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关键词
课程思政;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正文
前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中职教育中,课程思政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数学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教学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更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中职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人发展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期待。因此,在课程思政视角下实施中职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以期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意义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讲解概率与统计时,可以结合社会事件,探讨数据背后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职学生往往面临就业的压力,只有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素养、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社会问题的探讨,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进行几何知识讲解时,可以结合建筑设计、工程测量等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思政教育的融入,可以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公式和定理,还要引导他们思考这些数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课程思政的融入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挖掘思政元素,增强数学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增强数学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数学课程,结合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实例,讲解数学知识。如在讲解函数与模型时,可以使用国家重大工程(如高铁建设、航天科技等)的案例,探讨数学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还能激发他们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注,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引入人文关怀的元素。例如,在讨论统计学时,可以探讨社会问题的数据分析,如贫困、教育公平等。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是抽象的公式和定理,而且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数学模型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批判性思考,促使学生分析数据背后的社会意义。例如,在进行概率与统计的课程时,可以讨论如何利用数据进行社会决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在面对数据时不仅能进行计算,更能理解其背后的社会影响。教师可以组织与数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调查、志愿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并与社会问题结合。通过实践,学生不仅能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还能增进对社会的理解与责任感,培养其服务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挖掘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创新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并创新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是推动课程思政落实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能力引导者”,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特别是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认识到数学知识不仅是应试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社会案例,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例如,在讲解统计时,可以使用社会调查数据,分析贫困、教育等社会问题,探讨如何利用数学工具解决这些问题。案例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设计与社会、经济、科技等相关的项目,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可以在城市规划中利用几何知识进行土地利用的合理布局,或在市场调研中运用统计学进行数据分析。项目式学习强调实际应用,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是提升中职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责任感。
(三)创设数理生活情境,丰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手段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创设数理生活情境是丰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手段的重要策略。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教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可以在课堂中模拟真实的职业情境,如金融、工程、市场营销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学生可以模拟一家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也可以选择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如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公共卫生等,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利用统计数据分析某地区的空气质量问题,讨论如何通过数学手段改善环境。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仅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更是教育实践的创新。通过深化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将在思想上不断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勇.教育信息化2.0视角下中职数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J].大众科技,2019,21(07):121-123.
[2]陈勇.浅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影响下的中职数学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58.
[3]孙晓燕.基于智慧教育理念的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模式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
[4]孙晓燕.基于智慧教育理念的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模式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123-124.
[5]毛华.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与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之探索[J].高教学刊,2020(14):70-73.
[6]匡江红,张云,顾莹.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