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护理在慢性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摘要
关键词
叙事护理;慢性病;治疗;护理效果
正文
慢性病是一类病程时间长、病情状态较稳定的疾病。患者长期与疾病共存,加上病情的反复,会促使患者多个脏器功能的衰退,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出现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心理负担加重等情况。在慢性病的发展过程中,疾病的危害性持续提升,应该尽早进行治疗干预,降低健康状况受损程度,保护重要脏器功能[1]。慢性病的病因复杂,多方面因素影响着疾病的发生,采取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措施,可以更加全面的防控风险因素,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进而更好的控制病情。慢性病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个体情况,并对患者的病情、心理、营养、生活方式进行全面性考量,重视患者的自我管理。叙事护理的开展,能够实现对慢性病护理理念、方法的创新,着重强调以人为本,将患者的个人故事融入于慢性病护理,让患者在故事重构中审视自身疾病,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患者更加自觉、主动的配合各项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情感与需求,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效提高护理质量[2]。
1.叙事护理在慢性病治疗中的作用
常规模式下的慢性病护理,主要关注病情的变化,通过相应的护理干预,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但是常规护理模式较为固化、单一,未能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在改善患者身心感受方面存在不足。叙事护理在慢性病治疗中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护理理念,了解疾病发生、进展情况的同时,关注患者的诊疗经历,关心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感受。根据患者的个体故事,构建其个人叙事。该过程中,应该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在改善病情、调整心态、维持良好营养状态、以及改变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需求,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制定护理计划时,相关护理措施的选择与应用,应该考虑患者的意见和想法,尊重其个人意愿,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干预。在叙事护理的过程中,引导患者对于个体故事进行重构,能够达到转变思维、调整心态的作用,让患者更加积极的面对治疗[3]。
1.1心理支持
长期受到慢性病的困扰,患者容易产生心理负担。在病情反复的情况下,患者会对疾病的治疗、恢复产生悲观的心态,进而消极的面对治疗和护理。叙事护理的开展,具有心理支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的个体故事后,能够更好的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进而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能够与患者产生共情,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让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安慰,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1.2认知重构
叙事护理的开展过程中,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对于个体故事进行重构,改变患者的消极、悲观想法。在认知重构的过程中,患者能够对自身疾病产生新的认识,更加理性的审视疾病,将疾病看做生活中的困难,让患者更加积极的寻找生活意义,将注意力转移到兴趣爱好、社会交往以及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等方面,避免长期纠结于自身疾病,进而调整心态,逐渐消除负面情绪,乐观的应对疾病的挑战。
1.3改善遵医行为
关注慢性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期间的行为表现,了解其遵医行为。部分患者认为慢性病难以根本治愈,对于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应用效果缺乏信心,治疗依从性往往较差,不利于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叙事护理中,更加关注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感受,在倾听患者个体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具体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尽可能予以满足,患者能够得到充分的鼓励与支持,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在制定治疗方案、护理计划时,医护人员能够主动询问患者的意见,让患者深入参与其中,全面了解治疗方案、护理计划的内容,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和想法。该过程中,患者可以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与关怀,能够在接受诊疗、护理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4]。
2.叙事护理在不同类型慢性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1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血糖管理,减少高血糖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叙事护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通过了解患者叙事故事,进而明确患者在用药管理、饮食管理、生活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护理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叙事干预。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宣教方式。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同讨论病情,让患者表达自己对于自身疾病、心理状态的认识,说出内心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自觉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患者根据护理人员的指导进行放松训练,掌握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定期进行叙事反思,评价叙事护理的实施效果,根据患者在接受治疗、护理期间的行为表现进行判断,及时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护理方案做出调整。叙事护理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在控制血压、改善心理状态以及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良好的作用[5]。
2.2高血压护理
在高血压患者的叙事护理中,结合患者的个体故事,制定护理方案。护患之间围绕着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各类因素、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情绪波动对血压变化的影响等话题进行讨论,彼此交流想法。该过程中,患者能够说明自己对于高血压以及高血压防治和护理方法的认知情况,描述自己在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并说出自己的疑虑、困惑。护理人员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对于患者缺乏了解的内容进行补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根据患者的个体故事,了解其个性特点、护理需求以及心理状态,进而选择符合患者实际需要的叙事干预内容,引导患者自觉遵医。叙事护理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对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以及提升患者在技能、行为、信念、知识等方面的素养有着积极的影响[6]。
3结论
综上所述,叙事护理在慢性病治疗中的应用,通过关注慢性病患者的个体故事,具体了解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受,进而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充分彰显人文关怀。叙事护理的开展,在心理支持、认知重构以及改善遵医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的治疗中,叙事护理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戴燕.基于叙事医学护理对慢性老年病患者心理应激情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新疆医学,2022,52(11):1348-1351.
[2]邵惠弟,钟小华,沈爱娟,等.叙事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09):1600-1603.
[3]刘燕霞,崔世红,张敏,等.基于叙事医学护理在慢性老年病患者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20,32(01):139-143.
[4]张丹,齐宏波,安欣,等.叙事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信念的干预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01):115-119.
[5]王光琳,贺艳琴,张福仙,等.叙事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门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12):904-908.
[6]胡欢平,刘媛洁,吴春风,等.Teach-back方法联合叙事护理在老年人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07):1093-1096.
...