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血浆(PRP)在网球肘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
摘要
关键词
PRP注射;网球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正文
基金项目:2024年松江区新一轮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4SJYXZDA08)
2022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药科研项目(2022QN041);
2023年松江区科技攻关项目(2023SJKJGG008、2023SJKJGG020)
引言
网球肘(Tennis Elbow)是一种常见的上肢肌肉骨骼系统疾患,其特点为外上髁附着部位的炎症、疼痛以及力量减弱,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许多劳动密集型工作、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以及某些体育运动(如网球和羽毛球)都可能增加患网球肘的风险。按照我国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每年因网球肘至医院就医的人群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无疑加大了医护人员的诊疗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医疗资源的消耗[1]。因此,对网球肘的有效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虽然有多种手段用于治疗网球肘,如理疗、药物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等,但仍未找到特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自体血小板富集浆(PRP)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RP富含生长因子,通过这些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组织愈合与修复,使得损伤组织逐渐修复并恢复功能[2]。然而,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PRP治疗网球肘,以及其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存在着相当的争议。因此,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210名网球肘患者,针对其病情特点进行研究,希望通过PRP注射的方式,探讨其治疗网球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开拓新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包含了我院210例网球肘患者,时间跨度为2023年11月至2024年9月。这些患者均满足网球肘诊断标准,并且没有接受过类似治疗。利用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105名患者。
研究组的年龄范围为22-55岁,平均年龄为(38.12±2.14)岁。对照组的年龄范围为23-56岁,平均年龄为(38.35±2.37)岁。根据性别、职业、疾病发病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两组在基本资料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本次研究比较。
研究组接受了PRP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物理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7天、14天、21天后进行了VAS疼痛评分、握力测试、以及PRTEE评分的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前后的各个测试环节,严格按照相应的测试标准和流程进行,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所有参与评估的医护人员均未知道患者的分组信息,从而保证了双盲性。
1.2 方法
参与者分为两组,每一组共105名患者,共计210名患者参与了。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的注射。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妥善处理患者的患病部位,并注射推荐剂量的药物。
研究组则进行了PRP注射治疗。PRP中含有的血小板和生长因子可以自我修复损伤的组织并改善疼痛。医生会采集患者的血液,通过离心分离出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将这些血浆注射到患者的患病部位[3]。
对于病症评估,主要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以及PRTEE(肌腱疼痛和肌肉功能的皮尔斯评分)。VAS是用来度量疼痛强度的,越高的分数表示疼痛越严重,而PRTEE分数则反映肘部肌腱及功能的损伤程度。握力的测量则用到了握力计,它的测量结果以千克(kg)表示,这是对一个人握力的量度。
所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都由统计学专家进行。用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间的VAS评分,握力,以及PRTEE评分的变化采用t检验。所有被视为统计学意义的p值都应小于0.05。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研究采用了多中评估工具以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了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显效、有效和无效。也对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进行了对比。VAS评分以0-10的范围评定疼痛程度,评分越高,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4]。治疗前后不间点的握力也被用来评估治疗效果,握力的单位为公斤(kg),所以握力的数值越高,代表患者的握力能力越强。
使用了PRTEE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和肌肉功能的恢复进行了比较。PRTEE评分表由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两部分组成,疼痛评分范围为0-50,功能评分范围为0-100,总分为两者之和,评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越严重。在治疗后,PRTEE评分越低,表示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下降的越多,标志着治疗效果越显著。
以上所有的评价指标,对于疼痛程度、握力强度或是PRTEE评分,于治疗前后的不间点进行了多次测量和评定,形成一套完善的评估体系,真实精准地反映了PRP注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4 统计学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分别对105个研究组和105个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了此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使用了SPSS22.0软件。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了t检验和描述性统计中的“¯x±s”(即平均值±标准差)进行展示[5]。对于计数资料,使用了卡方检验,并以%表示。
为了衡量PRP注射在网球肘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别采用了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评价标准。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不同时间点(即治疗7d,治疗14d,和治疗21d)采集了VAS疼痛评分和患者的握力数据。还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RTEE评分变化。
所有的P值都是通过双侧检验得出,并且P值小于0.05的结果被认为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29% versus 77.14%,P<0.003)。在治疗后的不间点,研究组的VAS评分和握力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PRTEE评分在治疗后也有明显的改善。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77.14%。其中,研究组的显效率为74.29%,有效率为20.00%,无效率为5.71%。对照组的显效率为47.62%,有效率为29.52%,无效率为22.86%。经 χ2 检验,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接受PRP注射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研究组 | 105 | 78(74.29) | 21(20.00) | 6(5.71) | 99(94.29) |
对照组 | 105 | 50(47.62) | 31(29.52) | 24(22.86) | 81(77.14) |
x2 | 12.603 | ||||
P | <0.003 |
2.2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进行,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在治疗后的7天,14天和21天,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这表明PRP注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网球肘患者的疼痛症状,程度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 n | 治疗前 | 治疗7d | 治疗14d | 治疗21d |
研究组 | 105 | 7.-1±1.22 | 2.52±0.45 | 1.42±0.25 | 0.86±0.12 |
对照组 | 105 | 7.2±1.17 | 4.12±0.65 | 2.01±0.31 | 1.47±0.18 |
t | - | 0.263 | 25.223 | 19.503 | 34.723 |
P | - | 0.793 | <0.003 | <0.003 | <0.003 |
2.3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握力变化
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握力评分基本相当,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7、14、21天后,研究组患者的握力明显改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这表明PRP注射能够帮助网球肘患者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握力,并比传统疗法效果明显。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握力比较(kg,)
组别 | n | 治疗前 | 治疗7d | 治疗14d | 治疗21d |
研究组 | 105 | 20.22±2.61 | 26.88±1.62 | 29.11±1.57 | 32.06±1.67 |
对照组 | 105 | 20.11±2.57 | 24.01±1.86 | 26.65±1.45 | 28.77±1.52 |
t | - | 0.433 | 15.813 | 17.383 | 22.173 |
P | - | 0.663 | <0.003 | <0.003 | <0.003 |
2.4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PRTEE评分变化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痛痛评分及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痛痛评分及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RTEE总分也大幅度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这进一步证明了PRP注射在治疗网球肘中的优越效果,尤其在疼痛减轻和功能改善方面。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TEE评分变化比较(分,)
组别 | n
| 疼痛评分 | 功能评分 | PRTEE总分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研究组 | 105 | 34.11±4.27 | 19.25±1.86* | 74.12±6.52 | 40.25±4.46* | 108.56±10.15 | 60.13±6.12* |
对照组 | 105 | 33.83±4.30 | 25.56±2.41* | 73.88±6.48 | 52.21±5.42* | 107.88±10.21 | 77.12±7.89* |
t | - | 0.663 | 26.823 | 0.373 | 22.613 | 0.683 | 22.063 |
P | - | 0.503 | <0.003 | 0.703 | <0.003 | 0.493 | <0.003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
3 讨论
PRP注射在策网球肘治疗中显示出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6]。在研究中,通过在105个不同的治疗前的患者进行效果对比,发现使用PRP注射的研究组达到94.29%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显著,P<0.003,遭受了统计学上的证实。这样的结果符合的期待,因为PRP注射是提取并高浓度注射患者自身的血小板以促进组织修复的手术。既然是自身的血小板,就极少会引起不良反应,从而使有效率较高。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这一结果,也证明PRP注射在治疗上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组的治疗无效组别比例也明显低于对照组(5.71% vs 22.86%),证实了 PRP治疗方案的有效性。这些数据为提供了PRP作为一种有效网球肘治疗手段的可靠证据。
积极寻求网球肘治疗的新策略和方法是我国运动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PRP注射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备受医学界关注[7]。通过研究发现,PRP注射治疗网球肘患者的VAS评分在治疗7日、14日和21日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其中,在治疗21日时,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达到0.86±0.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7±0.18。这意味着PRP注射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网球肘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VAS评分的显著下降也表明PRP注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其治疗满意度。PRP注射治疗网球肘无疑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疗法。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全面、准确地理解PRP注射治疗网球肘的优势,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常常因为重复性的活动而引发肌腱炎[8]。传统的保守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药物治疗或者超声波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PRP注射疗法现已普遍被医界采用,用来治疗各种肌腱炎。它的原理是通过高浓度的自身血小板,来加快组织的修复和生长。
在这篇研究中,找来了两组网球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了他们在PRP注射治疗之后的握力变化,并用表3来进行数据记录和对比。可以发现,在治疗7天,14天,21天后,研究组的平均握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PRP注射对于改善患者的握力有显著效果。
还观察了两组病人在治疗后不间点的VAS评分,以及PRTEE评分变化,并都得到了显著的结果。从而进一步验证了PRP注射在治疗网球肘方面,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握力,还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疼痛和改善患者的日常功能。由此可以看出,PRP注射在治疗网球肘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9]。
网球肘,又称为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上肢疾病[10]。在这项研究中,比较了两组网球肘患者的治疗效果,一组采用PRP注射(研究组),另一组则采用对照治疗(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的PRTEE评分,此包括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03),特别是疼痛评分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PRTEE评分降低更多(P<0.003),表明PRP注射能更有效地缓解疼病和改善患肢功能。
但是,这项研究仍存在局限性,例如样本量较小,且为回顾性研究,可能存在选择偏倚。尽管如此,研究结果还是建议采用PRP注射治疗网球肘,因为这一方法安全性高,有效性也更优。
总结来说,PRP注射在治疗网球肘上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更长期的临床研究,来验证PRP注射长期治疗效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贵成,代春雨. 骨痛灵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 [J]. 黑龙江医药, 2023, 36 (03): 652-654.
[2]张梅,徐维彬,管倩,等. 高频超声在评价超声引导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网球肘效果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3, 26 (05): 487-492.
[3]刘明举,常文卓,张楷利.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疗效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 40 (02): 352-355.
[4]王晓鹏,聂培瑞,赵昕. 锋钩针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顽固性网球肘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 39 (07): 1448-1449.
[5]许红婕. 旋后肌手法松解治疗网球肘的临床分析——评《运动损伤与康复》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3, 29 (15): 282.
[6]夏奇,罗萍,刘名峰,等. 超声引导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联合中药熏洗对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4, 21 (21): 110-114.
[7]满谷,张举林. 注射器针刀式封闭疗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网球肘的有效性研析 [J]. 世界复合医学, 2023, 9 (06): 153-155+171.
[8]袁云飞,刘娇,王腾,等. 体外冲击波与封闭疗法治疗网球肘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J]. 重庆医学, 2023, 52 (17): 2644-2649.
[9]杨洪芬. 综合疗法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 [J]. 中医外治杂志, 2022, 31 (02): 12-14.
[10]黄子鹏. 针刀松解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J]. 基层医学论坛, 2021, 25 (31): 4570-4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