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慢性胃、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此病的发作与食管动力受损、生活习惯、先天等多种因素有关。胃内容物的反流会对患者的食管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导致食管出现纤维化、出血等临床症状。因此,如何控制胃内容物的反流显得尤为重要。药物治疗是目前医学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治疗方式,由于此病常见直接损伤因素为胃酸及胃蛋白酶。奥美拉唑服用后可降低反流内容物中的胃酸酸度,但停药后仍会复发,治疗效果不理想。莫沙必利是一种消化道促动力剂,服用后直接作用于胃肠道,促进消化道运动,缓解消化不良引起的消化道症状,对胃酸反流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为增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尝试将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应用于该疾病治疗中,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符合研究条件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单纯奥美拉唑治疗与其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进行对比研究,对临床进一步改进该疾病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疗的124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62人和对照组62人,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33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70.65±3.60)岁,病程0.5~4.2年,平均病程(2.12±.0.85)年。对照组62人,男30例,女32例,年龄最小66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8.66±3.65),病程0.4~3.7年,平均病程(2.25±.07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原发精神类疾病病情较轻,1年内得到有效控制,处于康复疗养阶段,精神状态稳定,所有干预方案为心理疏导,无任何精神类疾病药物干预,经血药浓度检查合格,无异常。排除标准:(1)既往有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史者;(2)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或伴消化道器质性病变患者;(3)近4周内用过抑酸剂及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患者,剔除药物治疗中及治疗后复查的病例。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指导,主要进食低糖、低盐以及低脂的食物,注意适量饮食,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保障患者的休息时间,使得患者能够逐渐形成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作息习惯,保持合理的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奥美拉唑治疗,口服奥美拉唑胶囊,每天反流性食管炎2反流性食管炎次,每次反流性食管炎20mg。反流性食管炎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每天反流性食管炎3反流性食管炎次,每次反流性食管炎5mg。反流性食管炎本文研究将反流性食管炎7反流性食管炎作为一个疗程,连续开展反流性食管炎4反流性食管炎个疗程的治疗。
治疗期间稳定患者情绪,嘱患者忌高脂高盐食品、忌巧克力和含巧克力成分的食品,同时忌浓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并且严格戒烟戒酒等。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显效: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消失,受损的黏膜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出现好转,同时受损的黏膜面积缩小一半以上;无效: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未出现明显改善,甚至出现了恶化,同时受损黏膜面积未缩小一半以下。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动素以及胃泌素进行对比。取患者8mL空腹静脉血,对血清以及血浆进行分离,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样本分析,检验流程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进行操作,其中胃动素的正常范围在210~442pg/mL,胃动素的正常范围在50~150pg/mL。
(3)对两组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开展对比观察。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
(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治疗有效率 |
对照组 | 62 | 20(32.26) | 29(46.77) | 13(20.97) | 47(79.03) |
观察组 | 62 | 38(61.29) | 22(35.48) | 2(3.23) | 60(96.77) |
X2 | / | / | / | / | 11.644 |
P | / | / | / | / | 0.001 |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以及胃动素指标对比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泌素以及胃动素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相关胃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以及胃动素指标对比( ±s)
组别 | 例数 | 胃动素(pg/mL) | 胃泌素(pg/m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62 | 126.34±7.71 | 187.37±9.73 | 51.65±5.27 | 69.69±4.66 |
观察组 | 62 | 125.42±6.20 | 249.23±8.78 | 51.58±5.65 | 81.39±4.79 |
T | / | 0.609 | 28.622 | 0.184 | 4.877 |
P | / | 0.384 | 0.001 | 0.961 | 0.001 |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的不良发生率均较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3%,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多发病于老年群体,是指十二指肠与胃部内容物量多,使其反流至患者的食管内部,导致反酸、胃部烧灼感以及吞咽困难等症状。它的主要诊断法是胃镜检查,可以检出食管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主要是糜烂或者是黏膜溃疡,需进行药物对症治疗。研究显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反流的原因主要是进食导致食管下部的括约肌张力显著下降,使食管扩张力有所不足,进而导致胃蛋白酶或者是胆汁等出现比较明显的反流情况,使反流物积存在食管内部,而且所积存的量会不断的增多。由于反流物的酸性强,会对食管产生腐蚀性,进而造成黏膜损伤,因此患者治疗延误会导致不可逆性并发症。
莫沙必利药物的具体应用率比较高,它属于5-羟色胺(缩为5-HT)受体比较高效的激动剂,用药以后能够发挥相对高的选择性,然后使肌间神经丝内含的5-HT受体呈现出比较高的兴奋性,可增加乙酰胆碱释放量,对食管平滑肌的具体张力有改善作用,能够加快食管蠕动。药物口服后能够提升胃动力,增加食管下方括约肌的张力,能够加快胃排空速度,改善肠内容物的转运效率。药物口服后腹压能够明显下降,对反流症状有改善效用。该药口服后能够快速被吸收,药物在胃肠道、肾脏与肝脏的浓度高,血药浓度的达峰时间约是0.8h,半衰期约2h。药物和血浆蛋白的有效结合率是99%,用药以后的代谢脏器主要是肝脏,然后由粪、尿高效排出,几乎不会造成药物成分残留。
此外,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其能够使得质反流性食管炎子泵出现不可逆的失活,同时对细胞内的氢离子转移过反流性食管炎程造成一定的阻碍,从而达到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除反流性食管炎之外,其还能够对负反馈而导致的高胃泌素分泌进行反流性食管炎抑制,从而促进溃疡以及糜烂的愈合。其有着抑酸完反流性食管炎全、持续时间长以及不易出现耐受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不过该药对于胃肠动力没有明显的效果,无反流性食管炎法起到从根本上阻止内容物反流的情况。
国内研究中,张娟等联合莫沙必利和奥美拉唑治疗的43患者中,总有效率达95.35%尹叠峰等研究对于300例患者治疗记录中的结果显示莫沙必利联合贝雷拉唑取得了93.33%的总有效率。相关研究中得出的总有效率均高于本研究。通过比较相关研究,发现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案并未有过大差别,分析其原因:(1)由于患者的年龄影响,胃食道功能减弱;(2)本方案中患者在参与干预治疗前,由于个人经历等原因,部分有轻度抑郁症和焦虑症,有服用精神疾病药物史,此类药物的作用会加重或者抑制恢复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进而导致单药治疗方案的复发率略高。
通过比较相关研究,发现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案并未有过大差别,分析其原因:(1)由于患者的年龄影响,胃食道功能减弱;(2)本方案中患者在参与干预治疗前,由于个人经历等原因,部分有轻度抑郁症和焦虑症,有服用精神疾病药物史,此类药物的作用会加重或者抑制恢复RE的症状,进而导致单药治疗方案的复发率略高。后续研究可考虑患者的前期用药方案,针对不同药物治疗的人群,或者不同年龄的人群,实施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
二者联用能够起到增效作用,生成药物协同机制,达到标本兼治等作用,用药可行性较高。为了保证药物远期疗效,应在用药前详细讲解药物用法、剂量和注意事项,严格观察用药反应,若有异常情况立即处理。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77%优于对照组的7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动素以及胃泌素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动素以及胃泌素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发生率均较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选择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用药治疗方案,显著调节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抑制胃内容物和胃酸反流等症状,疗效显著,具有广泛推广与应用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