求实意味着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得失,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在个人成长中,求实则体现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求准求实理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有助于我们避免盲目和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它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方式,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求准求实理念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它要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精确和准确,注重实际和实效。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将这种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2 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作用
首先是通过对知识碎片组合来建立完整内容。显然单元整体教学相对来说所涉及的语文知识更丰富,其能够把被课本所分散的知识,以重新组合的手段进行构建。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单调的去讲授考试中的一些知识点,通过填鸭的方式让学生强制记忆,再通过题海战术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这样会使学生不能有效的整合知识,一定程度上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够让学生很好的把零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其次是强化素质教育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是一味的传授应试技巧,也开始重视去进行素质教育,所以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情感和塑造其正确的价值观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课本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基本凭借,单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单位,所以语文教师要落实德育的教育观念,根据大单元教学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正面的作用、影响,以此为基础来开展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素养。
3 基于求准求实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分析
3.1 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准”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首要原则是要明确教学目标。这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每个大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不仅要关注知识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以确保教学方向的准确性。
3.2 整合资源,确保教学“实”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资料、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确保所选取的资源能够紧密贴合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使教学更具实效性。
3.3 注重实践,确保教学“活”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外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教学更具活力。
3.4 关注反馈,确保教学“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通过收集和分析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对教学策略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3.5 总结反思,确保教学“进”
在大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反思。通过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梳理和分析,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这样的总结反思过程不仅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能够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4 基于求准求实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1 目标定位不明确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一个显著的问题是目标定位不明确。有些教师过于追求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导致单元目标过于宽泛,难以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缺乏深入了解,使得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脱节,难以实现精准教学。
4.2 教学内容整合不当
大单元教学强调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整合不当的问题。一方面,部分教师将大量知识点堆砌在一起,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取舍缺乏科学依据,使得教学内容过于庞杂或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3 教学方法单一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等,缺乏创新和多样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学习兴趣。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难以实现因材施教。
4.4 评价体系不完善
评价体系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一方面,评价内容过于注重知识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另一方面,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和个性化评价手段,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4.5 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利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充分,甚至存在浪费现象。一方面,对于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缺乏了解和挖掘;另一方面,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够熟练和广泛,导致教学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4.6 教师角色定位模糊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存在问题。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帮助。同时,也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理解,难以实现个性化教学。这种模糊的角色定位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也阻碍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5 基于求准求实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5.1 单元整体教学提炼教学内容
从课本中我们能够发现,单元内容所表达的是相同的主题,反映出整体鲜明的特征,这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确定学习任务和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有着系统性的特征,这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能满足个性化的教学。针对班级中学习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师通过阶梯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单元教学是整体性教学,也就是把教学中分散的知识加以联系、整合,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语文学习框架。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单篇和单元教学之间的关系,所谓大单元教学不只是把很多相同主题的单篇进行堆砌,其应该从不同文本所存在的内在关联作为着手点,对文本的共性开展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来归纳出单元主题,一定程度上明确所教学的内容,同时在对几篇文本进行赏析和学习的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能够更快的学会相关的技巧和知识。
5.2 求准求实理念下初中语文大单元家校合作教学策略
(1)加强家校沟通,建立互动平台
家校沟通是实现大单元家校合作教学策略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途径,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环境。同时,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与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通过建立互动平台,教师可以及时分享教学资源、教学心得等信息,家长也可以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共同为孩子的语文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2)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求准求实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考试分析等方式,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和困难,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家长也应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及时与教师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家校双方共同努力,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注重评价反馈,促进全面发展
评价反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家长也应关注孩子的评价反馈,及时与教师沟通孩子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评价反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家校双方共同努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3 导入激趣活动优化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1)导入激趣活动的优化
1.精准定位教学目标
导入激趣活动的设计首先要与单元主题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确保活动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通过深入了解教材和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导入活动。
2.创设真实情境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导入活动应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讲述故事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引入实际问题
在导入活动中,可以引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思考人生哲理。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样化活动形式
导入活动的形式应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化
1.整合教材内容
在大单元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通过梳理知识点、分析文本之间的联系,构建出清晰、完整的教学框架。
2.设计梯度性任务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计具有梯度性的学习任务。从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思维能力的拓展,从文本解读到实践应用,让学生在逐层深入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3.强化实践应用
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写作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让学生在参与中锻炼自己的语文能力。
4.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主题单元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关注社会热点、思考人生哲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
5.4 创设目标设计,规划大单元教学模式课程
在设计语文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对大单元的内容精心的整理和剖析,一定程度上要增强教学目标的覆盖性。因为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出群体性的特征,所以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去设计单元教学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投入到单元学习活动中。语文教学的真正目标是去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力,通过所规划的教学目标来促进教学进程,让学生有充分的锻炼和磨练的契机,一定程度上去提升学生的表达力、思维力。
教学目标的设计牵涉到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成效的评判等,尤其是不同层次目标的投放,反映了鲜明的主体性。比如在根据单元情况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梳理单元的文章,发现单元所表达的什么教学主题;对比单元文章,观察文章描写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选取若干个描写片段,分析其所发挥的作用和写法特征,尤其是了解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在设计好教学目标之后,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大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程序,在进行梳理阅读过程中,教师就能够跟踪教导,一定程度上去着重研究鉴赏和写作方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群文阅读的意识,教师合适的引入“大单元”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接触到足够的阅读素材,对学生阅读心理产生刺激。大单元教学的目标有覆盖性,教师通过目标进行教学管理和安排,可以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启发。学生通过去分解教学目标,根据具体学习规划来学习程序,从而促进单元学习能够有效的进行。
6 结束语
回顾基于求准求实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的实施过程,我们深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策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目标明确、内容务实、方法有效的原则,力求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廖总贵.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J]. 中学课程资源, 2024, 20 (06): 46-48.
[2]韦云珍.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J]. 读写算, 2024, (21): 68-70.
[3]陈艳燕.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与反思 [J]. 考试周刊, 2024, (25): 77-80.
[4]米晖春. 语文大单元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 [J]. 教育, 2024, (15): 25-27.
[5]王洪松. 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探索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4, (10): 54-56.
[6]吴焕.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诗歌大单元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4, (15): 168-170.
[7]官卫娟. 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大单元教学设计 [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4, (09): 133-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