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作业工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噪声;作业工人;职业性噪声聋
正文
引言
最常见的噪声发生在职业环境中,并对人类听力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风险因素,目前,我国许多工作场所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噪声问题,对工作人员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并且有许多工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因此,为了预防职业性噪声耳聋相关单位的领导采取各种措施预防职业病。上级领导要做好监督治理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听力健康。职业噪声耳聋属于职业病,其发病率高于在生产的时候,如果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根据调查发现职业性耳聋的噪声因素包括客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和复杂疾病,如果发生了耳聋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企业必须充分了解职业噪声引起耳聋的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措施,并减少工人职业噪声和听力损失的可能性。噪声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它意味着听力的不可逆转的下降,目前尚无专门的治疗方法。噪声对工矿工人听力的影响最大越,所以国家要求工作场所噪声控制在85分贝以下,但部分企业对噪声重视不够,认为工作环境噪声并不会引起多大的危害,并对作业人员听力保护不足,从而导致工人听力损伤。噪声是一种职业危害,在生产过程中很常见,长期暴露于噪声中会对人体器官造成多方面的系统性损害,包括听力损失、高血压、记忆障碍和内分泌系统疾病。职业性耳聋是我国职业病之一,目的是了解职业性噪声暴露所致听力损害的特点,为职业性耳聋和噪声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如果患者能够及时离开工作的地方症状可能会缓解,但由于患者的工作关系,他们长时间呆在噪声环境中,会导致消化系统和大脑皮层的紊乱,从而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不便。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但是噪音也在增加,并对人们的睡眠产生了负面影响,如焦虑和抑郁,会增加人的疲劳。研究发现,目前职业性噪声性耳聋主要集中在听觉系统症状,如耳鸣、听力损失等,伴随的心理状态和治疗往往被忽视;同时,对聋哑人的职业性噪声和抑郁的了解甚少,因此,本研究将分析职业性噪声诱发耳聋的问题,为职业性噪声性耳聋的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一、职业性噪声聋的概述
这种疾病,也称为噪声耳聋,是由于工作场所噪声的持续影响,主要是在工作期间噪音导致工人出现系统性听力缺陷。世界各地以其他职业病相比,这种噪声耳聋为特征的职业病是国内外众多专业研究者的课题,并研究疾病的防治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在有噪声干扰的患者中,听觉功能的特点是听觉敏感性退化,语言和信号识别能力下降,持续恶化导致工作人员患者的耳聋问题,并且严重程度直接取决于时间和噪声强度、服务年限等。如果人们的噪声持续时间和强度较高,由于相关领导缺乏对职业噪声耳聋的充分有效治疗,听力损伤水平将上升,应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预防和治疗疾病,改善和控制听力障碍。
二、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我院选择治疗的职业性噪声聋哑患者82例,均为男性,从事钳工焊工、鼓风机、切割机、气枪这样的患者等,所有患者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听力影响。所有患者将接受政府法定的声音纯度测试,以了解职业性耳聋的噪声水平,并及时护理治疗。
(二)方法
在测试患者之前,必须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如耳痛、耳鸣、耳聋和头晕。仔细检查患者是否有病史,特别是耳脓史、外伤史、用药史、中毒史,还要详细记录患者的服务年限和职业噪声暴露时间,然后进行健康检查,然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内部检查,进行心电图和耳鼻喉科检查,然后检查每位患者的声音纯度,使患者远离噪声环境48小时以上,适用于左右耳不同频率的气导测试以及纯音骨导,频率:1000Hz、2000Hz、3000hz、4000Hz、5000Hz、6000Hz。经过几次测试后,计算出平均值。如果达到噪音性耳聋的水平,患者必须住院观察,并在一周后进行检查。
(三)观察指标
不同年龄组的职业性噪声耳聋诊断指标相似。主要年龄组为25-40岁、41-45岁、45-50岁、51岁或以上。根据国家规定的纯度检测方法,根据噪声耳聋程度,分为轻、中、轻度三个标准。根据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从焦虑和抑郁、人际敏感和紧张程度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三、职业性噪声聋预防控制、治疗工作研究分析
(一)预防
国家特别制定了职业健康法律主要是针对职业噪声,主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如工作场所噪声测量范围和听力损失诊断专业标准,根据员工听力缺陷的控制和诊断,由于这些法律法规制定时间较长,许多内容与现行的职业噪声耳聋鉴定不一致。我们要结合《职业病防治法》,提高了噪声测量和标准化程度,可以大大提高职业噪声耳聋预防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预防职业噪声耳聋的过程中,国家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不断优化职业卫生法的内容,目前职业病防治工作正在进行中。制定统一标准,指导执法机构严格执法,有效控制、诊断和治疗噪声耳聋。
(二)噪声源控制从噪声发生源头进行噪声源控制处理
噪声源的控制是控制职业噪声的重要手段。根据目前噪声源控制中使用的相关技术,特别是传统和现代控制技术,包括传统的噪声管理系统。众所周知,消声、吸声、是常见的技术。实际上,可以从声源的位置看出这一点。研究发现,技术上的缺陷导致了相应噪声产品的整体使用的效率,尤其是低频噪声缺乏有效的控制。其重点是基于先进技术的噪声控制,即噪声管理技术。吴坤多年来对汽车制造商专业噪声耳聋的研究表明,汽车制造商的噪声非常高,并且导致大量员工出现噪声耳聋,且频率较高。在识别职业病风险后,用合适的隔振和阻尼材料对生产车间进行改造,选择低噪声设备进行生产,然后在设备上安装消声器以避免噪声。在实施上述噪声源控制策略后,对公司员工职业性的噪声耳聋频率进行的一项新调查显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噪声耳聋的频率显著降低。工人的职业噪声和听力损失的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和减少。
(三)治疗
职业性耳聋噪声以现在的医疗技术是没有办法治疗的。相关的管理人员制定一系列的措施预防噪声并且对员工的听觉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领域的职业病研究也可能有助于预防噪声和听力损失。然而,在我国对噪声的研究过程中,对噪声习惯性听力保护现象在体内的保护原理尚不明确,对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继续进行研究。
四、结语
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高发病率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如工人的年龄、性别、活动和企业的规模,以及工作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场所噪声预防和控制计划。职业噪声对工人的严重程度较高,因此政府主管部门需要更加重视职业噪声的预防和治疗,以便及时有效的识别其病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和其他要素,有系统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逐步减少工作场所的噪音优化工作场所的工作环境;工作场所的噪音管理将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改善工作条件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傅利霞, 林芳, 李全胜,等. 噪声作业工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19, 46(2):3.
[2] 彭艳, 徐慧, 边阳甫,等. 杭州市某区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下降影响因素分析[J]. 预防医学, 2019, 31(2):196-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